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
ETF並不是簡單的「買進就安心」,它背後有不同的設計邏輯。被動型ETF看似分散風險,卻可能因權重過度集中而受單一股票牽動;主動型ETF雖能靈活調整,卻也受經理人判斷影響。了解主動與被動的差異,才能避免盲目跟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ETF投資就像自助餐:一次買進一籃子股票
以前我都在學校游泳,自從2019 年9 月離職後,改到北投運動中心游泳。過去游的都是溫水泳池,隨著年紀漸長,我想要藉由冬泳來鍛鍊身體,所以到圓山聯誼會辦了會員,那裡有50 公尺長、5 公尺深的冷水游泳池。
每次游完泳後就會肚子餓,那麼要吃什麼呢?最方便就是去吃圓山飯店的buffet,各種菜色應有盡有,想吃什麼就拿,唯一的缺點是會胖。投資股票也是一樣,股市中存在許多變數,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跟能力進行研究,對於不懂(知道自己不懂,就不會亂買)或是沒時間研究的人,可以借助ETF來同時買進一籃子的股票。
什麼是ETF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當作股票買賣的基金」,主要分為主動型跟被動型兩大類。
主動型ETF:經理人操盤,靈活因應市場
主動型ETF:經理人操盤 勝負看實力
台灣在2025 年以前發行的ETF 都是被動式ETF,2025 年第2 季,主動型ETF 粉墨登場,特點是由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基金名稱會標註「主動式」,證券編碼第6 碼為A,例如00982A(群益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型ETF 基金)。
為什麼要推出主動型ETF ?回顧一下2023 年,AI 議題開始引爆,相關概念股的廣達(2382)、緯創(3231)、英業達(2356)、技嘉(2376)⋯⋯紛紛出現翻倍行情。
由於台灣的好公司就那麼幾間,加上被動型ETF 越發越多,指數邏輯又大同小異,結果ETF持股的重複性過高,「同漲同跌」的情況日益普遍,股市變得不甚健全。因此主管機關開始解封主動型ETF 這項商品,讓投資人有不同選擇。
特點1:降低持股重複性
主動型ETF 是由經理人主動選股,可以避開被動型ETF 成分股重疊性過高的困擾。
特點2:機動性高,可快速調整
一般被動型ETF 通常半年或1 年才更換成分股,無法對最新局勢做出立即的修正。主動型ETF 的優勢在於靈活性,一旦發生重大事件,可以根據最新市場狀況,立即調整持股來趨吉避凶。
特點3:避免爛股拖累績效
2021 年台化(1326)股價最高為95.5 元,後來股價一路溜滑梯,但是因為市值夠大仍停留在元大台灣50(0050)裡面,直到2025 年股價跌破30 元才被剔除,但是這段期間就影響0050的績效表現。如果是主動型ETF,經理人可以在第一時間剔除,馬上停損。
特點4:經理費較高
被動型ETF 因為是追蹤指數,經理人不選股,所以經理費較低。主動型ETF 必須要有團隊來研究,所以經理費較高,不過如果主動型ETF 的報酬率可以高過被動型ETF,不需要糾結於一點點的經理費差距。
特點5:績效受經理人影響
主動型ETF 經理人在追求超額報酬的同時,也可能出現較大的虧損。
由於主動型ETF 的績效受人為影響很大,投資人在挑選時要注意「團隊」跟「明星經理人」兩個重點。
如果一家投信過去推出的基金表現都很不錯,表示有優秀的研究團隊可以信賴;另外,主動型ETF 的經理人如果曾擔任基金經理人,也可以查看過去表現是否穩定且戰功彪炳。當然啦,持續穩定且勝過大盤的報酬,才是理想的主動型ETF。
被動型ETF:持股分散,卻可能權重失衡
被動型ETF:持股分散 卻可能權重失衡
前面提到,台灣2025 年以前發行的ETF 都是被動型ETF,特點是經理人不選股,目的是將「人為」影響降到最低,被動型ETF 該買進哪些成分股,每一檔占比多高就是由ETF 追蹤的「指數」來決定。拿圖表6-1 來簡單說明,「台灣50 指數」是由證交所跟富時公司共同編製,然後授權給元大投信的0050,以及富邦投信的富邦台50(006208)。
ETF 的特性是同時持有一籃子股票,跟有幾十道菜色的包肥餐(buffet)很像。用餐之前,首先要挑包肥餐的主題,像是日式、西式、中式⋯⋯接著就要看主菜是牛排、螃蟹還是龍蝦,同樣地,買進ETF 之前一樣要先了解ETF 的投資主題,像是市值型、高股息型、科技型⋯⋯然後還要觀察前幾大成分股。被動型ETF 又可以概分為「市值型」與「高股息型」,先來說明市值型的特點。
特點1:以市值大小挑選成分股
用市值大小排序挑選市值大的公司,例如「台灣50 指數」就是挑選台灣市值前50 大的公司來當成分股。
特點2:權重依市值決定
市值越大, 權重就越高。圖6-3 表列出2025 年4月時0050 的前5 大成分股,由於台積電(2330)的市值超級大,所以占據了56.12% 的權重,如果你花100 萬元投資0050,等於有56.12 萬元是買進台積電、5.14 萬元買聯發科(2454)、4.33萬元買鴻海(2317)⋯⋯
0050 最大的問題是「用市值選股」,因為市值大的公司不一定賺錢,所以新一代的ETF 會改用「最近4 季EPS > 0」來選股。再來問題是沒有設定單一成分股的權重上限,2003 年0050 持有台積電15.7%,2025 年7 月31 日台積電權重已高達59.36%,所以0050 股價走勢跟台積電是「亦步亦趨」。
0050與台積電:ETF投資的真實風險與報酬
那麼台積電好,還是0050 比較好?有人覺得台積電是單一個股比較危險,0050 有50 支成分股可以分散風險,其實也不一定對,來用「數字」討論一下吧。
假設台積電漲停, 會帶動0050 上漲5.612%(10% 漲幅×56.12% 權重),如果其他49 檔跌停(總權重為43.88%),會帶動0050 下跌4.388%(10% 跌幅×43.88% 權重), 最後0050 依然會上漲1.224%,台積電發揮出制衡其他49 檔的效果。
同樣地,假設台積電跌停,會帶動0050 下跌5.612%,就算其他49 檔都漲停也只會貢獻4.388%,結果0050 依然下跌1.224%,除非其他49 檔可以上漲12.79%,才可以平均掉台積電跌停的影響,但是別忘了台股有10% 漲跌停的限制,不會在同一日出現12.79% 的漲幅。
其實,要是連最強的台積電都跌停,其他49 檔不跌停就偷笑了,哪還敢指望漲停? 2025 年4 月7 日台積電跌停,0050慘吞跌停板,其他49 檔成分股一樣趴在地板上。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0050 是「成也台積,敗也台積」。
從邏輯上來看,如果你不看好台積電,那麼連0050 也不要買,因為裡面有近6 成是台積電。如果你看好0050,一定會希望台積電上漲,那麼為何不乾脆買台積電,還會賺更多?提醒你,0050 不是一家公司,績效全靠50 檔成分股的表現,過去因為台積電大漲4,829.9%,才帶動0050 上漲853.8%(圖表6-4),沒有台積電就沒有0050 的好報酬,因果關係一定要清楚喔!


2025/09/19 前購買同名影音課就送陳老師親筆簽名書!
《富媽媽窮媽媽:從零開始打造現金流的10堂財務練習課》
預購期超殺優惠價倒數>>https://cmy.tw/00BD16
本文摘自《富媽媽窮媽媽》,出版社:金尉(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鄧心雅;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