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錢

Money錢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

檢視模式:
  • 發佈日期
  • 文章標題
  • 瀏覽人次
  • 收藏
  • 分享
4月 2025年17

黃金大漲 23%,你意外嗎?連續三年走高!債券配置反而不能避險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股市大跌還可以買嗎?黃金為什麼最近一直漲?債券還能當避險工具嗎?現在全球行情,光看股價起伏是看不出全貌的。市場劇烈震盪,有人說是股災,有人說像大地震,但我們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由上往下」來分析——也就是從總體經濟、資金流向、利率政策一路看下來,最後才是個股。以下文章整理自知名財經

繼續閱讀...
4月 2025年16

想幫兒子買房,又擔心錢不夠用...黑媽、嫺人勸:照顧好自己就好!

退休金不夠還能幫小孩買房嗎?幫子女也不能拖垮自己,本集《錢來我家》與黑媽、嫺人深聊我們一定要知道的退休金使用順序與配置建議! 準備 65 歲退休,卻擔心錢不夠用...簡小姐今年 59 歲,她做了一輩子會計,準備 65 歲要退休,但最近兒子結婚,打算兩年內要買房子,她很想幫兒子出頭期款,可是看一下存款

繼續閱讀...
4月 2025年16

貝萊德CEO:經濟正在衰退?10大熊市投資人須知!

我們想讓你知道當貝萊德CEO都公開說「經濟可能已經衰退」,你就不能再當作沒事。這不是恐嚇,而是風向。美股進入熊市、股債同跌,你還在相信「股六債四」?面對風暴,我們不能猜,但一定要準備。這篇整理熊市10件事、經濟衰退前兆,幫你搞清楚現在到底該怎麼做。  以下文章整理自知名財經專家 阮慕驊4/14 (一

繼續閱讀...
4月 2025年15

基本面抗震!至上受惠AI伺服器需求與記憶體漲價營收亮眼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我們想讓你知道】去年AI半導體晶片產業鏈不少標的大漲,但仍有許多績優公司股價並未合理反應,電子通路股至上即為一例,受惠AI伺服器需求,公司業績穩定,股利亦佳,值得注意。 撰文:溫正中 至上(8112)是IC零組件通路商,為南韓三星(Samsung

繼續閱讀...
4月 2025年14

你擁有的太多了,才過得這麼累!從「斷捨離」找回生活的自在

【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時候——出門前要準備一大堆東西,東翻西找、心情焦躁;家裡東西越堆越多,卻總覺得哪裡都不舒服?其實,我們不是缺少什麼,而是擁有太多。太多東西、太多「以備不時之需」的焦慮,讓生活變得沉重。從「斷捨離」開始,我們可以練習放下不必要的物品,也放下過多的慾望與負擔。當你

繼續閱讀...
4月 2025年14

不會擺脫他人的期待?從5件小事練習做自己,找回人生主導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期待的世界,從小到大,總有人替我們設想人生的模樣。但當那些期待與內心的聲音背道而馳,我們還能勇敢做選擇嗎?其實,選擇做自己,不是叛逆、不是自私,而是誠實地對待內心真實的聲音。別人的期待可以理解,但你不需要為了滿足別人而否定自己的人生。就像小柔一樣,我們都有權利說:「

繼續閱讀...
4月 2025年14

你生氣,是因為你同意了!情緒ABC理論:透過認知管理情緒

【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是否也曾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舉動,搞得自己整天悶悶不樂?  其實,真正掌控我們情緒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對事件的解讀方式。  透過「情緒ABC理論」,你會發現,許多煩躁、委屈甚至憤怒的情緒,其實是我們給了自己「允許」去感受那樣的痛苦。  學會拆解事件背後的認知邏輯,

繼續閱讀...
4月 2025年11

熊市生存懶人包:台股下跌怎麼辦?投資人必懂5招穩中求勝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股跌進熊市,這5招教你穩住陣腳、不慌不亂。儘管短線震盪難免,但隨著美股出現反彈跡象,加上川普政策也有鬆動空間(部分對等關稅已暫緩90天),市場有望逐步消化利空,尋找底部。別急著做決定,熊市來了,不代表一切都完了。這正是考驗投資紀律與策略的時候。如果你也正煩惱該怎麼調整資產、守住本

繼續閱讀...
4月 2025年11

145%中國關稅成蘋果「供應鏈死局」?阮慕驊:美債ETF避險功能也失靈

【我們想讓你知道】4月10日,美國20年以上期國債ETF(TLT)收盤重挫2.76%,報86.42美元,創下本波段低點85.89美元,短短數日跌幅近10%。而本應具備避險功能的美債,如今也難以抵擋市場震盪,投資人信心岌岌可危。知名財經專家阮慕驊指出,這波債券下跌並非單一市場因素,而是由美中貿易戰升級

繼續閱讀...
4月 2025年9

中年失業,還有房貸要繳...怎麼辦?嫺人真實經驗分享!

46 歲主管突遭裁員風險,月繳房貸 3 萬怎麼辦?本集《錢來我家》與嫺人深聊「中年職場危機」,從理財型房貸、退休金試算,到第二收入如何建立,分享她 49 歲離職後重啟人生的經驗,給每個對未來感到焦慮的你最實用的方向!中年失業又要繳房貸,小心穩定成最大風險!張先生今年 46 歲,在一家連鎖企業工作了

繼續閱讀...

文章分類

我們每天都會在專頁發佈精選的文章!
按個讚吧,保證不會令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