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集《錢來我家》(播出時間:2025 年 7 月 3 日)的高資產來賓,分享了從信任理專、買了 18 張儲蓄險,到驚覺這些保單「全算課稅資產」的驚人經歷!本以為自己財產約 1 億,理財規劃顧問黃茂庭實際盤點竟超過 2 倍,還被點出最大風險不是資產太少,而是買錯金融商品、沒做好傳承規劃!
高資產族群最怕的 1 件事!
Angel 有在經營建材公司,公司的財務都交由會計師處理,個人目前的財產大概有 1 億以上,她現在最擔心的是要如何把她的財產平穩的移轉到下一代,她的資產管理是交由理專處理,最近十年也買了很多產品,有 ETF、基金、雙重貨幣,然後也有買保單,互動久了有交情,也會幫理專做業績。
高資產族群都不曉得自己有多少財產?
Angel 的保單中,有很高額的儲蓄險,因為他的資產配置有一些是比較高風險的,才想說要買儲蓄險,至少它是保本的,然後利息還比定存還高,除了買她個人的,她也幫丈夫、兩個孩子買,但她也沒有去算價值是多少,理財規劃顧問黃茂庭表示,大部分高資產族群都不曉得他們自己整個資產的報酬是多少,經盤點他認為 Angel 的資產大概比她說的大概高了 2、3 倍。
忽略 2 項資產,財產恐少一半!
理財規劃顧問黃茂庭認為她忽略了 2 個很重要的地方,第一個就是保單價值,第二個就是事業股權的部分,公司可能有節稅規劃,所以公司在外帳上面,會存放非常高金額的未分配盈餘,那部分也屬於資產,另外還有一些不動產,就算是自住自用也都要算進資產裡面。
儲蓄險不適合高資產族群?
經過資產盤點,發現 Angel 一家有 18 張儲蓄險,但在理財規畫部分,除了評估身故風險以外,應該還要把金融資產納入考慮,因為萬一有身故情況發生,其它金融資產也是會給家人,所以並不單純的只靠儲蓄險去保障,常見的儲蓄險功能是在高資產情況下,作為一個預留稅源,或者是指定非法定繼承人的部分才會適用。
高資產族群該如何投資?
Angel 另外的投資,有獲利的部分還不錯,但帳上有看到更多未實現損益都是虧損的,像很多散戶的心態,賺了錢後就趕快賣掉,賠錢的時候就不認輸把它留下來,結果越拖越慘,目前她的投資其實相當分散,但以理財顧問角度,其實分散的很不合理,黃茂庭建議,她可以用比較客觀的方式去做長期投資,交給專業的經理人去運作管理。
長期投資配置重點是什麼?請看影片👇🏻
影片/儲蓄險地雷曝光!錯1步孩子損失千萬遺產-3大節稅規劃一次學會|Angel、理財規劃顧問黃茂庭|錢來我家 ep17
(圖:shutterstock / 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