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面臨電動車銷售不佳及美國關稅影響,CEO宣佈將與工會協商進一步的成本削減措施。
保時捷(Porsche AG)近日發表內部備忘錄,透露由於電動車銷售持續低迷以及來自美國市場的進口關稅影響,公司將展開更多成本削減措施。根據CEO奧利佛·布盧梅(Oliver Blume)的說法,保時捷將在今年稍晚開始與勞工聯盟進行談判。他指出,「我們過去幾十年成功的商業模式,在當前狀況下已無法運作。」
近期報告顯示,保時捷第二季度的獲利可能受到高達3億歐元的損失影響,主要是由於美國的貿易政策所致。在2023年上半年,北美地區僅有10%的銷售增長,而中國市場則大幅下滑28%,歐洲(不包括德國)也下降了8%。尤其是在德國本土市場,保時捷的銷售量更是驟降23%。
該公司目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全球經濟不景氣、美國貿易政策對供應鏈的衝擊,以及來自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特別是比亞迪(BYD)旗下針對保時捷Macan和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買家的Denza Z型號。此外,保時捷的回報率較去年同期下降390個基點,稅後利潤更是暴跌30%。相比之下,保時捷股價同比下跌16%,表現不如同為德國汽車製造商的梅賽德斯-賓士(-13%)、BMW(-1%)及大眾汽車(-1%)。未來,保時捷必須重新評估其商業策略,以適應變化中的市場環境。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id7o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