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

檢視模式:
  • 發佈日期
  • 文章標題
  • 瀏覽人次
  • 收藏
  • 分享
10月 2025年1

紀律操作 放大報酬!吳宜勲、勳仔傳授4槓桿工具加速致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我們想讓你知道】想靠槓桿翻身?別只顧放大報酬,卻忽略風險加乘。財經KOL吳宜勲和勳仔提醒,小資族除了運用工具,更應掌握現金流、做好資產配置和紀律操作,才能讓槓桿變助力而非壓力。 撰文:李亞珊 吳宜勲 小檔案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現為機

繼續閱讀...
9月 2025年24

年輕就是本錢!為何小資族敢用 2 倍槓桿?

很多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常常覺得自己資產太少,就算投資也翻不起什麼浪花,更擔心風險太高會一敗塗地。但其實,年輕正是最有資格承擔風險的階段。所謂「生命週期投資法」提醒我們,資產曝險不能只看同一時間的配置,還要考慮人生不同階段的資產比例。年輕時資本基數小,卻有穩定收入能持續補充,因此即使使用兩倍槓桿,也能

繼續閱讀...
9月 2025年8

槓桿ETF高報酬背後藏風險?3大原則助你靈活應對!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我們想讓你知道】槓桿型ETF人氣火熱卻潛藏風險,操作不當恐讓獲利變虧損。本文將解析其運作邏輯與操作重點,幫助你短線進出、減少波動率耗損。 撰文:呂珮辰 儘管新台幣強升帶來匯損壓力,台積電(2330)第2季仍然繳出亮眼成績單。受惠於AI熱潮帶動,7

繼續閱讀...
7月 2025年23

台股兩萬點時代,沒做股票質押就是吃虧?教你挑對標的更安心

【我們想讓你知道】透過股票質押來加速財富的累積,這個方法越來越熱門,特別是在台股上2萬點後,很多投資人都開始有FOMO的情緒,開始覺得沒有開槓桿就是「虧到」。「適當」使用槓桿工具,對於財富的累積一定有其幫助,但別忘了桿槓是一體兩面的,不能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忽略它的風險。(本文摘自老吳《存股族的

繼續閱讀...
7月 2025年23

槓桿投資賺更多?高殖利率迷思與多空操作風險不可不知

【我們想讓你知道】槓桿投資並非無痛套利,高殖利率ETF存在填息貼息風險,借貸操作更可能加速虧損。本文深入剖析槓桿迷思、殖利率陷阱及多頭空頭下的正確心態,助你遠離投資風險。(本文摘自老吳《存股族的槓桿翻倍術》) 迷思1:殖利率高於借貸利息就能無痛套利?市場上常見的錯誤觀念是:「某某高股息ETF的殖利率

繼續閱讀...
7月 2025年23

高股息ETF真的穩賺?小心殖利率迷思與槓桿陷阱

【我們想讓你知道】高股息ETF並非絕對穩定現金流,殖利率不等於報酬率,錯用槓桿更是風險。本文解析市值型與高股息型ETF投資策略差異,幫助你找出最適合的配置。(本文摘自老吳《存股族的槓桿翻倍術》)在投資的世界裡,「市值型ETF與高股息型ETF哪個比較好」的論戰始終沒有停止過,這邊我並沒有要參與論戰,只

繼續閱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你是否擁有像00878、0056、006208這樣穩健的ETF,但總覺得回報增長速度太慢,想要更快速地放大資產?其實,透過股票質押這個槓桿工具,你可以在不賣出ETF的情況下,利用現有資產來借款,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從而提升回報。這意味著,你可以在穩定的ETF標的上放大收益,讓資本增

繼續閱讀...
1月 2025年17

那斯達克指數潛力高且評價不貴?可用富邦NASDAQ正2(00670L)把握機會!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

繼續閱讀...
1月 2025年2

大盤波動逐步收斂!用富邦台灣加權正2(00675L)放大報酬率?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

繼續閱讀...
12月 2024年12

大盤大漲卻很難挑到好股票?不妨考慮群益臺灣加權正2(00685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

繼續閱讀...

文章分類

我們每天都會在專頁發佈精選的文章!
按個讚吧,保證不會令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