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Tariff關稅加碼,引爆避險情緒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0-11 21:06
  • 更新:2025-10-11 21:06
【美股動態】Tariff關稅加碼,引爆避險情緒

【美股動態】Tariff關稅加碼,引爆避險情緒

關稅衝擊再起,美股避險情緒急升

美國總統川普宣告在現行對中關稅基礎上再加徵百分之百的Tariff,並計畫限制「任何關鍵軟體」對中出口,市場迅速轉向避險,美股日內自高檔急挫,波動率走高。投資人擔憂貿易戰再起,且原定兩週後的與習近平會面傳出取消,風險溢價同步上升。加密資產亦遭重擊,24小時內出現逾190億美元清算,顯示槓桿資金急撤,風險偏好快速降溫,短線交投將維持劇烈波動。

政策訊號轉強,額外百分之百關稅進入倒數

根據美媒與CBS News整理,川普周五透過社群貼文表示,將自11月1日起對自中國輸美商品再加徵100%關稅,且不排除更早生效。此舉是在既有約30%平均關稅之上加碼,並回應中國對稀土金屬的出口限制。同步祭出對「任何與所有關鍵軟體」的對中出口管制,意在擴大科技與產業面施壓。市場解讀為政策強度超預期,且時程明確,企業難以透過短期庫存調度完全對沖。

歷史對照顯示,這波關稅強度高於2018年回合

若以2018至2019年的10%至25%關稅回合為參照,這次「在基礎稅率上加徵100%」的幅度遠為激進,對供應鏈與售價的衝擊更大。當年美國核心商品通膨曾因關稅與運價上升而抬頭,企業以局部漲價與轉單緩衝;如今品項涵蓋面更廣,價格轉嫁壓力有擴散風險。多數機構評估,若美元走強可有限緩衝進口通膨,但關稅強度提高將使商品端物價再度成為通膨主戰場。

通膨風險回溫,聯準會降息時點恐被迫延後

關稅推升商品成本將擾動未來數月的通膨軌跡,市場對聯準會降息時間的押注趨於保守。短線避險可能壓低長天期美債殖利率,但中期若通膨黏性升高,利率「更久更高」的風險加大。利率期貨隱含機率與經濟數據的互動將更敏感,任何顯示實體需求降溫的訊號,都可能被解讀為抵銷關稅通膨的力量,加劇對政策路徑的反覆定價。

類股分化擴大,必需消費與公用事業相對抗跌

在關稅與不確定性上升的情境下,必需消費、公用事業與醫療保健等防禦型類股,受惠於需求穩定與定價可見度,預期相對抗跌。能源與原物料則視油價與大宗走勢而定,若供應鏈重編拉長補庫週期,上游議價力可能階段性走強。週期性消費、資本財與對中國進口依賴度高的族群,承壓機率相對提高。

美國零售商進口壓力上升,轉嫁能力考驗估值

大型量販與綜合零售商的進口依賴度高,關稅加碼將考驗其價格轉嫁與供應鏈彈性。沃爾瑪(WMT)、塔吉特(TGT)與好市多(COST)具備規模優勢與自有品牌組合,短期或能以採購議價與品類調整降低衝擊,但毛利率彈性仍受考驗。市場將關注庫存結構、促銷強度與會員續費等管理層指引,評估獲利品質是否穩定。

消費電子與智慧手機鏈承壓,蘋果成關注焦點

蘋果(AAPL)在中國具有深厚供應鏈基礎,雖近年加速向印度與越南分散,若成品或零組件仍以中國為重要組裝樞紐,關稅加碼恐推升美國市場售價或壓縮毛利。短期可能以規格區隔、通路補貼與以舊換新維持量能,但中期需觀察非中組裝比重能否持續提升,與供應商議價是否足以抵銷新一輪成本壓力。

電動車與耐用品面臨成本墊高,特斯拉彈性仍受考驗

特斯拉(TSLA)與其他電動車廠對磁材、線束、車電模組等零組件的中國供應依賴度仍在,關稅將提高美國市場車款與售後零件成本。若稀土材料出口限制同步收緊,驅動馬達磁體與高性能電機成本變數更大。特斯拉具備價格調整與本土化採購的策略空間,但利潤與交付目標恐承受拉彈,投資人將緊盯新車型定價與交期變動。

AI與半導體受政策交互影響,輝達與超微觀望

輝達(NVDA)與超微(AMD)對中國的高階晶片銷售原已受限,新的Tariff若涵蓋在中組裝的伺服器與周邊硬體,將推動系統廠更快將後段製造移轉至東南亞、墨西哥與美國本土。此舉中期有助降低政策風險溢價,但短期訂單節奏與交期可能出現銜接空窗。高通(QCOM)等以手機SoC為主的設計商,終端需求受智慧手機售價波動影響,對中國成品進口的附加稅亦是觀察重點。

企業軟體出口限制增加不確定,微軟與甲骨文評估影響

若「關鍵軟體」出口限制落地,雲端與企業軟體供應商將面臨合規與合約履行的額外成本。微軟(MSFT)與甲骨文(ORCL)對中國直接營收占比相對有限,但跨國企業客戶在中國的雲端部署與技術支援,可能需要改以本地替代或多區域架構因應,影響授權與服務模式的可預測性。市場將以公司法說中的地區拆分與合規支出指引,衡量潛在影響幅度。

國防工業與稀土替代受關注,供應安全題材升溫

在稀土受限與關稅升級的雙重背景下,供應安全概念獲得資金關注。國防標的如洛克希德馬丁(LMT)與RTX公司(RTX)受惠於國防在地化與供應鏈韌性投資的政策趨勢,但材料替代與冶煉擴產的落地期長,短線評價變化更仰賴訂單能見度與政府預算節奏。相關題材可望驅動多元來源與回收技術的中長期資本支出。

加密市場劇烈清算,風險偏好退潮外溢至股債

CoinGlass數據顯示,受關稅衝擊言論影響,加密資產24小時內出現逾190億美元的歷史級清算,槓桿資金快速出場並引發連鎖去風險。此種跨資產的去槓桿往往放大股債波動,增添短線流動性折價與價差擴大風險,對成長型與高Beta標的尤為不利。

技術面轉弱,波動率上行與關鍵均線受測

在政策衝擊與槓桿去化下,美股主要指數技術面轉弱,波動率指數走高、量能放大,前期支撐區面臨反覆測試。資金短線轉向現金與高評等短債以求避險,具穩定股利與自由現金流的高品質資產相對受青睞。量化模型亦可能因波動參數上修而降低風險曝險,進一步放大盤中振幅。

投資策略聚焦品質與防禦,彈性運用避險工具

面對Tariff不確定性,配置上可強化現金流穩健、資產負債表保守且具定價力的企業,同時適度提高公用事業、醫療保健與消費必需等防禦比重。策略層面可運用指數避險(如賣權或價差策略)降低下行風險,並檢視持股對中國進口依賴的供應鏈曝險,提早布局非中生產替代的受惠鏈。投資人亦可透過分批進場與紀律停損,避免單一時點政策噪音放大損益波動。

情境推演顯示,政策細節與談判節奏主導後市

若後續公布的關稅細則出現豁免清單、分階段實施或較長緩衝期,市場可能出現技術性反彈;反之,若中國祭出對等報復並擴大限制關鍵材料,全球風險資產恐面臨更深修正。投資人應持續追蹤11月1日的落地時程、行政部門的最終規範與企業法說中的成本與定價指引,將政策變數納入情境化資產配置,維持攻守並重的彈性。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特朗普關稅威脅重創市場情緒

【美股動態】關稅持續影響美股市場投資人情緒不安

【美股動態】關稅升溫,美股供應鏈估值重估

【美股動態】Tariff關稅加碼,引爆避險情緒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