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關稅不確定性升溫,資金轉向防禦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9-16 21:06
  • 更新:2025-09-16 21:06
【美股動態】關稅不確定性升溫,資金轉向防禦

【美股動態】關稅不確定性升溫,資金轉向防禦

關稅波動成為美股短線主導變數

美股當前的核心變數回到關稅與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美國對日本汽車部分關稅下調帶來通膨壓力的邊際緩解,但最高法院即將就政府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加徵關稅的合憲性作出裁決,市場面臨雙向風險。資金在景氣延續與政策變動的拉扯下,轉向具定價權與現金流穩健的防禦與品質因子,同時提高對供應鏈彈性與外部成本轉嫁能力的評估權重,波動度預期上行。

政策訊號矛盾加劇市場定價難度

一方面,美國最新命令使多項自日本輸入產品的關稅上限降至約15%,並溯及先前區間,日系車廠成本壓力短線紓解;另一方面,若最高法院否定以緊急法源擴權徵收關稅的做法,企業可能面臨追溯退稅與合約重談的不確定;若裁決支持現行關稅機制,市場仍須消化更具突發性的政策迭代風險。對資本市場而言,兩種結果都會推升折現率的不確定性溢價,並加大短線估值波動。

歷史經驗顯示關稅衝擊先通膨後盈利

回顧過去一輪加徵關稅周期,商品價格的上行通常先於獲利反應出現,零售與耐用品通路先承受毛利壓力,幾季後才透過漲價與供應鏈重組逐步修正。中游製造與進口商受影響程度高於具品牌力的終端消費品商。當通膨風險溢價上升,估值敏感度較高的成長股相對受壓,而具現金流護城河與存貨周轉效率的公司能較快吸收波動,這一結構性影響在本波政策訊號矛盾下再度成形。

汽車產業迎來結構性分化

日系車廠可望從美方針對日本汽車關稅下調中受益,進口車成本下降有助於價格競爭力與庫存調整。豐田汽車(TM)已表達盼進一步降低關稅的立場,若後續談判有進展,ADR短線風險溢價可望收斂。對美系車廠而言,進口替代壓力可能提高,但零組件成本若同步下行,對整體利差的負面效應有限。供應鏈上,變速箱、動力系統與電子電裝的跨境零件貿易將受惠彈性提升,經銷商端庫存週期有機會改善,終端促銷壓力趨緩。

物流業受惠波動但需靈活應對

運價、關稅與貿易路線重組為物流商創造量能與報價彈性。Radiant Logistics(RLGT)在最新展望中重申北美擴張策略,預期2025會計年度調整後EBITDA約3,880萬美元,同時直言美國貿易與關稅談判的拉鋸將帶來短期波動,將保持對任何關稅宣布的靈活回應,協助客戶優化供應鏈佈局。該產業在政策變動期通常享有較高議價與附加服務需求,但也暴露於航線切換與倉儲配置成本上升的營運挑戰。

科技與硬體鏈轉向去風險與多元供應

科技硬體對關稅敏感度高於純軟體,尤其是組裝密集與零組件跨境比重高的品項。輝達(NVDA)與蘋果(AAPL)等龍頭具強大定價權與議價能力,但上游次供應商對關稅與原材料成本的承受度較低,毛利波動相對顯著。捷普(JBL)等代工與製造服務業者持續推動墨西哥與東南亞擴產以分散風險,若美方針對特定來源地的關稅升降交錯,供應鏈的地理多元化策略將是估值韌性的關鍵。

零售與耐用品面臨毛利與庫存管理雙重考驗

終端零售商在關稅變動初期往往透過促銷與商品組合調整吸收成本,毛利短線受壓。沃爾瑪(WMT)與Target(TGT)這類量販通路具規模優勢與自有品牌覆蓋,具備較高成本消化能力,但品類結構中對耐用品與家裝的曝險程度將決定壓力大小。家得寶(HD)等家裝通路若建材與五金零組件關稅趨緩,庫存汰換與價格穩定性將改善;反之,若裁決或談判引發新一輪調整,存貨決策與供應商條款將再度成為利潤關鍵。

最高法院裁決風險放大政策尾部事件

關於關稅是否可由行政部門以緊急權限廣泛擴用的憲政爭議,將由最高法院裁決。智庫Cato Institute的Scott Lincicome指出,若法院否定現行作法,追溯退稅的可能性將擾亂企業財務規劃;若法院支持關稅權限,市場仍需為更難預測的政策節奏定價,短線也可能出現賣壓以反映新的不確定性。對企業財報而言,兩種情境都意味著指引區間將更保守,敏感度分析將成為法說會標配。

利率與通膨預期受關稅傳導牽動

關稅對通膨的影響主要來自商品價格與供應鏈摩擦成本。若日本汽車與部分零組件關稅下調的效果擴散,CPI中與車輛相關的子項壓力可望回落,為聯準會提供更多觀察空間;但若關稅框架因裁決或談判出現再度調整,通膨風險溢價可能回升,終端需求敏感的利率路徑定價將趨於保守。整體而言,降息時點易受政策新聞面牽動,殖利率曲線在事件前後走勢恐更趨陡峭。

技術面顯示政策不確定性催化波動擴散

在政策風險升溫階段,指數通常呈現量縮震盪、類股輪動加速、波動率指標上行。大型權值與防禦類股相對抗跌,而高本益比、對毛利敏感的中小型成長股易成獲利了結標的。資金在事件風險靠近時提高避險部位,選擇性買權隱含波動率上揚,對消息的單日價差反應放大。對操作面而言,支撐壓力位置更易被長黑長紅穿越,建議縮短槓桿與加強風控參數。

投資策略聚焦定價權與供應鏈彈性

在關稅不確定性周期,具定價權、低負債、自由現金流穩定且供應鏈多元化的企業表現更具韌性。物流與跨境清關服務商在波動期的需求增加,可受惠事件驅動,但須選擇資產負債表穩健、合約彈性高的標的。科技硬體鏈建議偏向上游研發與IP含量較高的公司,降低對單一產地依存度高的零組件商比重。消費端則挑選自有品牌滲透高、周轉快的通路商,以減緩成本波動對毛利的衝擊。

短線交易關鍵在節點與對沖效率

對進階交易者,事件前後的時間價值變化與跨期限波動率結構提供策略空間。關稅談判與裁決的新聞節點將引發隱含波動率抬升,日曆價差與雙邊價差策略可提高風險調整後報酬;現貨部位則可搭配期貨或指數選擇權對沖市場系統性風險,將主動風險集中於產業與公司層面的相對表現。

關注企業指引與政策進程作為操作依據

未來數週的重點在於美日關稅細節落地進度、最高法院的審理節奏與企業法說對成本轉嫁與供應鏈佈局的最新口徑。Radiant Logistics(RLGT)等物流商的訂艙量與合約報價將是貿易動能的即時指標,汽車與零組件製造商的庫存與接單也可印證關稅調整是否實質改善需求。投資人應以事件清單管理部位,維持對沖紀律,並把握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估值拉扯,在波動中尋找基本面強勁且受惠供應鏈再配置的機會。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關稅政策衝擊美印航空貨運市場

【美股動態】Tariff升溫,消費價格與獲利再受考驗

【美股動態】關稅政策影響加劇美股市場波動

【美股動態】關稅不確定性升溫,資金轉向防禦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