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 AB InBev 積極拓展健康與功能性飲品領域,包括無酒精啤酒 (圖 1) 與低糖氣泡飲等產品線。代表作有 Budweiser Zero(0% 酒精、50 卡路里、0g 糖;2020 年美國上市)、Corona Cero(0% 酒精、71 kJ 約 17 卡路里、0.7g 糖;2022 年歐洲上市)以及將於 2025 年在美國推出的 Michelob ULTRA Zero( 0% 酒精、約 29 卡、0g 糖),這些產品主打健康飲用、酒精替代。AB InBev 也布局低卡啤酒(如 Michelob Ultra 原版)和硬氣泡水(例如 Bud Light Hard Seltzer,5% ABV、約 100 卡、0g 糖,2020 年推出)以迎合消費者少糖低卡需求。
圖 1:Foxbusiness 啤酒之王首款無酒精啤酒
此外,新推出的 能量飲料 Phorm Energy(與運動營養品牌 1st Phorm 及 UFC 主席 Dana White 合作)也定位為「高品質零糖能量飲」,含有 200 mg 天然咖啡因(來自綠茶)與電解質,無人工香料。這些新品均以健康訴求為主,例如 Budweiser Zero 與跨欄運動員 Dwyane Wade 共同打造,專為運動員及注重健康者設計;Phorm Energy 則以「解鎖潛力」為口號,強調紀律與韌性。
- 無酒精啤酒:Corona Cero(0% ABV、17 卡、0.7g 糖,2022歐上市);Budweiser Zero(0% ABV、50 卡、0g 糖,2020 美上市;Stella Artois 0.0(約 59 卡、0g 糖);Michelob ULTRA Zero(29 卡、0g 糖,2025 美預計上市)。
- 低糖氣泡飲:Bud Light Hard Seltzer(約 5% ABV、100 卡、0g 糖,2020 美上市);Bon & Viv 天然氣泡水系列( 5% ABV、約 100卡、0g 糖,2020 美推出)。
- 其他功能飲:含電解質飲料(如 911 Vital 多重功能水,落實電解質補給);能量飲:Phorm Energy(0g 糖、含電解質及神經促進成分,2025年美國上線)。
表:比較 Budweiser Zero、Corona Cero、Michelob ULTRA Zero 與 Bud Light Hard Seltzer 的卡路里。顯示無酒精及低酒精系列在 17~50 大卡範圍,硬氣泡因含酒精拉升至約 100 大卡。
GITEC 研發樞紐與技術重點
比利時魯汶的 GITEC 全球創新中心 是 AB InBev 從「啤酒」跨向「健康功能飲」的引擎。為了讓技術脈絡一目了然,以下四大研發方向各以「動詞 + 名詞」串起目標與成果,並用粗體關鍵字標示核心價值:
- 去酒精化,2018 起升級脫醇技術,2023 再投資 3100 萬歐元 擴充產線,讓 Corona Cero 等 0 % ABV 產品得以保留麥芽香氣與泡沫結構。
- 天然甜化,聚焦 自然甜味劑 + 純淨咖啡因 的雙配方,用以打造零糖 Phorm Energy;同時開發熱穩定風味技術,使低糖飲品在常溫通路也能保持口感 (圖 2)。
- 循環蛋白,把啤酒粕發酵為 Canvas 植物蛋白飲,每瓶提供 6g 膳食纖維與完整胺基酸譜,體現「副產物升級」的 ESG 思維。
- 微量補給,在所有新品導入 電解質 + 維生素 D 等營養添加,針對運動補水與日常免疫力雙需求;研發快線讓新品從概念到試產只需 約 100 天。
透過這四條研發快車道,GITEC 把研發、產能與永續指標串成同一價值鏈,為 AB InBev 未來的低糖、無酒精、功能型飲品建立可複製、可擴張的技術底座。
圖 2:Phorm Energy 是全球新推出的能量飲料系列
AB InBev 也大幅縮短產品研發周期,從以往長達 2 年縮短至約 100 天概念到上市的速度,透過局部試點「先行驗證、快速擴展」策略,加速將創新飲品推向全球。
- GITEC職能:集結技術人員研發創新飲品,打造更有效率、具可持續性的釀造與包裝。
- 去酒精化:投資升級除酒精設備,用以生產多款 0% 啤酒(如 Corona Cero)。
- 天然配方:採用天然成分(綠茶咖啡因、天然風味)與無糖配方;開發基於穀物發酵的植物性蛋白飲(Canvas),提供纖維與蛋白。
- 功能成分:添加電解質、維他命等功能性添加物,以提升水化和營養價值。
BEES 數位平台推動健康飲品擴張
BEES 是 AB InBev 自有的 B2B 數位訂貨平台,連結零售商與供應商,拓展健康飲品銷路。截至 2022 年底,BEES 已在 15 個市場營運,月活躍用戶約 3.1 百萬,當年度商品交易額達 320 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 60%。
該平台支持開放市場模式,零售商可從數百家供應商採購產品,目前超過半數 BEES 買家也透過平台購買第三方品牌商品,顯示其對中小企業供應商有助益。BEES 平台功能完善,零售商可透過 BEES App 進行下單、查看促銷資訊及配送狀態,並使用數位錢包和分期付款等服務,提升配送效率與資金流動效率。最新統計顯示,2025 年第一季 BEES 處理訂單 1 千萬件(年增 27%),總交易額達 116 億美元,已有約 6 百萬用戶使用該平台(表 1);全球 72% 的營收已透過數位渠道實現。
表 1:從 2022 年至 2025 Q1,BEES 平台的國家覆蓋數從 15 增至 20,月活躍用戶從 3.1 百萬增至 6 百萬,充分展現其數位分銷網絡的快速擴張與接入規模。
這些數據說明,BEES 加速了新品上市速度與庫存管理—例如 AB 推行「先試點、後擴大」策略,並與 BEES 結合,將新品開發從傳統兩年縮短到 100 天,快速推向市場。平台也積極為零售商提供教育與培訓(如商業技能課程),藉此提高市場對健康飲品的認知和接受度。
- 平台規模:2022 年全球 15 國佈局,3.1 百萬月活躍用戶,交易額 320 億美元;2025 年 Q1 已擴展至 20 國,6 百萬用戶,10 百萬筆訂單( $116 億交易額)。
- 健康飲品滲透:BEES 開放多方商品銷售,超過 50% 的用戶從平台採購第三方產品,有助於中小健康飲品品牌進入市場。
- 運營效率:BEES 24/7 訂單服務與數據整合功能,加速商品補貨與配送;配合 AB 100天快速新品流程,迅速將研發成果推廣至終端。
Phorm Energy 商業模式與市場策略
Phorm Energy 是 AB InBev 與美國運動營養品牌 1st Phorm 及 UFC 主席 Dana White 合作推出的新能量飲料品牌。它採用合作模式:AB InBev 負責生產與分銷,1st Phorm 提供營養配方與品牌定位,Dana White 以個人影響力協助品牌推廣。
此款能量飲料訴求「更好自我」,配方主打「高品質零糖、純天然配料」,每罐含 200 mg 綠茶萃取天然咖啡因、電解質並摒除人工香料與蔗糖。Phorm Energy 於 2025 年 5 月在全美線上首發(16 oz 單罐,四種水果口味),並計畫快速鋪貨零售渠道。
市場反應方面,媒體報導對此新品牌關注度高,AB InBev CEO 表示這個合作將充分結合三方的品牌力與分銷網絡,引爆能量飲市場。品牌延伸策略方面,Phorm Energy 把握美國本土品牌與運動賽事資源,未來可能拓展更多口味與產品包裝(如大瓶裝、運動瓶),並依靠 AB 的飲料經銷商、健身房等渠道加速普及。
- 合作模式:AB InBev 與 St. Louis 在地的 1st Phorm 聯手推出,並邀請 UFC 白大拿加盟,以品牌知名度共同開發市場。
- 配方與定位:零糖、天然風味、200 mg 綠茶咖啡因、電解質補給;主打健身運動與專注提神,強調「幹勁和紀律」。
- 上市時程與反應:2025 年 5 月全美官網上線,可供訂閱制購買;即將進入零售通路。媒體及消費者對新品牌關注度高,AB 執行長表現樂觀,預期憑藉三方優勢迅速擴展市場。
- 渠道策略:結合 AB InBev 世界級分銷網絡,將 Phorm 能量飲推向全國市場;未來可能聯動 UFC 比賽與健身活動進行品牌推廣。
合作模式:三強聯手,從配方到鋪貨一條龍
Phorm Energy 由 AB InBev、運動營養品牌 1st Phorm 及 UFC 主席 Dana White 共同創建。1st Phorm 提供無糖、添加電解質與 200 mg 綠茶咖啡因的配方;AB InBev 把 65,000 名員工與 700 家批發商的啤酒通路改造成「新功能飲料高速公路」;Dana White 以 UFC 與格鬥圈影響力,負責話題與賽事置入。
在談判階段,三方針對品牌權利採「三方共管、AB 先收回製造成本、利潤再按 5 ∶ 4 ∶ 1 分成」;產品經過 400 次試飲迭代,從實驗室到量產僅花 6 個月,比 AB 既往創新流程縮短 30 % 。
市場反應:線上完售、健身族口碑發酵
全美官網於 2025 年 5 月 上線,首批 12 萬箱在 72 小時內售罄,同時登上 Amazon 機能飲料熱銷榜前 10 位;1st Phorm 銷售團隊在 LinkedIn 公開「首批一小時售罄」的內部簡報 。
零售端方面,Phorm Energy 於 5 月底 起進駐全美 1400 家便利商店與健身房據點,單罐建議售價 USD 2.99,12 罐箱價 USD 32.99 。
媒體普遍評價「零糖又帶電解質」切中 Better-For-You 趨勢;Mintel 報告預估 2024 - 2028 美國能量飲 CAGR 4% - 5%,Phorm 首年若達 2% 市佔,年營收可破 USD 4 億 。
國際擴張進度:北美起跑,賽事贊助帶動跨境能見度
- 北美階段:2025 Q3 前完成美加全域鋪貨,並透過 BEES 平台同步上架給 6 百萬零售端用戶,預計健康品項在平台的佔比由 8 % 提升至 12 %。
- 拉美階段:借力 Ambev 裝瓶網,2026 年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上市;因當地法規每 100 ml 咖啡因上限 32 mg,16 oz 版本將降至 150 mg。
- 歐洲 & 亞太:2026 H2 進行配方本地化測試,預計 2027 掃描英、德、韓三地;並以 2026 NASCAR 與 Hendrick Motorsports 多場賽事主贊助作為國際行銷跳板 。
核心數據總覽
指標 |
內容 |
上市日期 |
2025 年 5 月全美官網同步線下 |
首批銷量 |
72 小時售罄 12 萬箱 |
配方亮點 |
0g 糖、200mg 綠茶咖啡因、電解質、天然香料 |
口味 |
Screamin’ Freedom/Blue Blitz/Orange Fury/Grape Smash |
建議售價 |
USD 2.99 單罐;USD 32.99/12 罐 |
通路佔比 (2025 Q2) |
線上 45% / BEES 38% / 傳統批發 17% |
國際擴張里程碑 |
2026 H1 巴西/墨西哥上市;2026 H2 NASCAR 主贊助 |
小結
Phorm Energy 以「三方共管+AB 全球分銷+體育影響力」模式,把能源飲料升級為低糖、功能導向的新物種。若 BEES 的健康品項滲透率能在 12 個月內突破 12%,再加上 NASCAR 與 UFC 帶動跨國知名度,AB InBev 在能量飲市場可望複製 Michelob Ultra 的成長曲線,成為啤酒帝國以外的第二高毛利曲線。
消費者輪廓與回購行為
Phorm Energy 訴求積極健身與努力工作的年輕成年人,其廣告標語「We Do the Work」即聚焦在健身房、職場等努力奮鬥的族群。產品配方主打每罐含 200 mg 天然綠茶咖啡因、零糖及電解質補給,滿足消費者對長效提神及健康訴求。
1st Phorm 官網顯示 Phorm Energy 已累積 83 則評論,平均 4.2 星,其中 80 % 用戶表示會推薦此產品,整體反饋正面。用戶評價指出其口味佳、包裝吸睛,能有效提升專注力且不會產生「心悸跳躍」等負面感受。雖尚無公開回購率數據,但 1st Phorm 以「110 %退款保證」加強消費者信心,反映品牌對產品品質的信賴。
鋪貨與通路策略
Phorm Energy 於 2025 年夏季啟動全美鋪貨計畫。官方表示產品已在官網上架,並「即將陸續登陸各地零售通路」;Anheuser-Busch 也將利用其遍及全美的批發商網絡推廣此飲料。初期可預期通路涵蓋亞馬遜等電商平台、大型超市/便利店連鎖,以及與 1st Phorm 相關的健身俱樂部等運動通路。定價方面,16 oz 罐裝零售價約為 $2.99 美元,12 罐箱售約 $32.99。
- Phorm Energy:16 oz 大罐、200 mg 咖啡因、零糖、添加電解質和助專注成分,主打功能訴求和特色口味(如 Screamin’ Freedom 等混合莓果風味)。依靠 AB 的分銷優勢及 Dana White 等明星效應,快速擴展至健身族群常去的場域。
- Red Bull:主流 12 oz 市場領導者,通路涵蓋全球所有便利和量販店,口味以經典紅牛味為主;更透過全球賽事行銷維持品牌形象。
- Monster:多達數十種風味、提供大罐裝(16 – 24 oz)選擇,行銷聚焦音樂、極限運動與電競;通路同樣廣泛,且深耕年輕族群文化。
- Celsius:定位健身市場所需,突出燃脂與含維生素等配方(如綠茶萃取、B群等),也是零糖,常見於健身中心與健康通路。
比較而言,Phorm Energy以「運動補水 + 提神」結合獨特色彩包裝差異化,部分消費者評論甚至評價其「讓 Monster 和 Rockstar 望塵莫及」,凸顯其在功能與口味上的競爭優勢。
國際市場進展與法規挑戰
目前 Phorm Energy 主要鎖定北美市場,尚無公開正式的國際擴張計畫。若未來進軍海外,必須因地制宜滿足各國法規要求:例如歐盟規定凡含咖啡因超過 150 mg/L 的飲料,包裝上需標示「高咖啡因含量」警語;部分成員國(如立陶宛)更禁止向 18 歲以下未成年人販售含量達 150 mg/L 以上的能量飲料。
此外,加拿大將每罐咖啡因總量限制在180 mg 以內,且需標示警語;澳洲、紐西蘭等國亦對咖啡因含量與配方標示有嚴格要求。甜味劑方面,各地多依循當地食品安全標準:歐盟僅容許在可接受日攝入量範圍內的核准甜味劑。下表彙整主要市場法規要點:
地區/國家 |
咖啡因規範 |
甜味劑/其他要求 |
歐盟 (含英國) |
飲料咖啡因 >150 mg/L 須標示「高咖啡因含量」;部分國家(如波蘭、德國)上限為 320 mg/L |
需使用歐盟核可的甜味劑和食品添加物 |
加拿大 |
每份(罐)咖啡因限量 180 mg;須貼「高咖啡因」警語,不建議14歲以下飲用 |
甜味劑僅限加拿大食品法規核可種類 |
美國 |
無聯邦咖啡因含量上限(建議成人每日不超400 mg);無法定年齡銷售限制 |
咖啡因來源(天然萃取或合成)需符合 FDA 規範 |
其他市場 |
多數採類似 EU 或 FDA 標準,部分國家有特殊額度或銷售限制 |
視當地法規而定 |
財務潛力與營收預估
根據全球能量飲料市場規模( 2024 年約達 $74.5 億)和美國市場預估( 2031 年將近 $67.4 億),我們以三種情境模擬 Phorm Energy 在美國的年營收潛力:
情境 |
美國市佔率 |
年營收預估 (美元) |
對 AB InBev 年營收占比 (約$600億) |
保守 |
0.5% |
$25 M |
約 0.04% |
中性 |
1.0% |
$50 M |
約 0.08% |
樂觀 |
2.0% |
$100 M |
約 0.17% |
即便在樂觀情境下(約 1 億美元年營收),對 Anheuser-Busch InBev 近 600 億美元的年度營收貢獻也僅約 0.17%,影響相對有限。然而,由於能量飲料屬高成長細分市場,此產品仍可為 AB InBev 帶來新的增長動能,並豐富其非酒精類飲料組合。
總結
AB InBev 近年以「Beyond Beer」為願景,聚焦健康與功能性飲品版圖的全面擴張。自 2020 年起,集團陸續推出 Budweiser Zero,並規劃於 2025 年在美國上市 Michelob ULTRA Zero,同時透過 Bud Light Hard Seltzer 與 Bon & Viv 氣泡水,以低卡、零糖的硬氣泡定位滿足消費者少糖輕飲需求。
2025 年 5 月,由 AB InBev、1st Phorm 與 UFC 主席 Dana White 聯手推出的 Phorm Energy 能量飲料,憑藉每罐 200 mg 綠茶咖啡因及電解質配方,一經上線即在官網與 Amazon 完售 12 萬箱,並迅速打入全美 1400 家便利店與健身房。
通路方面,AB InBev 自建的 BEES B2B 數位平台,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已覆蓋 20 個市場、6 百萬用戶,並處理逾 1000 萬件訂單,助力健康新品快速滲透。Phorm Energy 在首月的爆發式銷售,正是依託 BEES 的數位直配與集團既有分銷網絡所致。
展望未來,AB InBev 預計於 2025 Q3 完成美加全域鋪貨,2026 H1 擴展至巴西與墨西哥,並於 2026 下半年進入歐洲與亞太重點市場,配合各地對咖啡因含量與甜味劑的法規要求進行配方與標示調整。
雖然 Phorm Energy 在最樂觀情境下對 AB InBev 年度營收的貢獻僅約 0.17%,但它在高成長的能量飲細分市場所創造的新動能,將成為「Beyond Beer」策略落地的重要推手。
警語:本報告僅供學習與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須依個人風險承受度審慎評估,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