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精神航空二度破產,重組未果再陷財務困境
美國超級廉航航空代表之一的精神航空(Spirit Airlines, FLYY)在 8 月底再度依據美國破產法第 11 章申請破產保護,為 2025 年內第二次進入破產程序。這家以超低成本經營模式著稱的航空公司,在今年 3 月才自上一次破產中走出,但由於現金流不足、營運虧損擴大,以及機隊租賃與債務壓力居高不下,最終仍無法扭轉頹勢。根據公司公告,精神航空(FLYY)在 2025 年第二季虧損約 2.46 億美元,同時動用完全部 2.75 億美元的循環信貸額度,顯示資金壓力已經逼近臨界點。
精神航空的 CEO Dave Davis 表示,公司過去一次重組僅針對債務轉股與資本籌措,並未徹底解決成本結構過高、飛機租約缺乏彈性等根本問題。信評機構惠譽也公開批評精神航空沒有充分利用破產保護期進行更深度的改革,導致短期內脫困卻很快再陷入財務泥淖。在破產聲明中,精神航空強調將持續營運、航班與票務照常,但將縮減部分市場規模並裁減機隊,以降低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航空在破產申請時列示資產與負債區間在 10 億至 100 億美元之間,且在短短 5 個月內再度出現無法持續經營的警訊。分析師認為,這反映廉價航空在疫情後市場環境下難以同時承受成本上升與需求疲弱,過去透過低價搶市的經營模式恐怕已經無法支撐長期營運。精神航空的二度破產,不僅突顯該公司管理上的困境,也揭示了超低成本航空模式在美國市場面臨的結構性挑戰。
美國超級廉航龍頭地位不保,市場競爭加速洗牌
精神航空長年是美國最大的超級廉價航空公司(Ultra-Low-Cost Carrier,ULCC),以亮黃色機身、極低票價和各種額外附加收費著稱。與傳統廉航(Low-Cost Carrier,LCC)相比,ULCC 更加激進地壓低票價,並將輔助收入,如行李、座位選擇、餐飲,作為主要營收來源。根據行業統計,精神航空在美國超級廉航市場的市佔率長期超過三成,並在佛羅里達州勞德岱堡、奧蘭多以及拉斯維加斯等地擁有穩固據點。然而,隨著消費者偏好轉向更舒適與國際化航線,精神航空傳統的低價模式逐漸失去吸引力。雖然有嘗試引進艙位升級與套票組合等優惠方案,但與大型航空公司相比,品牌忠誠度與航線網絡的差距仍然明顯。
美國廉航市場整體規模龐大,但競爭激烈。根據研調機構數據,精神航空擁有約 200 架空巴機隊,其中約 10% 的航線為獨占市場,剩餘大部分航線則與 邊疆航空(ULC)、忠實航空(ALGT) 甚至西南航空(LUV)重疊。這意味著當精神航空退出或縮減規模時,競爭對手很快就能填補空缺。特別是 Southwest 雖然不是典型的超級廉航,但其在美國國內線市占率長期高居第一,對票價具極強影響力;而捷藍航空(JBLU)亦在部分區域與精神航空形成直接對抗。
近年來,大型傳統航空如達美航空(DAL)、聯合航空(UAL)、美國航空(AAL)也紛紛推出低價經濟艙產品,直接切入廉航市場,讓超級廉航的獨特定位受到侵蝕。這使得精神航空的商業模式進一步受到挑戰,一方面要面對低成本同業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面還要承受大型航司憑藉品牌與規模優勢帶來的雙重壓力。隨著精神航空二度破產,美國廉航市場的競爭格局勢必進一步洗牌,原本的龍頭地位不保,超級廉航市場也將重新分配。

邊疆航空市佔可望提升,成精神航空破產最大受惠者
精神航空的二度破產,立即讓市場將目光轉向其最直接的競爭對手——邊疆航空(ULCC)。兩者在航線網絡上高度重疊,重疊率達 35%–40%,尤其在佛州勞德岱堡等主要市場最為明顯。根據市場分析,若精神航空縮減航線或進一步削減機隊,邊疆航空將能迅速承接這部分需求。
邊疆航空早已針對精神航空的困境提前布局。今年 8 月底公司宣布新增 20 條航線,多數正好瞄準精神航空的核心市場,包括從底特律、休士頓、芝加哥與夏洛特飛往勞德岱堡,以及休士頓直飛瓜地馬拉與宏都拉斯。這種提前卡位等「撿尾刀」的策略不僅能鞏固邊疆航空在美國前 20 大都會區的低票價市占,也有助於吸引原本屬於精神航空的常客。邊疆航空執行長 Barry Biffle 更強調,隨著西南航空取消免費托運行李政策,價格因素將成為旅客首要考量,這為邊疆航空拓展客源提供了絕佳時機。
從財務面來看,邊疆航空雖在 2025 年第二季仍虧損約 7,000 萬美元,但相較於精神航空近 2.46 億美元的虧損已相對可控。市場普遍預期,若精神航空退出部分市場,邊疆航空有機會躍升為美國最大廉航,同時改善收益結構與品牌影響力。雖然超級廉航的營運模式整體仍面臨勞務成本上升與需求疲弱的挑戰,但在這場市場洗牌中,邊疆航空無疑是最大受益者。
超級廉航產業洗牌加速,傳統航空亦可望間接受益
綜合來看,精神航空(FLYY)的二度破產突顯了美國超級廉航營運模式在當前環境下面臨的結構性挑戰,疫情後需求不穩、機隊租賃與勞務成本飆升等,加上消費者逐漸轉向更舒適與國際化的選擇,使得單純依靠低票價的策略難以持續。短期內,邊疆航空(ULCC)透過航線擴張與市場重疊,無疑是最大受惠者,市佔率有望快速提升,並可能躍升為全美最大的廉航品牌,受到消息激勵過去一個月股價也狂飆進 40%。
然而,市場利益並不僅限於超級廉航同業。分析指出,當精神航空縮減航班,整體市場運能下降,將緩解過去因供給過剩而導致的票價壓力,對傳統大型航空如達美航空(DAL)、聯合航空(UAL)甚至美國航空(AAL)都是利多。這些傳航擁有更完整的國際航線網絡與完整的忠實顧客回饋計畫,能在票價環境改善時,吸引更多願意支付較高票價的旅客。同時,由於他們也已推出低價經濟艙產品搶市,能有效鎖定價格敏感族群,爭取部分超級廉航客源。
整體而言,精神航空的困境是整個美國航空產業的一面鏡子,低成本模式不再一枝獨秀,競爭優勢逐漸被大型傳航的規模與品牌忠誠度蠶食。對投資人而言,短期焦點在邊疆航空的擴張與潛在市佔紅利;中長期則要關注傳統航空能否在票價改善的環境下持續提升獲利。超級廉航市場的洗牌,可能帶來的是一個更集中、更高票價、更重視附加價值的美國航空產業格局。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川普關稅政策不合法!美國股市恐迎來新一波衝擊?!
【美股焦點】Google不用出售Chrome了,盤後股價狂飆逾7%!
【美股焦點】博通財報在即!股價已反映AI利多?關鍵4指標一次看懂
【美股焦點】慧與財報登場!AI訂單爆發、毛利率能否觸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