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財報速覽
邁威爾財測不如預期,股價重挫18%引發市場疑慮
邁威爾科技 (MRVL) 公布最新財報後股價大跌18%,主要因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加上對AI晶片業務的成長展望顯得疲弱。儘管第二季營收創下新高,成長達58%,但投資人對第三季的保守財測與雲端客戶需求波動性產生疑慮,導致市場反應負面。
邁威爾的AI晶片與客製化矽方案雖仍具潛力,但短期成長動能受限,加上分析師下調評等與目標價,未來能否維持20%市場佔有率仍存挑戰。
財報表現符合預期但難挽信心
第二季營收達20.1億美元,與市場預期一致;每股盈餘為調整後67美分,也略高於預期。但由於第三季營收預估為20.6億美元(正負5%),低於分析師預測的21.1億美元,引發市場擔憂。資料中心營收未達標
資料中心部門營收為14.9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估的15.1億美元。執行長指出雲端客戶需求出現「非線性成長」,導致訂單波動,成為營收成長的阻力。AI晶片需求展望保守
儘管AI需求仍在,但公司預期第三季成長持平,需等到第四季才會明顯改善。分析師認為目前缺乏新客戶細節與管線透明度,使其難以支持公司設定的20%市佔目標。分析師下調評等與目標價
美國銀行將邁威爾評級由「買進」降至「中立」,並將目標價從90美元下調至78美元,理由是對AI業務中短期成長動能產生疑慮。股價重挫反映市場信心流失
公布財報當日邁威爾股價暴跌18.6%,收在62.87美元,顯示投資人對其未來成長性的信心明顯動搖。
戴爾AI伺服器營收預期上修,但成本與競爭壓力導致股價重挫10%
戴爾科技 (DELL) 雖調升AI伺服器出貨預期並上修全年營收,但因高昂的製造與運輸成本、以及來自同業的價格競爭,導致第二季毛利率不如預期,拖累股價單日下跌近10%。市場擔憂利潤率持續受壓,導致超過80億美元市值蒸發。
儘管AI基礎設施需求仍強,並吸引包括xAI與CoreWeave等大客戶,但戴爾為滿足需求而犧牲利潤,可能短期內難以獲得投資人認可。
AI伺服器需求強勁,年出貨預期調升
戴爾將全年AI伺服器出貨預期由150億美元調升至200億美元,主要客戶包括馬斯克的xAI與雲端服務商CoreWeave,反映AI基礎設施需求快速增長。毛利率不如預期,成本壓力明顯
第二季調整後毛利率降至18.7%,低於市場預期的19.6%,主因為供應鏈瓶頸與加速出貨產生的額外費用,加上為爭取大客戶採取較激進的價格策略。第三季盈餘展望低於預期
戴爾預估第三季每股盈餘為2.45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2.55美元,顯示即便營收預估可達265億至275億美元,但獲利能力仍面臨挑戰。全年營收預測上修但市場反應保守
全年營收預測由原本的1,010億至1,050億美元,上修至1,050億至1,090億美元。然而市場更關注盈餘與毛利的下行壓力,導致股價不漲反跌。評價仍具吸引力,但信心待重建
雖然戴爾股價本年度已上漲16.3%,優於惠普 (HPE) 與標普500指數,但目前本益比僅13.2倍,反映投資人對AI基礎設施成長的期待與對利潤波動的謹慎並存。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7月核心通膨升至2.9%,創半年新高,市場仍押注聯準會9月降息
美國7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顯示核心通膨年增率達2.9%,創下自2月以來新高,符合市場預期。儘管通膨略有升溫,但聯準會可能仍傾向在9月降息,因就業市場走弱的風險逐漸成為政策重點。
7月整體消費與所得數據亦表現穩健,顯示美國民眾支出動能仍在,部分緩解對通膨壓力的擔憂。服務類價格漲幅擴大,成為通膨主要推手。
核心PCE通膨如預期升至2.9%
7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升至2.9%,較6月上升0.1個百分點,月增率為0.3%,均符合市場預期。這是聯準會首選的通膨指標,顯示物價壓力仍高於2%的政策目標。消費與所得動能穩健
7月個人消費成長0.5%、個人所得成長0.4%,雙雙符合預期,反映即便面對物價上升,美國消費者支出意願未見明顯降溫。服務價格成為通膨主力
與去年同期相比,服務類價格上漲3.6%,遠高於商品類僅0.5%的漲幅。能源價格年減2.7%,對整體通膨形成抑制作用。市場聚焦就業數據與降息機會
儘管通膨偏高,但市場仍預期聯準會9月將降息,關鍵在於就業市場是否進一步轉弱。聯準會理事Christopher Waller已表態支持降息,並視勞動市場變化決定幅度。關稅政策持續影響物價結構
拜登政府延續並擴大對進口商品的10%關稅政策,也影響PCE結構與未來通膨走勢,投資人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政策發展。
產業
美國撤銷對三星與SK海力士在中晶片設備豁免,半導體供應鏈再受衝擊
美國商務部宣布將撤銷對三星與SK海力士在中國生產晶片時使用美國設備的豁免,未來這些韓企需申請出口許可才能進口相關設備,措施將於120天內生效。此舉預料將限制其在中國的產能擴張與技術升級,並對美國半導體設備商如科磊 (KLAC)、應用材料 (AMAT)、科林研發 (LRCX) 帶來負面影響。
雖然現有設施預計可獲得營運許可,但韓國政府與業界憂心全球供應鏈穩定性,市場也關注中國本土設備商及美光 (MU) 等競爭者是否將因此受益。
三星與SK海力士遭撤出口豁免
美國取消2022年給予韓國晶片商在中國使用美國設備的授權,未來需申請出口許可,限制其於中國擴產與升級設備。美國設備商首當其衝
科磊、應用材料、科林研發等設備商股價應聲下跌,跌幅分別為4.4%、2.9%與2.8%,市場擔憂對中銷售受限將衝擊營收。現有產能可獲營運許可,但禁止擴張
美國表示將核發授權以維持現有設施運作,但不會批准新增產能或升級先進製程,明確劃出科技管制紅線。韓中政府表態反對,美韓協商未達共識
南韓產業部強調,中國業務對全球供應鏈穩定至關重要,將持續與美方協商。中國商務部則譴責此舉並表明將採取必要反制措施。美光與中國設備商可能受惠
業界分析認為,若美方未同步限制中國本土業者如長江存儲 (YMTC)、長鑫存儲 (CXMT),反可能讓中國企業搶佔市場空缺,美光則可能在記憶體市場取得相對優勢。
MongoDB、Pure Storage與Snowflake財報亮眼,AI動能助企業科技股大漲
隨著AI需求持續滲透至企業軟體與資料基礎建設領域,MongoDB (MDB)、Pure Storage (PSTG) 與 Snowflake (SNOW) 等科技公司本週財報全面報喜,帶動股價強勁上漲。這些企業不僅營收與盈餘優於預期,更展現AI應用對業務增長的實質貢獻,顯示市場對AI落地商業模式的信心正逐步回升。
儘管過去市場曾擔憂AI會取代部分企業軟體的價值,但本週表現證明:「AI不只吃軟體,也能成就軟體」。
MongoDB創史上最佳單週漲幅
MongoDB股價一週上漲44%,營收年增24%至5.91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並新增逾5,000名客戶,多為AI原生公司,反映其資料庫平台已成AI應用落地關鍵基礎設施。Pure Storage與Meta合作引爆股價
Pure Storage受惠Meta部署AI儲存解決方案,股價單日大漲32%,創歷史新高。公司上調全年財測,並指出其他超大規模雲端客戶亦表現濃厚興趣,擴大其市場潛力。Snowflake AI用戶大增,營收超預期
Snowflake宣布使用AI資料雲的客戶已達6,100家,較前季成長逾17%,近五成新客戶選擇AI功能。Q2財報與全年產品營收展望皆優於市場預期,股價飆升20%。Autodesk以AI提升生產力,自信不被取代
雖受制於歷史包袱與投資人壓力,Autodesk仍靠著「AI助理」與CAD AI引擎獲得市場認可,股價上漲9.1%。執行長強調:「AI可能吃掉軟體,但不會吃掉Autodesk。」AI紅利擴散,從晶片延伸至軟體應用層
隨著輝達 (NVDA) 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AI投資主題從硬體拓展至軟體與儲存層,象徵AI應用正進入「企業規模化實作」新階段,投資焦點也逐步轉向下游應用端。
個股
Google廣告科技業務遭歐盟反壟斷裁罰,罰金金額溫和但監管趨勢轉向
歐盟即將對Alphabet旗下Google (GOOGL) 的廣告科技業務開出溫和罰單,結束長達四年的反壟斷調查。儘管此案指控Google偏袒自家廣告服務,但新任歐盟競爭事務專員Teresa Ribera傾向推動行為矯正,而非高額罰金,與前任Vestager強調威懾性的重罰策略明顯不同。
此次處分未強制Google拆分AdX或DoubleClick等廣告資產,亦反映歐盟在大科技平台監管策略上的重要轉折。
廣告科技業務涉不公平競爭
歐盟調查指出Google透過偏好自家廣告平台(如AdSense與AdX),打壓競爭對手及限制網站選擇,違反市場公平競爭原則。新任歐盟專員態度轉趨溫和
與過去對Google開出的43億歐元Android壟斷罰款相比,這次罰金相對溫和,Ribera更重視行為調整,並強調與企業協商修正機制。不強制拆分廣告資產
儘管前任建議Google剝離部分廣告業務,但Ribera未採納此建議,並表示美國法院已排定9月針對類似案件的審理,可能影響歐盟後續行動。Google強烈反駁歐盟論點
Google重申市場競爭仍激烈,廣告商與出版商選擇多元,並指控歐盟對廣告科技市場的理解有誤。廣告仍為Google主要營收來源
2024年Google來自廣告的收入高達2,646億美元,占總營收75.6%,惟公司未單獨揭露adtech子業務的具體數據。
英特爾獲美國提前撥付57億美元CHIPS法案資金,政府持股引發市場關注
英特爾 (INTC) 宣布與美國商務部修訂CHIPS法案資金協議,提前獲得約57億美元撥款,同時美國政府也取得英特爾近9.9%的潛在股權。此舉將大幅提升英特爾資金調度彈性,推進其先進製程與晶圓代工擴張計畫。美方以持股方式提供資金援助,引發市場對美國未來科技產業干預模式的討論。
整體CHIPS補助金額已達111億美元,是目前規模最大個案之一。
提前撥款提升資金彈性
原定於未來階段撥付的CHIPS資金,因協議修訂得以提前入帳57億美元,英特爾可更靈活配置用於晶片製造與先進封裝項目,並已累計支出逾78.7億美元於合規計畫上。美國政府持股近10%引發政策關注
協議中,美方獲配2.746億股英特爾股票,並有權在特定條件下額外取得2.405億股,潛在持股達9.9%。這項持股安排被視為拜登與川普政府競相推動「科技國安化」的新範例。資金用途設限,禁用於股利與回購
雖放寬原定專案里程碑限制,但協議保留部分監管條款,包括禁止將補助資金用於發放股利、股票回購或在敏感國家擴張。Secure Enclave 計畫擴展有待進一步撥款
英特爾已預留1.587億股股票進入托管帳戶,僅於美國進一步撥付Secure Enclave先進晶片專案資金後方可釋出。美方轉向「投資參與」策略對產業影響深遠
金額與持股比例皆創歷史新高,反映美國政府對半導體自給與先進製程掌握的高度重視,也為其他企業未來爭取補助資源立下新模式。
強勢類股

放大鏡觀點
美股 8 月表現尚可,其中標普維持在本益比 20 ~ 21 倍附近持續隨著獲利上行。而在美股所有重要指數中,羅素 2000 於 8 月表現尤為亮眼,主因降息預期升溫及基期較低,隨著通膨數據可控,未來繼續超越四大指數的可能性也提高,因此在指數投資選擇上,可選擇布局羅素 2000 ETF,重點關注產業部分,AI 軟硬體、機器人、軍工(無人機)、能源等應格外留意。展望本週,建議投資人可關注週二美國 8 月 ISM 製造業指數、週三 7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週四 8 月 ISM 服務業指數及週五 8 月非農及失業率;財報部分則有週四賽富時(CRM)、慧與(HPE)及週五博通(AVGO)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