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國內航太製造龍頭廠商
漢翔(2634)成立於1969年,前身為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工業發展中心,是國內航空器與零組件龍頭廠,最大股東為經濟部持股達35%。從營收組成來看,國防業務佔比56%、民用業務佔35%及科技服務9%,自疫情後民用業務方面逐步回升。漢翔的軍用機主要客戶為國防部,民用業務則為航空兩大巨頭波音(Boeing)和空中巴士(Airbus)。
資料來源:公司法說會、CMoney研究團隊
國防支出持續擴大,交機高峰期到來挹注營收
近年受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影響,國內編列之國防預算持續拉高,主要用在軍機、潛艦、飛彈、防空系統與無人機等的特別預算與非營業特種基金,更是從2019年的395億元跳升至2024年的1,662億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來到33.3%,在國內政權維持同一政黨下,國機國造的路線也已大致確定。漢翔身為國內航太製造龍頭廠商,在國防業務方面,未來兩年將迎來高教機的交機高峰期,今年、明年將各交機18架,挹注115億元的營收,在2026年前總計交付66架。此外,近年共機擾台頻率持續增加,大幅提升飛機保養與維修需求,漢翔在IDF戰機維運與F-16維修業務營運將維持高檔。CMoney研究團隊預估,在執政黨未改變下,漢翔國防業務長線展望樂觀,2024年整體國防業務亦將維持高檔。
資料來源:國防部、CMoney研究團隊整理
航空產業復甦力道強勁,帶動漢翔民用業務成長
隨著疫情遠去,民航旅遊需求帶動航空產業強勢復甦。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資料,2023年全球航空客運總量已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的94.1%,年增36.9%。民用業務方面,波音(Boeing)和空中巴士(Airbus)兩大客戶預期2024年的交機量合計年增18%。目前漢翔在機體與客機引擎的零組件上,產能配合客戶,持續提升,可見在全球航空復甦下,整體市場載運需求有望回升並超越疫情前水平;另一方面,漢翔與美國奇異(GE)亦有長達10年的發動機長約,規模達350億元,在未來穩定挹注民用業務營收。CMoney研究團隊認為,今年訂單能見度高,將推動漢翔民用業務稼動率接近90%,全年民用業務成長幅度有望來到3成!
長線成長趨勢明確,獲利隨稼動率一同提升
展望後市,在俄烏戰爭與以巴戰爭發生後,各國紛紛調升國防預算支出,我們預估政府在國防預算上會持續提高,朝每年GDP占比3%方向靠攏,目前仍有近2成的上漲空間,漢翔在中、長期國防業務方面將持續受惠。民用業務方面,航空產業復甦帶動訂單處在高檔,加上原物料問題降溫後,稼動率也逐步提高。
綜合上述,CMoney研究團隊預估2024年:漢翔合併營收將來到412.01億元,年增5.4%;毛利率12.0%;稅後淨利來到29.34億元,年增31.8%;EPS 上升至3.11元,本益比有望朝21X靠攏。
資料來源:CMoney、CMoney研究團隊整理
股價跳升至均線之上,挑戰波段新高
於3/27股價跳升至我有均線之上,外資與投信近三日買入6,015張,股價挑戰波段新高,後續表現令人期待!
圖片來源:籌碼K線-電腦版
圖片來源:籌碼K線APP
現在就加入《籌碼K線手機APP》!全台最多人使用的投資APP,助你在股市乘風破浪!https://chipk.page.link/wHL6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