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沃爾瑪百關稅壓力升溫,低價護城河短期受考驗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9-01 06:04
  • 更新:2025-09-01 06:04
【美股動態】沃爾瑪百關稅壓力升溫,低價護城河短期受考驗

關稅效應延後爆發,沃爾瑪成本壓力秋冬加重

Walmart(沃爾瑪百)(WMT)釋出訊號,關稅帶來的進口成本正在逐步墊高,公司坦言下半年影響不會很快消退,第三季與第四季壓力恐進一步擴大。執行長Doug McMillon表示,團隊會盡可能延長低價策略,但補貨已逐步反映關稅後的入庫價格,週週看見成本上升。受消息影響,WMT股價收在96.11美元,上漲0.91%,投資人聚焦成本傳導與零售通膨對民生消費的連鎖效應。

庫存以新價補貨,周周墊高的成本終需傳導

管理層指出,關稅對雜貨、居家用品與電子商品的成本推升正「滲透」到庫存補貨週期,短期內會盡力吸收,但若上游報價持續走高,價格傳導勢難完全避免。公司強調「把價格維持在能維持的最低點」的原則,然而當補貨成本已在新一輪關稅之後抬升,毛利率承壓與促銷強度調整將成必考題。對低收入族群與敏感品類而言,價格彈性更高,可能導致購物籃組合偏向自有品牌與更低單價商品。

規模與低價策略仍在,市占與流量有望對沖衝擊

沃爾瑪是美國最大民生零售通路,雜貨占比高、到店與電商流量龐大,採購規模與供應鏈議價力構成可持續優勢。公司長年以每日低價策略維繫價格領先,把流量轉化為週轉效率,並藉由快速補貨與門市加電商的雙通路,提升單店產出與市占。這些結構性優勢有助在成本上行期保住客流,並在競品面臨同樣壓力時相對受益。

多元成長引擎擴張,廣告與會員提升毛利

除傳統零售外,沃爾瑪的電商市集、最後一哩配送與廣告業務Walmart Connect,成為毛利改善的重要動能。廣告屬高毛利收入,可部分對沖商品成本上升的不利,會員業務與自有品牌滲透率提升,也有助票面毛利率維持韌性。中長期來看,數位化、門市自動化與後端倉儲效率優化,將為費用率帶來下行空間,強化應對景氣與成本波動的能力。

財務體質穩健,現金流支撐長線投資

沃爾瑪營運現金流穩定,負債結構與流動性充裕,可在不犧牲資本強度下持續投資自動化與電商履約能力。公司近年改善庫存週轉、強化供應鏈可視性,降低存貨調整對毛利的突發衝擊。即使關稅推升採購成本,財務彈性仍允許公司在價格、促銷與營運投資之間取得平衡。

管理層轉趨審慎,第三至第四季指引看成本而非需求

最新溝通重點從需求強弱轉向成本走勢,管理層直言第三季與第四季成本壓力仍將延續。雖然客流與必需品需求相對韌性,但黑色星期五至年底旺季將考驗價格力與促銷策略,關鍵在於如何用精準促銷維持客單與市占,同時守住毛利率底線。投資人應觀察關鍵指標,包括同店成長、電商滲透、廣告收入占比,以及自有品牌的份額變化。

同業同步示警,電子與家電首當其衝

Target(塔吉特)(TGT)與Best Buy(百思買)(BBY)近期亦提到關稅效應正逐步反映在商品成本上,尤其是家電與消費性電子受影響更為明顯。對沃爾瑪而言,電子與耐用品毛利較高但需求彈性也較大,若價格上調,可能出現換購延後或往下替代的行為。不過在消費緊縮情境下,沃爾瑪的低價與自有品牌具吸客優勢,存在自競品轉單的機會。

宏觀變數交錯,通膨與政策左右消費與成本

美國服務通膨與工資動能尚未完全降溫,家庭預算仍分配在房租、保險與利息支出上,留給非必需品的空間有限。若關稅維持或再度調整,進口成本將在補貨週期持續外溢,運輸費率與匯率波動亦會加劇毛利不確定性。政策面上,貿易與產業政策走向將影響零售產業進口結構,對以大量採購為核心的零售商,定價節奏與庫存策略必須更靈活。

股價延續多頭,短線觀察百元整數壓力與量能

WMT自年初以來維持多頭架構,拆股後流動性提升,防禦性題材與現金流品質支撐評價。短線關鍵觀察區間落在94至100美元,量價若能伴隨旺季前的正面指引放大,挑戰百元整數關卡的動能可期;反之,若毛利指引偏保守或通膨再起,股價可能在季線附近震盪消化。

風險與催化並存,價格力道與旺季需求最關鍵

主要風險在於關稅與供應鏈成本超預期上行,迫使價格傳導加速,影響客單與品類組合。若促銷深度過大也可能侵蝕毛利率,工資與租金等固定成本上升將放大壓力。催化面則包括廣告與電商持續雙位數成長、會員與自有品牌提升滲透、以及假期檔期帶動流量與票面回升,均有機會部分中和成本逆風。

營運重點聚焦,毛利結構與價格差距將決定勝負

投資人應鎖定三個核心變數,第一觀察雜貨與必需品的價格領先差距是否維持,第二關注廣告與會員等高毛利業務占比是否續升,第三追蹤庫存周轉與補貨成本彈性是否改善。若沃爾瑪能以規模優勢與數據驅動的補貨策略維持價格領先,其基本面韌性將高於同業平均。

投資結論,短線成本壓力難免但長期體質穩固

關稅推升補貨成本的效應仍在發酵,下半年毛利率與價格策略將是最大變數。整體而言,沃爾瑪在規模、供應鏈、數位化與高毛利新業務的結構性優勢未變,足以在成本上行期守住市占並爭取轉單。短線波動在所難免,但若價格領先與客流韌性獲得驗證,拉回仍可視為中長期投資人分批布局的評估窗口。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沃爾瑪勝訴,法務風險趨緩有望重評價

【美股動態】Tariff不確定性升溫,美股估值與通膨再受考驗

【美股動態】沃爾瑪百利空測底多頭看新業務

【美股動態】沃爾瑪百關稅壓力升溫,低價護城河短期受考驗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