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財報速覽
波克夏25Q3營運獲利大增34%,現金部位創3816億美元新高,持續保守操作
波克夏海瑟威 (BRK.A) 第三季營運獲利年增34%,達134.85億美元,主要由保險承保利潤暴增逾200%推動。儘管股價出現回檔,董事長巴菲特仍未啟動庫藏股,也未大舉投資其他股票,顯示資本配置趨於保守。其現金部位飆升至歷史新高3816億美元,反映出對當前市場缺乏吸引力投資機會的判斷。
保險業務強勁成長
保險承保獲利大幅增長至23.7億美元,年增超過200%,成為推升整體營運獲利的主要動能,凸顯波克夏核心業務穩健性。維持不回購、不加碼投資
即便波克夏A、B股2025年以來僅上漲約5%、明顯落後S&P 500的16.3%漲幅,巴菲特仍未回購股份,亦未大規模佈局股市,而是淨賣出股票,實現稅後獲利達104億美元。現金水位創新高
截至第三季末,波克夏持有現金與等同資產高達3,816億美元,超越今年第一季的3,477億美元紀錄,反映審慎資本配置策略。領導交接與股價回檔
巴菲特確認年底卸任CEO,由Greg Abel接任,並於2026年起撰寫年度股東信。消息公布後,波克夏股價自高點回落,市場對「巴菲特溢價」下修有所反應。進行策略性收購
波克夏上月宣布以97億美元收購Occidental石化子公司OxyChem,為自2022年收購Alleghany保險公司以來最大交易,顯示仍有選擇性出手意願。
埃克森美孚與雪佛龍Q3財報雙雙超預期,產量創新高但利潤受油價拖累
在油價下跌與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兩大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 (XOM) 與雪佛龍 (CVX) 第三季財報仍優於市場預期,關鍵在於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埃克森受惠於圭亞那與二疊紀盆地的擴產,雪佛龍則因併購赫斯(Hess)推升整體產能。儘管原油價格年初至今下跌約16%,兩家公司仍展現良好的成本控制與資本效率,維持穩健的自由現金流與股東回饋。
埃克森美孚產量創高但利潤下降
第三季淨利年減12%至75.5億美元,主因是化工業務利潤下滑與油價走弱,但調整後每股盈餘(EPS)達1.88美元,超越預期。產量達477萬桶/日,圭亞那與二疊紀盆地分別達70萬與170萬桶/日,均創下歷史新高。雪佛龍受併購推動創歷史產能
雖然淨利年減21%至35.4億美元,主要受赫斯併購相關成本與油價下跌影響,但調整後EPS達1.85美元,也優於市場預期。總產量達410萬桶/日,年增21%。美國與國際業務表現分歧
雪佛龍美國本土產量大增27%,但利潤反而年減34%;國際業務則受產量增加影響,營收雖減少但維持2億美元利潤水準。埃克森則強調其所有投資專案須能在油價35美元時實現雙位數報酬。下游與化工業務影響獲利表現
雪佛龍美國煉油業務獲利暴增逾300%,國際煉油獲利也年增11%;相對地,埃克森的化學產品部門受產業週期影響,獲利僅5.15億美元。持續強化資本支出與股東回饋
雪佛龍第三季資本支出年增7%至44億美元,調整後自由現金流成長約50%。埃克森則已回饋股東94億美元,並調高第四季股息至每股1.03美元。
Reddit廣告營收年增68%,Q3財報超預期帶動股價上漲7%
Reddit (RDDT) 公布第三季財報表現強勁,營收與每股盈餘皆優於市場預期,並釋出樂觀的Q4展望,激勵股價單日勁揚7%。營收大幅成長來自活躍用戶數提升與廣告主投入增加,顯示平台商業化策略逐漸見效。雖然面臨AI應用可能分流新用戶的疑慮,Reddit持續強化數據授權與廣告自動化技術,拓展營收來源。
營收與獲利大幅超標
Q3營收達5.85億美元,年增68%,遠超市場預期的5.46億美元;EPS為0.80美元,也明顯優於預估的0.51美元,反映廣告業務與平台效益改善。廣告成長動能強勁
活躍廣告主年增75%,15大廣告產業中有9個類別成長超過50%;Reddit積極投資廣告自動化,提高廣告投資報酬率,成為推動收入的主力。用戶活躍度持續上升
每日活躍用戶(DAU)年增19%至1.16億,略高於市場預估的1.14億;登入用戶數年增14%,達5,020萬,平台互動性逐步強化。數據授權收入穩定貢獻
包含與Google及OpenAI的合作在內,Reddit來自數據授權的其他營收年增7%至3,600萬美元,成為除廣告外的關鍵增長來源。AI衝擊仍受關注
執行長Steve Huffman坦言,AI聊天機器人如ChatGPT與Google AI Overview可能影響用戶增長,但目前流量貢獻仍低,公司將持續與這些平台合作尋求新機會。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關稅壓力開始傳導至消費端,假期購物季物價恐面臨上行風險
隨著2025年假期購物季展開,由前總統川普重新實施的新一輪關稅政策正逐步對消費價格產生影響。企業先前透過庫存準備與壓縮利潤吸收部分關稅成本,但隨著時間推進,消費者面臨的價格壓力將逐漸浮現。專家預期核心PCE物價指數將因關稅而提高約0.5個百分點,使聯準會通膨目標更加難以實現。
關稅效應開始滲透至終端價格
根據美銀估算,若無新關稅影響,9月核心PCE應為2.4%,但實際數字達2.9%。消費者已開始承擔約50%至70%的關稅成本。假期商品首當其衝
人工聖誕樹等季節性高關稅進口品成為明顯案例,服飾、家具與咖啡等日常商品也因關稅漲價,提升民眾對通膨的敏感度與心理預期。消費者信心可能受打擊
TD Cowen指出,雖然某些商品在CPI中的權重不高,但如蛋、服飾等價格波動頻繁的商品,會產生「通膨體感」與負面情緒循環。債務壓力恐因物價上漲擴大
LendingTree估算關稅平均每位消費者增加132美元支出,將迫使更多家庭依賴信用卡與個人貸款,拉高整體債務負擔。政策分歧浮現
儘管聯準會日前下調利率,部分區域央行總裁仍對此表示異議,認為關稅導致的持續性物價壓力仍需保持貨幣緊縮態度。
習近平APEC提倡全球AI治理組織,展現中方對抗美國科技主導意圖
在南韓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公開推動建立「世界人工智慧合作組織」,主張AI應成為全球公共財,對抗美國在國際AI治理上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台灣代表林信義也在峰會期間與美國財長討論半導體供應鏈合作與關稅問題,顯示台灣在全球科技鏈中的戰略角色持續受到重視。中美領袖並於會前達成一年期的貿易與科技管制部分鬆綁協議,為未來兩國科技與經貿互動釋出短期緩和訊號。
中國倡議全球AI治理架構
習近平首次在APEC正式提出成立AI全球治理組織,定位為增進合作與制定規則的平台,並可能設立於上海,試圖挑戰美國對國際AI政策框架的拒絕與排他性態度。中美領袖達成短期貿易協議
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後達成一年期的貿易與科技限制鬆綁協議,緩解雙邊緊張。川普隨後未出席正式領袖峰會,令習在會中取得發言主導權。台美強化半導體合作對話
台灣APEC代表林信義與美國財長Bessent進行40分鐘會談,涵蓋供應鏈安全、技術合作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台方亦希望美方能下調除半導體外商品的20%關稅。AI技術自主成中國戰略方向
雖然目前AI核心晶片仍依賴輝達 (NVDA) 等美國企業,中國本土業者如DeepSeek已推出低成本模型,展現「演算法主權」的戰略自立方向。綠色技術與製造業布局升溫
習近平亦呼籲APEC推動綠色技術自由流通,並強調2026年中國主辦APEC峰會的深圳,是從漁村蛻變為製造業與創新重鎮的象徵性案例。
個股
亞馬遜雲端業務強勁成長帶動股價飆升,擺脫AI競賽落後疑慮
亞馬遜 (AMZN) 因AWS雲端部門Q3營收年增20%、營運動能明顯轉強,帶動股價單日飆升逾11%,一舉擺脫今年科技七巨頭中表現最差的地位。儘管成長幅度不及微軟Azure與Google Cloud,AWS龐大基礎規模讓成長影響力更為深遠。此外,零售與廣告業務也表現亮眼,凸顯亞馬遜在AI投資、零售擴張與多元變現策略的全面回溫。
AWS營收規模領先群雄
雖成長率略遜Azure(+40%)與Google Cloud(+34%),但AWS營收高達330億美元,遠超Google的151.6億美元,成為推升整體業績的主引擎。股價強彈翻轉全年表現
財報公布前亞馬遜今年股價僅上漲1.6%,為「七巨頭」中最弱,但本次漲勢已使其超越蘋果 (AAPL) 和特斯拉 (TSLA),改寫年度表現排名。零售與廣告同步成長
零售營收年增11%,廣告業務大幅成長24%,至177億美元,受惠於Echo裝置、購物車與推薦位的廣告擴展策略。AI帶動資本支出規模擴張
隨AI應用需求飆升,亞馬遜計畫提高未來資本支出,與其他科技巨頭一致,強化雲端與AI基礎建設佈局。市盈率維持中段水準
亞馬遜未來12個月本益比為29.63,介於Alphabet(25.98)與微軟(31.72)之間,顯示市場對其獲利預期信心穩定。
馬斯克再度預告全新Tesla Roadster年底亮相,引發市場關注與質疑並存
特斯拉 (TSLA) 執行長伊隆・馬斯克近日表示,計畫在2025年底前公開展示備受期待的全新Roadster車款,這款跑車早在2017年就已首次對外亮相,但至今未量產。馬斯克此番談話正值特斯拉面臨股東針對其鉅額薪酬方案進行投票的敏感時刻,外界普遍認為他此舉可能意在重燃市場對其品牌與願景的興趣與信心。
Roadster跳票8年再度預告
馬斯克在Joe Rogan節目中表示,將於2025年底前展示全新Roadster,但未提供具體技術細節。該車自2017年宣布以來屢次延宕,已成為特斯拉「最難產產品」之一。AI競爭對手嘲諷觸發回應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日前公開表示,試圖取消他2018年下訂的Roadster並退款,引發媒體關注。業界解讀,馬斯克此時重提Roadster,可能是對其AI競爭對手的間接回應。訂金退費難題曝光
多位科技名人包括Altman與科技評論員Marques Brownlee曾表達對退款過程的困難與不滿,加劇外界對特斯拉延遲交付與客戶服務問題的關注。產品定位高度競爭
Roadster作為高端、低產量的運動車型,市場上須面對來自中國BYD的YangWang U9等全球最快量產電動車的競爭,實際銷量與利潤貢獻有限。馬斯克薪酬方案受關注
該預告發表前夕,馬斯克正尋求股東批准價值近1兆美元的薪酬方案,若達成將使他持股比例提升至約25%,引發外界對其影響力擴張與治理結構的討論。
蘋果iPhone 17帶動假期銷售展望,市值突破4兆美元激勵股價上揚
蘋果 (AAPL) 股價在預示假期銷售樂觀的財測發布後,上漲約2%。儘管中國市場出現出貨延遲,新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仍成功推動需求回升,強化市場對該公司年度表現的信心。蘋果也因此正式加入輝達 (NVDA) 和微軟 (MSFT) 行列,市值突破4兆美元。儘管AI功能布局相對保守,但穩健的硬體銷售與高市盈率仍支撐其投資價值。
iPhone 17強力帶動假期前景
9月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刺激第四季需求,市場對中國供應鏈問題影響反應平靜,認為短期挑戰無礙整體銷售成長。市值突破4兆美元
蘋果成為第三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科技巨頭,與輝達與微軟齊名,顯示投資人對其長期價值仍具高度信心。AI布局節奏慢惹關注
相較微軟、Meta與亞馬遜加速AI投資,蘋果在AI功能整合進展緩慢,但市場觀察者認為其策略是「慢即是穩」,強調執行正確比快更重要。本益比位居大型科技股高位
目前蘋果預估本益比為33.4倍,高於微軟的31.7倍與Meta的22.3倍,反映市場對其獲利穩定性與品牌溢價的肯定。全年表現相對落後但改善中
儘管年初以來股價表現在「七巨頭」中居後,但隨著假期銷售展望強勁與新品動能回升,市場對其反彈潛力轉趨樂觀。
放大鏡觀點

【美股焦點】Palantir 25Q3財報將至,AI增長爆發後還會再漲嗎?
【美股焦點】禮來Q3營收創高年增54%!二度上修全年財測,長線投資價值浮現
發表
                        
	                
我的網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