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汽車巨頭布局檯面分歧,傳統燃油車與電動車仍競逐市場,GM高層賣股行動引發關注。
在全球汽車業加速邁進電動化時代之際,北美與日本汽車巨頭的策略分歧日益明顯。美國福特(Ford Motor Co.,F)公布旗下大型SUV Expedition八月銷售暴增53.7%,創下21年新高,凸顯消費者對高階燃油車型持續青睞,即使電動車(EV)銷量八月成長19.3%,但福特全年最大重心仍在皮卡與SUV,反映美國消費者購買大型傳統車款的動力未減,尤其高階車型單價逾7萬美元持續熱銷。
福特在純電車市場卻顯得較為謹慎,去年取消三排大型電動SUV計畫,改將重心移向發展油電混合車,讓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等競爭者在電動化策略上更為激進。GM八月也宣稱自家EV銷量創下單月新高,展現美國主流車企爭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企圖。不過,GM CEO Mary Barra於八月大規模出脫個人持有公司股票與期權,金額高達3,540萬美元,約占其持股約四成,引發市場關注巴拉是否看淡公司股價與未來成長動能。儘管GM解釋此舉屬既定財務與報酬規劃內正常操作,且執行長仍持有大量公司股票,但業界分析也不排除巴拉此舉反映對短期公司走勢的審慎看法。
日本車廠方面,Toyota Motor(TM)與Honda Motor(HMC)在美國市場則把握時機,有望因美日即將達成降低美國對日進口汽車關稅的協議,提升對美出口競爭力。市場消息指,美國15-27.5%高關稅有望於月底降低,推升日系車企股價,並加速日系車向美國市場鋪貨,與美國本土品牌形成更激烈的競爭態勢。
一方面,美國政府撤除電動車購車稅務優惠後,華爾街預期年底後美國EV需求恐面臨下滑考驗,車企須在燃油車、油電車與純電車多重市場間靈活調配產品布局,才能維持競爭力與獲利。另一方面,各車企在高端傳統車款與新能源汽車上的策略投資、管理層持股動向,都成為投資人與消費者觀察汽車產業未來走向的重要指標。
展望未來,美日汽車巨頭除了在產品設計、技術創新和成本管控上持續角力,市場也關注高層人事動態與重大政策變化對各品牌品牌形象及市占率的影響。隨著電動車市場進入調整期,傳統與新能源汽車的取捨成為各大車企能否突破當前競爭格局與創造長線價值的關鍵。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