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全面關稅主義」引爆市場避險情緒,重創台達電股價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 全球的電源供應大廠 台達電 ( 2308 ),前後寫過 8 次,也是我追蹤最多次的公司,第一次寫是在 2019/09/25,價格 145 元,雖說股價一度跌至 120 元以下,但自 2019 至 2024 年
搜尋
川普「全面關稅主義」引爆市場避險情緒,重創台達電股價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 全球的電源供應大廠 台達電 ( 2308 ),前後寫過 8 次,也是我追蹤最多次的公司,第一次寫是在 2019/09/25,價格 145 元,雖說股價一度跌至 120 元以下,但自 2019 至 2024 年
🌍 關稅大地震 + 台幣爆升潮
一場資本市場的壓力測試正要開始
川普正式開打對等關稅,美台貿易逆差變成稅率公式,
出口稅從 10% 變 42%,你以為只是補刀,其實是開腸破肚。
同一時間,新台幣飆破近三年高點,外資、禿鷹、出口商全上場,
這到底是福音還是災難?今晚阿勳
1300元→700 元,從明星股,到被市場遺忘的千元俱樂部成員
譜瑞-KY(4966)是高速傳輸IC界的熟面孔,過去靠著 USB-C、HDMI、DP 等介面產品,在筆電與顯示器市場站穩一席之地。特別是在 2020~2022 年疫情期間,遠距辦公、筆電換機潮讓它的營運快速成長,毛利
今天要介紹的公司是 台灣水處理大廠 "鉅邁 (8435)",會注意到它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環保法規趨嚴+綠色製造成為趨勢
大陸十四五計畫明文強化節能減碳、污水處理標準提高,企業若要續命就得跟上。台灣近年工業區排放法規也逐步收緊,鉅邁受惠大型工廠升級舊系統、
RISC-V 晶片 CAGR 達 27%!
在 AI 的引領下,半導體產業持續創新,過程中,晶片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機器設備與設計工具的選擇。而針對操作系統、編譯器 與 偵錯工具的選擇,正在推動 RISC-V 指令集架構 (ISA) 的普及。開放式指令集架構
航運業一直是全球貿易的命脈,特別是貨櫃航運,更是全球經濟的風向球。過去五年,從 2020 年疫情帶來的大航海時代,到 2022 年的運價崩跌,再到 2025 年川普政府對中國船舶的制裁,貨櫃航運市場波瀾不斷。
這次,美國政府計畫對 中國製造比例超過 25% 的貨輪進行重稅制裁,衝擊全
負報酬這件事情,對於一般民眾有極大的心理壓力,儘管公司營運沒問題,且自身也知道好公司放久了絕對不會賠錢,但心裡還是會感到難受,特別是看到別人賺錢你沒賺,甚至還大賠的時候,那種心理壓力我都懂。
既然如此,那有沒有一些公司,無論景氣好壞都幫股東年年賺錢? 還真的有! 阿勳整理了一下資料,發現
從巔峰到低潮,再見光明?大立光的復甦之戰
2019/7 第一次提及 大立光,當時股價為 3700 元,然而 2020 至 2022 年,受到智慧手機市場成長趨緩的影響。隨著市場趨勢轉向多鏡頭配置,單顆鏡頭的 ASP(平均單價)下滑,使大立光的營收與毛利率受到壓力。同時,中國光學廠
台積電 1000 億美元投資美國!
這是神操作還是不得不投?
上週台積電(2330)股價破千後震盪,
美國總統川普+魏哲家聯手拋出 1000 億美元投資案,
全球半導體戰局即將改寫!
但這筆龐大資金到底是「買免死金牌」還是「毛利殺手」?
逆勢翻轉:Wi-Fi 7、AI 助攻,股價創高
2023 年 2 月,我首次提及瑞昱(2379),當時全球受 地緣政治、疫情、通膨等大環境因素影響,終端需求轉弱,加上庫存過高,導致市場對瑞昱短期展望較為悲觀。然而,我當時指出,瑞昱作為網通 IC 設計龍頭,技術才是關鍵競爭優勢,能夠
選擇分類: | (新增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