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投資人今年借貸達到創紀錄的3,220億美元用於股票交易,但本週市場的急劇回跌以及監管機構加強對過熱市場的關注,使得這些槓桿投資者感到不安。儘管中國整體金融系統的風險因經濟通縮和持續的房地產債務危機而升高,但近期股市投資人的行為可能進一步加大壓力。目前,中國的融資餘額達到2.3兆元人民幣(約合3,215.5億美元),這是衡量市場情緒和槓桿水平的重要指標。一些投機者甚至將消費性貸款轉用於股票交易,這助推了上海股市上週在流動性驅動下創下十年新高,儘管經濟疲弱且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
監管措施影響,藍籌股指數下跌
中國藍籌股CSI300指數在週四下跌2%,原因是據彭博新聞報導,監管機構正在考慮措施以降溫市場。投資人Cassiel Jiang借貸20萬元人民幣進行股票投資,但對於本週市場的波動感到震驚,許多股票漲跌幅達到3%至5%。她表示,如果未能在高點獲利,可能會考慮在虧損時止損。Jiang計劃減少槓桿,以便能夠安心入睡。
槓桿投資風險,監管機構保持警惕
儘管槓桿投資在中國並非新鮮事,但零售投資人和監管機構的擔憂日益增加,這突顯了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泡沫形成的風險。中國最高證券監管機構吳清上週承諾,將通過積極推動「長期、理性、價值」投資來「鞏固市場的良好趨勢」。
科技股Cambricon大跌,投機者熱衷目標
中國科技股指標公司Cambricon在Jiang的投資組合中,週四股價大跌15%,此前其市值在8月翻倍至6,680億元人民幣。這家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被視為中國對輝達(NVDA)的回應,並成為投機者的熱門目標,據交易所數據,投資人借貸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押注該股的上漲。
消費貸款成為股票投資的新來源
儘管中國政府本月開始對消費貸款提供利息補貼,並敦促銀行加強風險管理,但一些股票投資人仍將其視為有利可圖的借貸來源。零售投資人James Liu利用消費貸款進行股票購買,因其利率約為3%,相比之下,券商融資貸款的利率為4%或5%。雖然銀行禁止消費貸款流入股市,但Liu表示,他通過不同帳戶間的資金轉移,認為被抓到的機會不大。
銀行和券商加強風險管理
包括中國民生銀行、河口農村商業銀行和文山城市商業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最近警告不要非法使用信用卡貸款進行投資。隨著消費者在經濟困境中不願消費,評級機構穆迪指出,「信用不佳的消費者仍然活躍於借貸,導致貸款機構的資產風險升高」。作為對風險的警惕,華泰證券在8月底提高了融資要求。
槓桿融資佔比仍低於歷史高峰
目前,融資融券僅佔中國自由流通市值的2.3%,相比之下,十年前市場規模較小時曾達到4.7%的高峰。零售狂熱和非法影子銀行借貸的跡象也相對較少,這些因素曾在2015年助推中國股市泡沫。麥格理資本中國股票策略主管Eugene Hsiao表示,「政府已明確表示支持股市」,但政策制定者仍警惕類似於2014-2015年槓桿交易泡沫的繁榮與衰退周期,預計政府將「抑制過度的投機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