日益激烈的中國電動車戰場:比亞迪獲利重挫、蔚來理想交車大幅成長,價格戰問題加劇全球布局壓力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9-01 19:00
  • 更新:2025-09-01 19:00

日益激烈的中國電動車戰場:比亞迪獲利重挫、蔚來理想交車大幅成長,價格戰問題加劇全球布局壓力

中國電動車產業正面臨獲利急跌、價格戰愈演愈烈,蔚來(NIO)與理想(LI)交車量創新高,比亞迪(BYD)獲利卻下滑,出海佈局成長能否抵銷國內壓力備受關注。

中國電動車產業近年成為全球資本關注焦點,然而隨著2025年步入下半年,市場卻見到前所未有的變動。比亞迪(BYD)第二季獲利大幅下滑近30%,顯現高度競爭壓力下即使銷量增長,獲利能力仍遭受嚴峻考驗。價格戰愈演愈烈,讓原本強勢的國內龍頭車企難以維持高速成長態勢,也引發中國政府關切,擔憂惡性競爭將危及整體產業財務穩定。

日益激烈的中國電動車戰場:比亞迪獲利重挫、蔚來理想交車大幅成長,價格戰問題加劇全球布局壓力

成長新星蔚來(NIO)與理想(LI)則在交車量方面表現亮眼。蔚來8月交付新車31,305輛、月增高達48%;理想則同月交付28,529輛,截止至8月底累積交車突破139萬台。兩家公司同時積極預告,新車款與技術即將登場,力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搶占更多份額。

比亞迪雖Q2獲利下滑,全年營收仍成長14%、達2000億元人民幣,H1整體銷售達215萬台(目標為550萬台),但與年度目標仍存落差。進一步觀察產品結構,純電車型銷售維持強勢,然插電式混合車型則略有衰退,突顯消費者結構正在改變,也反映出市場偏好轉向電動純血路線。更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正逐步開展國際業務,泰國子公司首度將EV出口至歐洲,並規劃2026年於巴基斯坦組裝首批電動車,力圖將國內失利危機化為全球機會。

激烈價格戰造成車廠獲利能力普遍疲弱。中國主管機關意識到規模按壓的競爭恐讓資本雄厚企業也難以倖免,已開始祭出政策遏止汽車降價潮。但現實中,大型車企仍持續推動降價策略,加劇行業壓力,比亞迪更宣稱年初大幅降價吸引消費者,但同時遭遇監管部門嚴格審視,使負面效應外溢至盈餘表現。

蔚來與理想卻逆勢強攻,持續釋出新車型、軟體升級與智能駕駛服務提升。蔚來高階品牌強勢帶動銷售,理想亦將在9月推出Li i6純電SUV,積極布局新興消費族群。但儘管兩者短期銷售走高,業者須在國內競爭、政策調控與全球化布局之間找到平衡。

總結來看,中國電動車產業正處於極度動盪期,競爭者紛紛透過價格、技術和海外市場尋找突破口。獲利下滑、交車激增、國際佈局,這三大趨勢交織,決定未來幾季甚至幾年中國電動車產業能否在全球市場維持領先。管理層需特別關注政策環境變化及消費者結構調整,否則競爭壓力有可能進一步加劇資本運作與產業健康問題,成為全球車業觀察焦點。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日益激烈的中國電動車戰場:比亞迪獲利重挫、蔚來理想交車大幅成長,價格戰問題加劇全球布局壓力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