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纖板材供應吃緊,市場直接用股價表態
在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課徵 300% 關稅的背景下,中國 PCB 板材廠成本大增,轉單效應讓台廠瞬間爆量
- 中華化、建榮:作為玻纖布龍頭,直接被點名成最大贏家
- 台光電、台燿:高階板材需求持續超標,漲價循環已經啟動
- 市場更預期,若缺口持續,台廠將有條件調高 ASP(平均售價)
玻纖缺貨 + 漲價,這些台股先衝出來
為什麼 PCB/玻纖漲得比其他族群快?
和半導體相比,PCB 與玻纖的特性是「供給彈性低」,一旦缺貨就會直接反映在價格
- 新增產能需要 18–24 個月,無法短期解決
- AI 伺服器需求意外大幅拉升,使高階板材成為瓶頸
- 加上美中供應鏈分裂,台廠的重要性更進一步提升
這讓資金迅速湧入,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缺口至少還會存在一段時間」
美股科技回檔,卻意外讓台股本夢比更燒
川普關稅一出,美股科技股普遍下跌,但台股卻形成「逆勢大漲」的奇特現象
- 投資人把台股 PCB/玻纖視為 短線避風港
- 國際資金在找「非中國供應鏈」標的,台灣自然成為首選
- 結果就是:美股跌,台股這些供應鏈卻漲得更快
這讓行情帶有一點「逆勢投資」的味道,也推升了題材的討論熱度
👉 美股雖然因關稅震盪,但像 Intel、伺服器龍頭,反而可能因政策補貼受惠。
想要同時追蹤熱門題材與美股潛力股?
打開《美股K線》,第一時間掌握美股科技股的走勢與財報訊號。

👉 美股雖然因關稅震盪,但像 Intel、伺服器龍頭,反而可能因政策補貼受惠。
想要同時追蹤熱門題材與美股潛力股?
打開《美股K線》,第一時間掌握美股科技股的走勢與財報訊號。

這是一波短線躁動,還是長線趨勢?
短線上,玻纖、PCB 的漲幅確實反映了市場情緒,但從結構來看,這並不是只有一兩週的題材
- AI 伺服器需求:確定會持續增加,帶動高階 PCB 與玻纖需求
- 去中化供應鏈:關稅只會加速轉單,不會逆轉
- 漲價循環:一旦 ASP 調高,將直接反映在 EPS,行情就不再只是「本夢比」
也就是說,這一波題材可能會從短線火花,演變成中長期的結構性紅利
PCB/玻纖的行情,是市場資金的一次測試
資金已經用實際走勢告訴我們:這不只是短線炒作,而是投資人對「缺口+政策」的提前反應
問題在於,誰能在這一波缺貨潮中真正把訂單轉成獲利?
玻纖與 PCB 族群或許還會有波動,但這次的行情可能是一場測試,測試誰能在新供應鏈秩序中留下來
問題在於,誰能在這一波缺貨潮中真正把訂單轉成獲利?
玻纖與 PCB 族群或許還會有波動,但這次的行情可能是一場測試,測試誰能在新供應鏈秩序中留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