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商供應鏈遇震撼彈:美國全面取消小額包裹免關稅,消費者與企業掀新一波挑戰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8-29 13:00
  • 更新:2025-08-29 13:00

全球電商供應鏈遇震撼彈:美國全面取消小額包裹免關稅,消費者與企業掀新一波挑戰

美國全面終止800美元以下包裹免關稅,全球電商與消費者面臨成本激增,供應鏈與貿易流通遭遇重大考驗。

美國日前宣布終止實施多年的「de minimis」關稅豁免政策,即日起所有800美元以下進口包裹都必須繳納關稅,這一措施無疑在全球電商產業丟下震撼彈。過去一年美國有高達14億件、總值超過640億美元的包裹享受免關稅待遇,其中逾七成來自中國,淘寶、Shein及Temu等跨境電商受惠最大。如今政策急轉,無論包裹價值、來源國或郵政通路皆須課徵新稅,全球郵政與快遞業者被迫緊急因應,消費者更恐面臨價格飆升與選擇減少。

全球電商供應鏈遇震撼彈:美國全面取消小額包裹免關稅,消費者與企業掀新一波挑戰

取消免稅政策背後,美方宣稱主因在防止毒品(如芬太尼)走私,以及打擊不公平貿易。美國大型電商及零售商如Amazon (AMZN) 及Walmart (WMT)長年批評原政策讓中國等外國賣家「佔便宜」,同品項免稅直送到消費者,反觀美國本土商家進貨則需付出完整關稅成本,競爭力受損。紡織製造等多個美產業也對政策轉向表示支持,認為終於有機會公平競爭並阻絕強迫勞動品輸入。

此次改革造成巨大衝擊,許多國際郵政機構如英國Royal Mail、德國DHL及南韓Korea Post等,短暫暫停對美寄送服務,因美方突然新增關稅徵收與報關要求,郵政系統必須設法上線新版資料管理系統。根據美國海關與國境保護局,今年包裹量暴增近十倍,昔日9成以上進口貨物靠此「漏洞」進關。新制度下,郵政機構除可選擇六個月的定額徵稅(每件80-200美元,依來源國而定),未來須全面以貨品實際價值與原產地徵稅,加重業者作業成本與消費者最終購買負擔。

對消費者而言,原本能在Temu、Shein平台獲得破盤價、免稅直送福利的時代已告終。價格明顯上升,小型獨立賣家因應繁重報關流程及關稅壓力,部分甚至暫停對美出口。英國等地服飾與手作商家預告調漲美國售價最高15%;在藝術品、特殊零件等利基市場,供貨難度更提升,消費者面臨選擇受限與等待時間拉長。對美國本地商家如Walmart (WMT)等而言,則有望受惠消費者回流,國貨市場競爭力提升。

不過,也有業界聲音反映,這波改革不僅是貿易正義,亦有「政治作秀」疑慮。新規要求複雜且臨時,令一大批全球電商平台手忙腳亂,不少郵政業者與進口商還需數周才能完全恢復美國市場服務。專家分析,長期而言,對美消費者的選擇權與部分市場的創新活力恐怕受損;而大宗進口與大型零售通路(如Amazon (AMZN))預計能適應新規,調整供應鏈結構與價格策略,取得新一波優勢。

現階段,產業界正觀察這波政策改變對中長期美國消費市場及全球電商格局的影響。將來是否再做修正、或有替代低稅額政策出現,值得持續關注。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全球電商供應鏈遇震撼彈:美國全面取消小額包裹免關稅,消費者與企業掀新一波挑戰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