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QUALCOMM手機復甦、汽車物聯網驅動成長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1-06 21:12
  • 更新:2025-11-06 21:12
【美股動態】QUALCOMM手機復甦、汽車物聯網驅動成長

【美股動態】QUALCOMM手機復甦、汽車物聯網驅動成長

高通以強勁財報與明確成長路徑穩定市場預期

高通(QCOM)公布年度第四季營收113億美元、非GAAP每股盈餘3美元,雙雙優於自家財測上緣,並再度重申至2029會計年度汽車與物聯網合計營收目標達220億美元,同時將資料中心事業的成長時程拉前至2027會計年度。市場解讀為手機高階升級、汽車數位化與邊緣AI三箭齊發,為後續數季提供可見度,對半導體類股風險偏好形成支撐,即便利率與美元走勢仍具不確定性,投資人情緒明顯轉向正面。

手機需求回溫帶動QCT表現持續升溫

核心晶片事業QCT本季營收98億美元,季增9%,其中手機營收70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成長14%。動能主來自Snapdragon在高階Android換機與升級需求的延伸,加上AI手機議題驅動品牌在旗艦與準旗艦規格上行。相較2023年庫存調整谷底,當前手機庫存與通路健康度改善,安卓陣營在中國與新興市場的中高階機種回溫,支撐毛利率與平均售價。多數機構解讀,手機循環性復甦疊加裝置端AI推動的運算升級,能維持QCT營收與獲利的年增態勢。

汽車事業再創新高強化長期營收目標的可信度

汽車業務單季營收逾10億美元,年增17%,改寫歷史新高。管理層指出,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在資訊娛樂、座艙域控制與先進駕駛輔助持續擴大裝機,客戶設計案與在手訂單能見度上升。公司並維持汽車與物聯網至2029會計年度合計220億美元營收目標,搭配今年汽車年增達36%的節奏,顯示長期軌跡具備執行力。在車用運算市場,高通與輝達(NVDA)及Mobileye(MBLY)分別在座艙、感知與自動駕駛系統形成差異化競合,高通以整合式平台、通訊優勢與電源效率主打中高階車型滲透,有利市占持續抬升。

物聯網走出庫存循環轉向工業與網通應用驅動

物聯網本季營收18億美元,年增7%,動能來自工業終端、Wi‑Fi 7基地台、5G固定無線與智慧眼鏡等垂直應用。受惠企業與電信商在邊緣連網與低功耗AI感知需求升溫,產品組合回到結構性成長軌道。公司年度數據顯示,物聯網營收年增22%,配合製造與能源等產業導入週期,庫存已大致回歸常態,後續關注專案落地速度與企業資本支出強弱將是成長關鍵。

授權業務高獲利特性持續支撑研發投入

授權事業QTL本季營收14億美元,事業EBT利潤率達72%,在整體營運中扮演穩定現金流與獲利支柱。隨著5G、Wi‑Fi 7與蜂巢式物聯網標準演進,授權範圍與平均權利金維持穩健。市場亦關注主要智慧型手機客戶的續約節奏與各地監管環境,惟在專利組合強度與跨代標準布局下,業界普遍認為QTL可持續提供研發與併購的資金後盾。

資料中心時程提前凸顯低功耗AI運算切入機會

管理層在法說會釋出資料中心動能加速,內部規畫將成長斜率提前至2027會計年度。外界關注高通以電源效率為賣點切入雲端與邊緣AI推論工作負載,補位在輝達(NVDA)主導的訓練市場之外的成本與能耗敏感場景。對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而言,降低TCO與多元供應鏈是中期主題,若高通能證明在每瓦效能與軟體生態兼容性上的優勢,資料中心將成為繼手機與汽車之後的第三成長曲線。

AI PC推進與自研CPU協同擴大生態護城河

公司強調AI PC動能延續,Windows on ARM與生成式AI在端側應用擴張,有望帶動新一輪處理器升級。此布局與自研CPU核心相互強化,在能效與機上AI推論上形成差異化,對抗英特爾(INTC)與超微(AMD)在傳統x86筆電市場的既有優勢。若AI生產力工具與本地模型普及,OEM採用率與軟體優化進度將成為觀察重點,並有機會擴及台系供應鏈如台積電(TSM)在先進製程的產能利用率。

年度成績單顯示營運韌性與結構轉型並進

公司指出2025會計年度非GAAP營收440億美元,年增13%;其中QCT年營收384億美元,年增16%,汽車與物聯網分別年增36%與22%。本季QCT事業EBT為29億美元,EBT利潤率29%,顯示在產品組合改善與規模放大下,費用槓桿逐步釋放。整體而言,手機恢復、汽車加速與物聯網回溫構成多引擎,讓高通在半導體循環與AI新需求兩股趨勢交會處維持相對穩健。

利率與美元走勢仍是評價波動的外生變數

雖然基本面轉強,但在美債殖利率高檔震盪與美元偏強的背景下,成長股評價敏感度仍高。與純AI加速器題材相比,高通本益比相對溫和,然若10年期殖利率再度上行,折現率上升可能對股價形成壓力。好消息是高通現金流與高獲利授權業務提供下檔保護,且長期指引清晰,有助市場在宏觀雜訊中維持對中長期成長的信心。

產業競局與政策風險需持續關注

產業面,高通在汽車與AI PC的新賽道將與輝達(NVDA)、英特爾(INTC)、超微(AMD)及Mobileye(MBLY)等形成多點競合,速度與生態將左右市占變化。政策面,出口管制、專利與反壟斷監管的不確定性仍在,若地緣政治升溫恐影響手機與物聯網需求,或拉長汽車與企業資通訊專案驗證周期。公司提及策略性收購與新品節奏,將是對沖競爭與加速產品線延伸的手段,但整合執行力與投資報酬也需審視。

技術面與籌碼面顯示多頭延續但回檔難免

財報優於預期後,短線量能與波動率常見再平衡,股價若能守穩財報缺口與均線帶,上行趨勢可望延續。對進階交易者而言,留意法說關鍵字落實進度與後續月度供應鏈數據,有助分辨基本面驅動的趨勢延續或情緒性拉回。若出現量縮回測不破關鍵區間,通常提供風險報酬較佳的加碼點;反之若放量跌破,需評估評價消化的時間與幅度。

對台灣半導體與供應鏈的外溢效應可期

高通在高階行動運算、車用與AI PC的擴張,將帶動先進製程與封裝需求,利多台積電(TSM)的產能利用與產品組合。車用與網通相關封測與模組亦可受惠,日月光投控(ASX)等供應商在高密度封裝與SiP解決方案具備承接能力。對國內網通與工業電腦業者而言,Wi‑Fi 7、5G固定無線與邊緣AI的需求曲線抬升,也有望帶來次產業鏈的訂單動能。

投資策略以基本面里程碑與風險控管為軸

在多引擎驅動與長期指引明確下,投資人可聚焦三大里程碑:汽車在手訂單轉化為營收的節奏、AI PC於主要OEM與渠道的實際滲透、資料中心客戶與量產節點的落地。短線面對宏觀與評價波動,逢回布局與分段建立部位較為穩健;中長期則以基本面與現金流持續改善作為持有依據,並為政策與競爭風險預留風險預算。

結論性觀點指引清晰與成長曲線多元鞏固評價

總結來看,高通本季繳出超預期成績,並以汽車與物聯網長期目標、資料中心時程提前與AI PC推進,構築多元成長曲線。雖仍受利率與政策不確定性牽動評價,但在可見度提升與獲利體質改善下,基本面向上趨勢未改。對台灣投資人而言,這不僅是美股半導體的結構性題材,也將透過供應鏈擴散為台股相關類股的中期機會。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Qualcomm財報超預期展望樂觀

【美股研究報告】高通FY25Q4三大業務創高,成長能延續嗎?

【美股動態】QUALCOMM財報預期營收與獲利增長

【美股動態】QUALCOMM手機復甦、汽車物聯網驅動成長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