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聯準會(Fed)總部辦公大樓翻修案引發政壇與金融市場震動。原訂預算為 19 億美元的整修案,如今膨脹至高達 25 億美元,並已超支達 6 億美元。不僅引來輿論嘩然,甚至遭到白宮預算管理局局長沃特(Russell Vought)發函嚴厲質詢,矛頭直指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要求他在 七個工作天內,針對工程細節與財務問題逐項回應。
沃特在信中提出 11 個具體問題,涵蓋整修案是否依法通過國家首都規劃委員會(NCPC)審核、各項預算是否合規、經費來源是否充足透明、項目變更是否重新申報等關鍵疑點,措辭相當嚴厲,甚至暗示鮑爾「可能誤導國會」。若此事屬實,將構成總統依法正當解除其職務的理由,嚴重性可見一斑。
聯準會回應:合法、合理,但超支事實無可否認
面對強勢的質問,鮑爾不甘示弱,火速回信逐條回應這 11 點指控,強調整修案是依照規劃程序、依法申報進行,變更內容亦無重大實質影響,因此不須重新提報。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整體確實已經超出原訂預算 6 億美元。這番「合規但超支」的說法,雖然技術上站得住腳,但在政敵眼中,已構成「管理不善」的最佳攻擊切入點。
更令外界驚訝的是,整修案涉及的聯準會三棟大樓,包括:艾克爾斯大樓(Eccles Building)、馬丁大樓(Martin Building),以及東棟辦公樓(FRB East),預計整體工程將歷時八年,從 2019 年起始,預計要到 2027 年 才能全部完工。工程龐大、成本高昂,引發共和黨人強烈質疑其合理性。參議員斯科特(Sen. Tim Scott)甚至形容這筆支出「堪比翻修凡爾賽宮」,而凡爾賽宮的翻修預算也不過 30 億美元。
鮑爾成為川普陣營眼中釘
這起事件之所以受到高度政治關注,關鍵在於聯準會主席鮑爾與川普之間早有嫌隙。鮑爾任內多次堅守貨幣政策獨立性,拒絕配合川普任期內的降息壓力,早已讓他成為川普眼中的「眼中釘」。
沃特此番出手,被視為川普陣營針對鮑爾的「極限施壓」第一波攻勢。美國媒體引述白宮內部消息指出,川普甚至在椭圆形辦公室召見多位共和黨議員,詢問是否該解除鮑爾職務,據說獲得一致贊同。川普對外放話:「他們都說該 fire 掉鮑爾」,但隨後又轉口表示「我可能不會這麼做」,這種反覆立場,被解讀為「試水溫」的政治動作。
試探市場神經:先放話、再觀察反應
這場「整修風暴」的政治目的之一,就是測試金融市場對聯準會人事動盪的反應。早前在傳出川普考慮開除鮑爾的消息時,市場瞬間劇烈震盪:美股急挫超過 1%、美債殖利率飆升、金價單日暴漲 40 美元、美元指數拉高。這種劇烈反應,顯示市場對貨幣政策獨立性的高度敏感。
然而,若未來類似風向球持續釋出,而市場反應漸趨麻木、波動幅度降低,將意味市場已經「price in」此風險,亦即:即使真的撤換鮑爾,市場也未必再強烈反應。這正是川普與其經濟團隊「試水溫 → 測神經 → 視時行動」的標準作法。
聯準會內部支持有限,鮑爾壓力山大
從組織結構上來看,鮑爾雖然擁有部分理事支持,包括副主席威廉斯與其他 4 至 5 位理事,但在面對白宮、財政部與外部保守派壓力時,聯準會內部的支持仍顯得力有未逮。雖然聯準會是獨立機關,但政治壓力無孔不入,尤其當總統、國會與輿論形成合力之時,再堅固的制度也會出現裂縫。
更別提,聯準會翻修案還傳出不少爭議性細節。川普陣營指控該案包含屋頂花園、蜜蜂箱、噴泉、水井、VIP 電梯、高級大理石、甚至是貴賓餐廳等奢華設施,導致成本大幅攀升。雖然鮑爾在國會上堅決否認,聯準會官方也公開回應「全數否認上述設施存在」,但民眾觀感與輿論質疑已無法完全平息。
金融市場的下一顆未爆彈?
若鮑爾最終被迫請辭或遭解除職務,將是聯準會自上世紀以來罕見的領導人事動盪。此舉勢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再次震盪,尤其在當前利率政策仍高度敏感、通膨仍未完全平穩的背景下,領導層更迭將進一步加劇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1970年代總統尼克森也曾對時任聯準會主席伯恩斯施壓,當時也因為政策不合、政治角力導致聯準會獨立性受損。如今的劇情發展與當年如出一轍,許多美國媒體甚至直指:川普正「師法尼克森」,意圖用相同手法施壓鮑爾,逼迫其下台或讓步。
結語:
這場看似行政預算的翻修爭議,其實是攸關聯準會獨立性與政治干預界線的重大風暴。當政治力與貨幣政策正面衝突,當金融市場成為試煉沙場,這場風暴的下一步發展,將牽動美國以至全球資本市場的穩定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