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財報速覽
Salesforce財測遜於預期,AI變現進度緩慢引發股價重挫
Salesforce (CRM) 雖第二季營收與獲利皆優於市場預期,但第三季財測不如預期,顯示AI投入尚未帶來實質成長,加上行業整體支出趨緩,導致盤後股價下跌逾5%。公司積極推動AI平台「Agentforce」,並擴大庫藏股計畫至總額500億美元,另計劃斥資80億美元收購Informatica (INFA),拓展資料管理與雲端能力。儘管長期策略明確,投資人對AI投資回報仍保持保留態度,短期內股價走勢恐持續承壓。
第二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
調整後每股盈餘達2.91美元,高於預估的2.78美元;營收為102.4億美元,年增10%,優於預期的101.4億美元。第三季財測低於預期
公司預估第三季營收區間為102.4億至102.9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中值;每股盈餘預測為2.84至2.86美元,與市場估值相當。AI平台發展進展有限
雖推出AI客服平台「Agentforce」,累計6,000筆付費交易,但AI尚未顯著帶動營收與利潤成長,變現效率遭質疑。擴大資本配置與併購行動
宣布加碼200億美元庫藏股,總規模達500億美元;計劃以80億美元收購Informatica (INFA),拓展AI與資料管理能力。股價表現明顯落後同業
年初至今CRM股價已下跌23%,為大型科技股中表現最差者之一,市場持續關注其成長動能與轉型成效。
HPE第三季營收優於預期,AI伺服器與網路業務成長強勁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HPE) 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受惠於AI伺服器與網路設備的強勁需求,營收達91.4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HPE整合輝達 (NVDA) 最新GPU至AI伺服器產品線,並透過完成對Juniper的併購強化網路業務,成功搭上生成式AI基礎建設需求浪潮。公司同步上調全年成長預期,預示AI驅動的基礎設施支出將成為未來主要成長動能。
第三季營收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HPE第三季營收達91.4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估的85.3億美元,主因伺服器與網路設備需求強勁。AI伺服器需求成長迅猛
AI應用熱潮推升HPE以輝達 (NVDA) GPU打造的AI伺服器銷量,伺服器業務年增16%,達49億美元。網路業務受惠Juniper併購激增
完成對Juniper的140億美元收購後,網路業務營收年增54%,達17億美元,成為最快成長領域之一。全年展望明顯上修
HPE預期2025財年營收成長將達14%至16%,高於先前預估的7%至9%,反映AI基礎設施需求持續升溫。與激進投資人達成和解
公司在7月將資深科技業主管Robert Calderoni納入董事會,化解與持股超過15億美元的Elliott Management的潛在對立。
C3 AI營收年減兩成並更換CEO,市場對前景信心受挫
C3 AI (AI) 公布2026財年第一季營收僅7,03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並宣布由Stephen Ehikian接任執行長,取代因健康因素請辭的創辦人Thomas Siebel。財報失利與領導層異動造成市場不安,股價盤後暴跌14%。儘管新任CEO強調將持續搶攻企業AI市場,公司目前正處於組織重整與營運轉型期,短期內仍面臨成長與信任的雙重挑戰。
營收與虧損同步惡化
第一季營收年減20%,由8,720萬美元降至7,030萬美元;淨損擴大至每股虧損0.86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0.50美元。CEO交棒引發市場關注
創辦人Thomas Siebel因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卸任,新任執行長Stephen Ehikian曾創立兩間被Salesforce (CRM) 收購的科技公司。股價因財測與領導動盪重挫
宣布新CEO與撤回先前財測後,C3 AI股價盤後重跌14%,反映市場對未來成長與策略執行力的疑慮。組織重整影響業績表現
公司上季已重組全球銷售與服務部門,原CEO曾坦言該季度銷售表現「完全無法接受」,重整導致業績受干擾。企業AI市場潛力仍受關注
新任CEO表示C3 AI平台具備差異化優勢,將持續深耕企業AI應用市場,盼逐步修復市場信任與營收動能。
梅西百貨財報超預期並上調全年展望,股價大漲20%
梅西百貨 (M) 公布第二季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營收與獲利皆超標,並宣布上調全年財測,激勵股價單日飆升20%。公司強調重新裝修與補強人力的重點門市銷售表現顯著提升,加上旗下Bloomingdale’s與Bluemercury品牌持續成長,顯示策略轉型初見成效。雖然面臨關稅影響,公司已將成本壓力納入預估並謹慎調整價格,反映其經營彈性與穩健的庫存管理能力。
營收與獲利雙雙優於預期
第二季營收達48.1億美元,高於預期的47.6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41美元,遠優於市場預期的0.18美元。重新裝修門市帶動銷售回升
重點優化的125家門市同比成長1.1%,顯示人力補強與門市翻新策略有效提升顧客體驗與營收表現。高端品牌持續拉抬整體成績
Bloomingdale’s與Bluemercury的同店銷售分別成長3.6%與1.2%,表現優於Macy’s主品牌,持續鞏固集團多元化布局。上調全年營收與盈餘展望
公司預估全年調整後每股盈餘介於1.70至2.05美元,營收上看214.5億美元,高於上季下修後的預測。關稅壓力可控且有因應措施
關稅仍為挑戰之一,公司已將其納入財測並評估針對性價格調整,以維持市場競爭力並保護利潤率。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職缺數降至疫情後低點,就業市場降溫跡象明顯
美國7月職缺數降至718萬個,為2020年底以來罕見低點,顯示就業市場正逐步放緩。該數據不僅低於市場預期的740萬,也創下自2024年9月以來最低紀錄,並持續反映出企業在經濟不確定性下趨於保守的用人態度。專家指出,這可能是美國勞動市場轉折點,將影響聯準會的政策走向與投資人對經濟軟著陸的預期。
職缺數低於預期並創下新低
7月JOLTS報告顯示職缺數為718萬,遠低於市場預期的740萬,僅為疫情後第二次跌破720萬水準。勞動市場疲軟訊號加劇
除職缺下降外,企業對擴編持續保持保守,經濟學家形容當前就業市場「已凍結」,求職者面臨更多挑戰。與疫情初期水準相當
除2024年9月短暫低點外,當前職缺水準為2020年疫情初期以來最低,與當時經濟動盪背景類似。市場關注即將公布的就業數據
本週四的初領失業救濟金數據及週五的非農就業報告,將進一步揭示美國就業市場健康狀況。政策與市場預期將受影響
若勞動市場持續降溫,可能影響聯準會是否延後降息時程,也將牽動市場對經濟前景的評估。
川普稱若關稅案敗訴恐撤銷多國貿易協議,市場憂貿易局勢再起波瀾
美國總統川普警告,若最高法院維持上訴法院對其關稅措施違法的裁定,美國恐將「解約」與歐盟、日本、南韓等達成的貿易協議,並聲稱美國將因此「遭受重大損失」。此番言論被視為對最高法院施壓,企圖扭轉關稅訴訟結果。專家指出,這些協議多為框架性質,並非正式條約,但此舉仍引發貿易不確定性升高,且可能進一步衝擊全球市場情緒與通膨風險。
川普警告將撤銷多項貿易協議
表示若關稅案敗訴,將考慮「解開」與歐盟、日本、南韓等達成的協議,強調這些協議與關稅密切相關。關稅訴訟升高政策風險
上週美國上訴法院裁定多項川普政府關稅措施違法,白宮正尋求最高法院推翻裁決,可能影響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關稅安排。發言被解讀為對法院施壓
川普強調撤銷關稅將導致「巨大經濟災難」,意圖透過經濟後果說服最高法院維持其政策。專家指協議本質非正式條約
貿易律師指出這些協議多為可調整的框架協議,不具法律約束力,但撤銷將破壞外交信任與市場預期。國會民主黨批評言論混亂
參議員Ron Wyden表示川普政府對協議合法性說法前後不一,只會加劇市場與盟友的困惑。
產業
美國撤銷VEU出口特權,限制台積電與韓廠在中國晶片擴產
美國政府宣布自2025年12月31日起,撤銷台積電(TSMC)、三星電子(Samsung)與SK海力士(SK Hynix)等外國晶片製造商在中國的「驗證終端用戶(VEU)」快速通關出口特權。此舉代表美國進一步收緊對中國半導體技術輸出的控制,限制這些企業在中國的擴產與技術升級,凸顯地緣科技戰升溫。儘管對台積電營運影響有限,但政策方向對供應鏈全球布局產生長遠壓力。
取消快速出口審查特權
台積電證實,美國商務部將撤銷其南京廠VEU資格,未來出口美系晶片製造設備須逐案申請許可。韓國廠商同樣受限
三星與SK海力士在中國的記憶體工廠也失去VEU資格,美國強調不再允許技術升級或產能擴張。美方意在封堵中國半導體進展
分析指出,此舉展現美方欲限制中國累積半導體製造能力、技術與人才的長期戰略目標。對台積電實質影響有限
台積電南京廠占總營收不到3%,屬非核心產能;公司強調將持續與美方溝通,確保營運不中斷。政策轉折與產業不確定性升高
儘管美國近期放寬部分AI晶片出口限制,但同時收緊製造設備規範,顯示記憶體與製造技術將成下一波管制重點。
個股
Alphabet避開拆分命運,反壟斷案勝訴市值暴增2,300億美元
- 法院拒絕拆分Alphabet核心資產
法官裁定Google雖違反壟斷法,但不必拆分Chrome或Android,改以限制專屬合約並要求共享部分搜尋數據作為補救措施。 - 維持與Apple搜尋合作關係
Google仍可支付巨額費用讓自家搜尋引擎在iPhone上預設,該合作為其關鍵營收來源之一,保留後續AI整合空間。 - 市場高度正面解讀裁決結果
Alphabet股價大漲9.14%,創下歷史新高,單日市值增加約2,340億美元;Apple (AAPL) 同步受惠,股價上漲3.8%。 - 分析師調高目標價與預估
Wedbush等機構看好Google搜尋業務長期競爭力,將目標價上調至245美元,認為監管風險已大幅減緩。 - AI業務有望加速發展
裁決保留Android掌控權,有助推廣Gemini AI至更多用戶裝置,為未來AI布局奠定用戶基礎。
各類股表現
強勢類股

放大鏡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