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褐皮書:「多數地區企業預期價格持續上漲。」
昨(3)日Fed公布的《褐皮書》(Beige Book)中,對於經濟活動現況提及:「十二個聯邦儲備區中的大多數報告稱,自上一期褐皮書發布以來,經濟活動幾乎沒有變化,四個報告不同的地區報告稱經濟溫和增長。各地區的聯絡人報告稱,消費者支出持平或下降,因為許多家庭的薪資成長未能跟上物價上漲的步伐。聯繫人經常將經濟不確定性和關稅列為負面因素。
紐約報告稱,「消費者正受到保險、水電費和其他費用上漲的擠壓。」聯絡人觀察到,消費者對消費回落的反應如下。零售和酒店業推出了優惠和促銷活動,幫助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精打細算,這支撐國內休閒遊客的穩定需求,但未能抵消國際遊客需求的下降。汽車業的銷售額持平或略有成長,而消費者對老舊車輛維修零件和服務的需求增加。
製造企業報告稱,在可行的情況下,他們正在轉向本地供應鏈,並經常使用自動化來削減成本。人工智慧部署的推動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資料中心建設的激增,費城、克利夫蘭和芝加哥地區的聯絡人指出,這是商業房地產領域罕見的強勁增長。亞特蘭大和堪薩斯城報告稱,其轄區內的資料中心能源需求增加。整體而言,各地區的情緒參差不齊。大多數公司要么表示樂觀情緒幾乎沒有變化,要嘛對其聯繫人的變化方向表達了不同的預期。」

(Beige Book提及製造業正轉向本土並經常使用自動化來削減成本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勞動市場部分提及:「十一個地區表示整體就業水準淨變化不大或沒有變化,而一個地區則表示就業水準略有下降。七個地區指出,由於需求減弱或不確定性,企業不願招募人。此外,兩個地區的聯絡人報告裁員人數增加,多個地區的聯絡人報告透過自然減員減少員工人數,有時受到重返辦公室政策的鼓勵,有時受到更高程度的自動化(包括新的人工智慧工具)的推動。反過來,大多數地區都提到求職人數增加。然而,半數地區指出,聯絡人報告移民勞動力供應減少,紐約、里士滿、聖路易斯和舊金山強調了對建築業的影響。半數地區稱工資略有增長,而其他大多數地區也報告了溫和增長。兩個地區稱工資變化不大或沒有變化。」

(Beige Book提及由於需求減弱或不確定性,導致企業不願招募,並有採取自然減員的狀態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價格部分提及:「十個地區將價格成長歸結為中等或適度。另外兩個地區則表示,投入價格強勁成長,超過了中等或適度的銷售價格成長。幾乎所有地區都注意到了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許多地區的聯絡人報告稱,關稅對投入品價格的影響尤其顯著。多個地區的聯絡人也報告了保險、公用事業和技術服務價格的上漲。雖然一些公司報告稱,他們將所有成本上漲轉嫁給了客戶,但幾乎所有地區的一些公司都表示,在漲價方面至少存在一些猶豫,理由是客戶對價格的敏感性、缺乏定價權以及擔心失去業務。在某些情況下,正如克利夫蘭和明尼阿波利斯所強調的那樣,儘管投入成本增加,但公司仍因競爭而面臨降價壓力。大多數地區報告稱,其公司預計未來幾個月價格將繼續上漲,其中三個地區指出,價格上漲速度預計將進一步加快。」

(Beige Book提及多數地區的企業預計未來幾個月價格將繼續上漲,且有三個地區漲速預期增快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Fed官員部分,聯準會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昨(3)日接受CNBC Television專訪時,對於勞動市場與利率會議部分表示:「嗯,我已經很明確表示,我認為我們應該在下次會議上開始降息。勞動力市場表現已經疲軟許多。當我最初在這裡提出這個看法時(應該是前一陣子),很多人覺得我瘋了。但在08/01公布的勞動力市場數據出來後,很明顯看到,勞動市場的表現並沒有像大家從最初估計中所想的那麼好。當時我們收到許多來自各方的零星訊號,顯示『沒有新招募、沒有裁員,但公司正在縮減規模』,新進員工的利率成本也在上升,這可能帶來問題。同時,ADP數據疲弱,顯示大幅負值,這些數據似乎與勞工統計局(BLS)發布的內容不符。那時我就覺得BLS的數據一定有某種偏差。結果到8月,我們發現情況確實如此。
因此我認為,為了搶先應對勞動力市場的惡化,我們需要開始降息。因為通常當勞動市場轉壞時,惡化的速度很快,而且是非線性的,不會只是慢慢爬升。所以,對我而言,我認為我們需要在下次會議就開始降息,之後也不必照著固定的步調來調整。我們可以邊走邊看,依據數據來決定。畢竟大家還在擔心通膨(雖然我本人不擔心,但其他人都擔心)。因此我會說,在接下來的3~6個月,我們可能會看到多次降息,無論是『每隔一次會議』還是『每次會議』都降息,都要依數據而定。」

(Waller表示勞動市場惡化通常速度很快且非線性,所以認為9月會議需要降息,之後一數據邊走邊看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在經濟前景部分則表示:「我在我的預測中完全沒有看到衰退,但我確實看到今年的成長會放緩,主要原因是關稅的影響。畢竟,關稅就是稅,而稅通常對經濟成長並不利。所以你知道,這會導致一些成長放緩。但我不認為會有衰退。不過,我認為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正在拖累勞動力市場。我確實認為這一切都來自於勞動需求的下降。
很多討論都圍繞在移民問題上——「全是因為移民」。但如果移民只是減少了勞動供給,而勞動需求保持穩定,那麼我們應該會看到工資被推升,職缺數上升。但我們並沒有看到這樣的情況。所以,所有的勞動供給所做的,只是掩蓋勞動需求下滑的事實。對於聯準會來說,這可不是好事。我們的目標不是單純說:『嘿,失業率看起來不錯』,而是在勞動需求與就業創造正在下降的同時仍覺得滿意。這不是我們的任務。我們的目標是『最大化就業』」

(Waller表示關稅就是稅,而稅通常不利經濟成長,但目前前景預期沒有看到衰退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穆薩勒姆(Alberto Musalem)昨(3)日在華盛頓特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活動上,分享對美國經濟和貨幣政策的看法,提及展望預期時表示:「我預期勞動力市場將逐步降溫,但仍會維持在接近充分就業的水準,不過風險偏向下行。過去一年,企業表示對於關稅及其他經濟政策影響的不確定性,使得規劃困難,並讓他們對於增加僱員保持猶豫。由於招聘速度偏低,任何裁員增加都可能導致勞動市場的疲軟幅度比在更活躍的就業市場中來得更大。雖然我目前沒有聽到企業有即將大幅裁員的跡象,但低於潛在水準的實質GDP成長,以及與關稅相關的利潤率壓力,可能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最近的數據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勞動市場下行風險的看法。這些數據包括:『長期失業者的比例上升』、『對經濟循環更敏感的人口群體失業率上升』、『就業成長數據被大幅下修』,即將公布的『季度就業與薪資普查(QCW)基準修正』可能會揭示近期的就業成長速度比原先估計更低。」

(Musalem表示將公布的「季度就業與薪資普查(QCW)基準修正」可能顯示近期的就業成長速度比原先估計更低 資料來源: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對於通膨部份表示:「截至7月,核心通膨率接近3%,高於聯準會2% 目標,部分反映關稅的影響。作為基準情境,我預期這些關稅影響會在未來2~3個季度逐步滲透經濟,之後對通膨的影響將會消退。截至7月,關稅向消費者價格的轉嫁率大約為20%。低於趨勢的實質GDP成長與穩定的長期通膨預期應該會限制通膨持續性的風險。我預期通膨將在2H26重新趨向2%的目標。

(Musalem預期關稅將在未來2~3個季度逐漸滲透至經濟 資料來源: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然而,仍存在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我認為通膨高於目標的可能性依然合理。關稅可能對非進口商品與服務產生間接影響,或者引發二輪價格上漲,使調整過程延長。隨著庫存在關稅實施前購買的商品被消化,以及最終關稅稅率逐步明朗,轉嫁率可能會上升。

(Musalem表示隨提前購買的庫存消化,以及關稅稅率明朗後,企業關稅成本的轉嫁率可能上升,導致通膨有高於目標的風險 資料來源: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有些企業告訴我,當關稅稅率尚未確定時,他們選擇自行吸收成本上升,以避免多次調整售價,但他們預期最終還是會漲價。此外,公眾對通膨已經十分敏感。如果通膨長時間維持在聯準會目標之上,短期的高通膨預期可能滲透到長期預期,這會增加風險。」

(Musalem表示企業回報時提及,關稅不確定時雖然選擇自行吸收成本,避免多次調漲,但最終還是會漲價 資料來源: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昨(3)日在銀行部落格上發佈文章表示:「委員會青睞的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已經連續四年高於我們2%的目標。通膨率自2022年底開始大幅下降,但去年秋季基本停滯。一個重要的罪魁禍首是核心服務價格『能源服務以外的服務價格。』如下圖所示,核心服務價格一直徘徊在疫情前平均水平之上,阻礙了通膨率全面回歸委員會設定的總體目標。此外,商品價格目前也在上漲,這項風險部分與關稅有關。具體來看,目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約為15%至18%,而2024年底的關稅稅率約為2%。我正在努力解決的難題是,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是會迅速消退,還是會持續更久。即使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中,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我仍然認為,關稅對消費者價格的影響不會迅速消退,事實上,幾個月內也不會完全顯現。」

(Bostic表示核心PCE服務價格連續4個季度高於2%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關稅與通膨部份表示:「關稅確實增加了成本。大多數公司都在消化這些額外成本,而不是提高價格(至少目前是如此),但,大多數聯絡人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承受更高的成本。一個細微的變化是,大多數企業不再預期將全部關稅成本上漲轉嫁到價格上。因此,最終對消費者的影響可能比幾個月前看起來小得多。最後,關於通膨,我擔心企業領導人和家庭的心理。如果其中一方或雙方開始相信高企的物價水準將持續數月,那麼這種信念就會影響人們的行為,最終導致持續的通膨。我們的調查顯示,企業領導人實際上已經提高了他們的價格預期。相較之下,消費者通膨預期並沒有上升到令人擔憂的程度。但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他們的通膨預期往往高於長期目標,未來一年、三年和五年的通膨預期分別集中在3%左右。」
勞動市場部分表示:「勞動市場已經足夠降溫,實現兩個既定目標的風險可能正在趨於平衡。春夏季節的月度就業成長顯著放緩,而且一段時間以來,就業成長過度集中在幾個行業,尤其是醫療保健產業。求職者找到工作的時間也變得更長了。然而,基於多種原因,我認為勞動市場相對於我們既定目標而言正在大幅走弱這一點尚不明確。
首先,我們沒有聽到來自商業聯絡人的警示訊號。整體而言,他們對薪資單的發放採取『不招人也不裁員』的策略。其次,勞動力供給大幅下降,因此整個春夏季節失業率一直穩定在略高於4%的水準。由於淨移民數量下降和勞動參與率下降,7月美國民間勞動力比1月減少了40萬人。勞動力供給的急劇減少意味著,經濟為了實現收支平衡(即防止失業率上升)所需創造的就業數量遠低於近年來的水平。
對我來說,關於勞動市場的結論是:如果勞動力需求和勞動力供應都在放緩,以至於失業率保持穩定,那麼勞動市場就沒有顯著減弱,實際上仍然接近充分就業。換句話說,我們仍然接近委員會的最大就業目標。不過我對就業市場並非完全樂觀,降溫的跡象值得仔細審視,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勞動市場可能會迅速且果斷地轉變。」

(Bostic表示就業成長過度集中在醫療保健產業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政策部分則表示:「如果『無法實現物價穩定』的風險大於『無法實現充分就業』的風險,那麼委員會可能希望採取限制性政策來抑制通膨。另一方面,如果更大的風險在於勞動市場的健康,那麼我們可能希望政策放鬆,或採取溫和的刺激措施來支持就業。以我而言,雙重使命雙方的風險實際上相等,那麼我們可能希望聯邦基金利率處於或接近中性,或採取既不限制也不刺激的立場。目前,我認為政策略顯緊縮。儘管物價穩定仍是首要關注點,但勞動市場成長放緩已足夠,在今年剩餘時間內適當放鬆政策(可能在25個基點左右)是合適的。但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取決於未來幾個月通膨走勢和就業市場的變化。畢竟,我現在、仍然依賴數據。」

(Bostic表示2025剩餘時間降息1碼是合適的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在明尼蘇達州婦女經濟圓桌會議活動上發表談話時,被問到對未來12~18個月的利率看法時表示:「為什麼你不先告訴我關稅以及關稅帶來的通膨會怎麼發展,然後我再告訴你整體通膨會怎麼樣呢?我的意思是,我完全沒有理由預測會出現衰退。我有充分理由相信,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降溫將會持續,而且會相對溫和。我預期,目前的聯邦基金利率(我們設定的官方利率)區間在4.25~4.5%之間。而如果你看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對於中性利率的估計,差不多在3%左右,當然這個數字仍然有很高的不確定性。但這意味著利率在未來幾年可能有一些溫和下降的空間。這是一個合理的推測,不過你知道,還有一些重大總體因素,包含關稅,我們仍然需要密切關注,因為它們最終會影響這一切。」

(Kashkari表示目前利率區間在4.25~4.5%,而FOMC預期中性利率差不多為3%,意味著未來幾年利率有溫和下降的空間 資料來源:Minneapolis Fe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由CME的FedWatch Tool來看,市場對9月按兵不動的預期,由先前09/03的10.3%降至2.4%,降息1碼的機率為97.6%;由12月來看,按兵不動的預期由1.0%降至0.2%,降息幅度上,降息1碼預期10.0%,2碼預期47.8%,3碼預期42.0%,在幅度預期上,仍為2碼居高,但3碼預期回升至4成以上,反應市場在官員談話後預期,至年底前的數據表現,可能令Fed有彈性調降的空間;昨(2)日美股四大指數表現分歧,漲跌幅介於-0.23%~+1.02 %。

(09月降息預期 資料來源:FedWatchToo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12月降息預期 資料來源:FedWatchToo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JOLTs職缺報告顯示勞動市場降溫風險
昨(2)日美國7月JOLTs職缺數錄得718.1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737.8萬人,與前值的735.7萬人,

(美國7月JOLTs職缺數 資料來源: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7月工廠訂單月率錄得-1.3%,高於市場預期的-1.40%,與前值的-4.80%,
美國7月扣除國防的工廠訂單月率錄得-1.1%,高於前值的-4.7%,
美國7月扣除運輸的工廠訂單月率錄得0.6%,高於前值的0.40%,
美國7月耐用品訂單月率終值錄得2.8%,符合市場預期並持平前值,

(美國7月工廠訂單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由上來看,美國勞動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昨(3)日公布的美國7月JOLTs職缺數月減17.6萬人至718.1萬人,為近10個月來最低水平,並為2021/04以來首次低於720萬人,進一步強化勞動市場正在降溫,且有停滯風險的預期,加上裁員人數仍然很低,在過往流動率有利於推高工資,為廣泛勞動者創造更多進入就業市場的機會,被視為勞動市場是否健康的評估指標之一,但在低應徵、低裁員的現況背景下,流動率幾乎不存在,同樣強化在勞動市場仍有下行風險的擔憂,
此外,本次報告也顯示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於文章中提及,就業成長表現過度集中的情況,主要的成長表現來自醫療保健行業,其次為休閒與酒店業,但比較令人關注的是,7月醫療保健和社會援助領域的職缺數量下降幅度最大,休閒和旅館業的職缺數量也有所下降,顯示帶動成長的行業,於職缺數同有下降跡象,

(美國7月JOLTs職缺數_職缺月度變化Page8_Table 1 資料來源: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昨(3)日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7月工廠訂單暨6月表現月減4.8%後,7月再度月減1.3%,而由分項來看,可以發現7月商用飛機訂單月減32.7%,為主要原因(Boeing 7訂單數量僅31架,遠低於6月訂單數量116架),雖然機動車輛、零件和拖車訂單月增1.9%。電腦和電子產品訂單月增0.5%,電氣設備、家用電器和零件訂單月增1.9%。機械訂單月增1.9%,仍受拖累,

(美國7月工廠訂單_商用飛機訂單月減32.7%_Page7_Table 2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Boeing 7月訂單 資料來源:Boeing)(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昨(2)日美元指數終場收跌0.16%,多空續爭月線,數據部分本週留意今(4)日美國8月ADP就業人數、當週初請領失業金人數、美國7月貿易帳、美國8月標普全球服務業PMI終值、美國8月ISM非製造業PMI;09/05美國8月季調後非農業就業人口、失業率。
就業續疲、降息預期擴大,金市續創新高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中國通縮尚未改變(6月CPI、PPI無復甦跡象),中國兩會對2025經濟成長率預期目標訂在5%,但中國「內需不足,失業仍高(2025畢業生人數預期續創新高仍不利2025就業市場<7月畢業潮>),寫字樓空置率居高不下(2Q25上海寫字樓空置率仍不理想)」等根本問題並未解決,雖有AI浪潮為科技業帶來重新估值的前景,仍須留意資金集中在科技股,但金、傳板塊相對難有提振的風險,恆生今(4)日失守月線,上證今(4)日收跌回測月線,

(恆生指數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昨(3)日美元指數終場收跌0.16%,多空續爭月線,確認站穩月線後,相對限制美元計價的金市多方表現空間,2、3、5年期美債殖利率再度收跌,收復08/01長黑前低之前,仍相對提振不孳息的金市多方力道,加上俄烏爆發衝突不利和談前景,於美國關稅部分市場等待川普(Donald Trump)上訴,仍具不確定性,此外,美國7月JOLTs職缺數公布,以及Fed官員發表談話後,Fed在9月利率會議降息的預期再度擴大,昨(3)日黃金/美元終場收漲0.73%,以3,559.65元/盎司作收,續創新高。

(黃金/美元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OPEC+10月可能增產,兩油熄火再測月線
油市上,供給面部分,OPEC 07/03公布的新聞稿顯示:OPEC同意逐步取消降產,並且川普(Donald Trump)過往06/23時更曾經直接於自家媒體Truthsocial上公開貼文要求能源部鑽井,以增產頁岩油的方式出手干預油價,皆加重市場對供過於求的觀望;需求面上,05/26為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至09/01勞動節為北美駕車旅行旺季,於09/01後削弱原先需求支撐,
市場也等待本週日OPEC+將舉行的會議動向,但昨(3)日兩位知情人士透露,OPEC+將在本週日的會議上考慮進一步提高石油產量,以期重新奪回市佔,雖於利率會議部分,降息預期有利帶動需求前景,但美國7月JOLTs職缺數公布後打壓就業市場前景預期,兩兩互抵,昨(3)日美、布油終場分別收跌2.82%、2.52%,再度回測月線,
短期格局仍宜持續留意俄烏和談進展,與俄烏和談後是否美、歐放寬對俄制裁,令俄油重返油市,中期格局重點落於英、歐、美經濟數據,以及中國經濟數據是否明顯出現復甦動能,長線上「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仍維持「百元大壓為長線關鍵分水嶺」的看法。
Q3獲利展望保守,Dollar Tree大跌8.37%
S&P500指數11大板塊跌7漲3,通訊服務、資訊科技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1.67%、0.60%,表現較佳,能源、材料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跌2.24%、0.68%,表現較弱,
成分股中,Alphabet Inc Class A、Alphabet Inc Class C終場分別收漲9.14%、9.01%,表現最佳,Dollar Tree、Intuitive Surgical終場分別收跌8.37%、5.95%,表現最弱。尖牙股部分,Meta漲幅0.26%,Amazon漲幅0.29%,Netflix漲幅0.99%,Apple漲幅3.81%,Alphabet漲幅9.01%,
道瓊成分股跌多漲少,Apple、Walmart終場分別收漲3.81%、1.62%,表現最佳,Chevron、American Express終場分別收跌2.33%、2.26%,表現最弱。費半成分股跌多漲少,ASML、Broadcom終場分別收漲1.51%、1.39%,表現最佳,Marvell、Entegris終場分別收跌3.54%、3.00%,表現最弱。
值得留意的是,Dollar Tree昨(3)日公布2025財年第二財季營運報告,淨銷售額45.66億美元,年增12.3%,同店淨銷售額年增6.5%,客流量年增3.0%,客單價年增3.4%,毛利16億美元,年增12.9%,毛利率34.4%,年增0.20個百分點,毛利率成長主要來自定價措施帶來的溢價改善,加上國內運費下降、產品組合改善等原因,但關稅成本、降價促銷、分銷成本與損耗上升,部分互抵,營業利益2.31億美元,年增7.0%,營益率5.2%,年減0.20個百分點,淨利1.88億美元,年增42.3%,持續經營業務每股攤薄EPS 0.75美元,年增13.6%,開設106家新的Dollar Tree商店,有585家商店轉換成為3.0多價格經營模式。

(Dollar Tree 2025財年第二財季營運簡明損益表_Page8 資料來源:Dollar Tree)(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展望部分,Dollar Tree預期持續運營對調整後稀釋EPS產生約0.20美元的積極影響,將在2025年第三財季逆轉,導致第三財季調整攤薄後EPS大致持平2024財年同期,
上調2025全財年展望,本次給予的展望假設,立基在「2025/09/03現行關稅水準維持至全財年」,並且「Dollar Tree可以緩解大部分來自高關稅與其他投入成本帶來的利潤壓力」的背景下,淨銷售額預期區間落在193~195億美元,同店淨銷售額預期年增區間落於5.32~5.72%,EPS預期區間落於5.32~5.72美元(第一財季給予的淨銷售額預期區間為185~191億美元、同店淨銷售額年增預期區間3~5%,EPS預期區間5.15~5.65美元),

(Dollar Tree上調2025全財年展望預期 資料來源:Dollar Tree)(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雖然Dollar Tree於第二財季營運報告中,獲利表現良好,也上調2025全財年的展望,只是,在展望前提上的假設為「Dollar Tree可以緩解大部分來自高關稅與其他投入成本帶來的利潤壓力」,但第三財季EPS展望預期保守,僅持平於2024財年同期,放大第四財季營運達標的壓力,導致Dollar Tree昨(3)日股價向下跳空收跌8.37%,失守季線。

(Dollar Tree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原台股盤後:連結點我 → 《進入認列高峰,7 月累計年增 9 成》
免責宣言
本文所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