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shutter stock)
從小到大,自有印象以來
我的媽媽經常耳提面命
提醒著我股市有多大的風險
就像在賭博,
股市的走勢彷彿彈珠機的彈珠
怎麼能準確預測未來是漲是跌
也用了身邊很多朋友投資賠錢的例子
來勸退我不要投資
也因此,在好長一段日子
直到研究所畢業以前,
我從來不碰股票,認為那就是賭博
但天生喜歡獨立思考的我,
在看過《富爸爸、窮爸爸》後
決心突破自己的舊有想法
開始投入研究股市投資
才發現,並非像我家人想的那般說的
股市是無法預測隨機的跳動
相反的,是有一股力量在驅動著股市;
最近看到的一本書
恰恰就用科學的方式,
來闡述人們對於股市走勢隨機
這樣的迷思,來詳細詮釋
本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1. 現代金融市場學的陷阱
2. 金融市場風險為何
3. 美股過去 30 年數據驗證
風險,往往過分低估
從數學解析金融市場風險
這本書的作者,本華、曼德博
是數學界的泰斗,
在這本書的開頭即開宗明義地說
這不是一本教你賺錢的書,
這是一本從基礎數學的角度
帶你了解金融市場是如何運作,
並了解風險為何的書:
隨機漫步理論的假設
在 1900 年代,早期的金融史中,
就有許多人嘗試對股市進行深入研究
並嘗試以機率的模型去理解股市,
最有名的莫過於「隨機漫步模型」
這個理論對股市有 4 個簡單假設:
假設 1. 每日走勢彼此獨立
市場每天是漲是跌,
是彼此各自獨立的走勢,
沒有相關的「隨機漫步」。
假設 2. 假設波動為常態分佈
波動屬於自然界的常態分佈,
多數是小幅度的變動、
大幅度的變動機率相當小。
假設 3. 投資人為絕對理性
市場是由絕對理性的人所構成,
假設所有投資人都頭腦清楚,
不會被情緒左右,
並以個人利益為重。
假設 4. 價格變動是連續的
價格變動是連續性的,
也就是假設股價或匯率
並非一舉上漲或下跌好幾點,
而是循序漸進一點一點的移動。
由以上假設基礎所衍生的金融模型繁多
例如:CAPM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全美前 500 大企業 73.5%
都用此模型來分析公司財務狀況;
以及選擇權理論模型,現代投資理論,
或是著名的投資經典的《漫步華爾街》等
都是主流財金財務理論中最重要的模型
被大多的投資人所廣泛運用;
但,這些模型畢竟得在
「假設成立」的情況下才有用
理論在現實情況的謬誤
作者認為
這些模型其假設基礎在現實上,
其實顯得相當薄弱,例如:
現實 1. 價格不是隨機漫步
而是彼此關聯
現實中的市場價格,
每一天是會彼此關連的,
例如近期的股市,
就和中美貿易戰息息相關
而 6/19 的今天,台股大漲百點,
也是因為前一天川普在推特上的發文
指出中美貿易戰未來可能樂觀,
讓全球股市應聲大漲!
現實 2. 大波動並不少見
在常態分布的假設中,
大波動出現的機率微乎其微
但現實理,因為突如的黑天鵝事件,
或是利多消息,
大幅度的漲跌並不少見;
例如發生在近代
1987年 10/19 的美國道瓊指數
當日下跌 22.6%,
在常態分佈裡出現機率為幾百萬分之一
但他卻真實的發生在近代
現實 3. 投資人並非全然理性
而是有情緒存在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
「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這句話恰恰就在說明,
投資人並非理性,
而是會受到情緒主宰投資行為的
現實 4. 價格波動不完全連續
進入股市的投資人對以下消息,
肯定不陌生,例如:
「台機店因接到 XX 大單,
跳空大漲 X%....」
其中跳空,
便是股價不連續的一種現象
應用隨機漫步模型
實際模擬數據
為了驗證書上所說,隨機漫步模型
應用在股市身上是否完全恰當
我便挑選了最具代表性的美股道瓊指數
擷取從 1985 年以來至今日,
道瓊指數 8688 個交易日的漲跌幅
計算出平均值,以及變異數後
並用電腦找出 8688 個隨機交易日
從1985年的 1/1 號的開盤價算起,
我發現以下幾個重要結論
心得 1.隨機模型風險性過低
我將電腦算出的 8700 個隨機漲跌幅,
(圖片來源:曾昱清sannio)
和道瓊真實的漲跌幅擺在一起發現
在不規律性、以及幅度,
真實漲跌幅波動
遠遠大於模擬的漲跌幅;
這代表如果應用隨機模型來評估風險
很可能會過於樂觀,導致虧損加大
(資料來源:法人決策系統)
心得 2. 隨機模型差異性過大
我跑了 4 組的模擬交易日,
和真實的道瓊指數一擺在一起
可以發現隨機模型跑出來
和真實指數差異性相當大,
有的指數暴漲、
有的卻像死魚般盤整不動;
這代表倘若你所評估的股價
是建立在隨機漫步的假設之上,
那麼很可能與真實股價的差異性過大
(資料來源:法人決策系統)
結論
購買指數型基金
仍要考慮市場的風險
股市前輩曾經有說過,
「市場是由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作股價」
因此,我認為股市絕不是看似毫無規律
且無法預測的;
而現今大多數的金融模型
都是建立在隨機漫步基礎上;
即便是主張市場的走勢隨機而難以預測,
因而推薦購買指數型基金的
45 年投資聖典《漫步華爾街》,
或許在風險評估上樂觀了些;
想做好被動投資的投資人
在評估風險上都得更加小心
因此,在投資的決策上,
與其被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影響,
不如嚴格遵守紀律,
控管好自身的風險管理,
才是在股市長久存活的生存之道。
(想了解甚麼是資金控管的朋友: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散戶只有搞懂這『3 件事』,才能跟著外資,一起月賺 72 億...(附 近三年月統計資料
想了解 0050 甚麼時候適合買的朋友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0050 怎麼買能進在低點?過去 11 年數據顯示「這個指數」到_ _進場,下個月 90% 會漲..)
更多有趣的內容在
歡迎喜愛投資交易的朋友
按讚追蹤我的粉絲團
將會定期地分享自己的交易心得
投資教學文、
還有真實的對帳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