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er在計程車市場中占據領導地位,儘管目前股價估值略顯過高,但隨著自駕技術的成熟,市場對其未來潛力的評價可能會持續上升。公司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市場對其股票的估值方式也有所改變。即便營收增長有所放緩,但自駕技術帶來的長期利潤潛力遠超這一現象。然而,考慮到目前科技類股的市場過熱,短期內股價可能會出現回跌。
Uber的全球計程車網絡優勢
Uber擁有強大的全球雙向網絡,業務遍及超過70個國家。其憑藉龐大的專有數據資源,支持AI驅動的定價和路線規劃,加上跨產品的品牌影響力,使其在市場中難以被真正動搖。Uber市值接近2000億美元,相較之下,滴滴出行市值僅約250億美元,而Lyft(NASDAQ:LYFT)市值僅為63億美元。這顯示出Uber在市場中的深厚根基,為投資人提供了強大的股東安全感。然而,特斯拉(NASDAQ:TSLA)進軍自駕計程車市場的策略可能成為Uber未來幾年的潛在威脅。
Uber的稅務抵抗力
在川普政府引發的關稅壓力下,大多數市場面臨挑戰,但Uber的資產輕量平台模式基本上不受關稅影響。即使Uber貨運有一些間接的關稅暴露,這也非核心業務。此外,關稅引發的車輛成本由司機自行承擔,這使得Uber在當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下成為避險資產。公司展現出強勁的自由現金流,達78億美元,結合其關稅抵抗力,市場對其股票的情緒維持高漲。
Uber的價值投資潛力有限
Uber的盈利雖在長期軌道上改善,但目前顯示出一些波動。為了更精確地評估公司價值,使用營收和市銷率模型更為有利。在2024財年,Uber營收達440億美元,預計2025財年將達505億美元,2026財年預測為580億美元。考慮到宏觀經濟的樂觀預測,預期2026年中的12個月營收為545億美元。以目前股價94美元計算,隱含上漲空間約為12%。
Uber面臨的潛在風險
儘管Uber的市場地位穩固,但仍存在可能改變這一局面的風險。例如,低轉換成本和司機同時使用多個平台的現象需要投資人保持警惕。隨著自駕技術的推進和市場競爭的加劇,Uber在全球的「零工經濟」勞動者分類問題也受到更多關注,可能會導致勞動成本上升,進而影響利潤。此外,Uber的自駕車策略依賴於第三方車輛開發商,法規問題可能成為短期和中期的主要阻力。
Bill Ackman的投資顯示Uber的實力
近期,投資大師Bill Ackman購買了Uber的30301161股,占公司總流通股的1.45%。這一龐大持倉顯示Ackman對Uber長期回報的信心。作為一位自稱價值投資者,Ackman的投資也證明了Uber對於理解成長和情緒動態的價值投資人來說,具有吸引力。
結論
Uber在公共市場上無疑是最令人振奮的科技投資之一,因為它可能成為自駕運輸的核心。儘管目前市場情緒高漲,但保守的估值模型顯示其實際上是合理的。然而,如果自駕車市場成熟速度不如預期,情緒可能會改變。此外,由於公司估值中沒有安全邊際,任何來自特斯拉等競爭對手的重大威脅都可能導致股價劇烈波動。目前,從純粹回報角度來看,Uber並非最佳投資,但對於過去已購入該股的投資人來說,仍可作為長期持有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