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川習會前氣氛轉暖!晶片、設備板塊領軍反彈,中美協議露曙光?

 蔡秉修

蔡秉修

  • 2025-10-28 14:59
  • 更新:2025-10-28 14:59
【美股焦點】川習會前氣氛轉暖!晶片、設備板塊領軍反彈,中美協議露曙光?

圖/Shutterstock

貿易緊張降溫,川習會成中美關係轉折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於 10 月 30 日在韓國舉行會談,這將是川普重返白宮後的首次中美元首峰會,也被市場視為雙方關係能否走出對抗、重返合作的關鍵時刻。過去數月,美中在關稅、稀土出口與 AI 晶片管制等議題上多次交鋒,使企業信心受到壓抑。然而,隨著雙方於 10 月下旬展開密集預備磋商,談判氣氛已明顯轉暖。

根據報導,雙方官員近期達成初步共識,內容涵蓋暫緩美方原訂的 100% 懲罰性關稅提案、中方延後稀土出口限制,以及推進 TikTok 美國業務出售協議。市場解讀這是雙方尋求穩定經貿關係的訊號,也顯示貿易戰後首度出現具體降溫行動。受此消息帶動,週一亞股與歐股普遍走高,美股期貨小幅上漲,顯示投資人押注中美能在會談中找到新的合作基礎,為第四季市場信心注入新的支撐力。

 

協議內容逐漸明朗,美中正邁向階段性和解

隨著川習會進入倒數,中美雙方的談判內容也逐漸具體化。根據消息指出,美國與中國正接近達成一份名為「中美貿易與技術合作框架協議」( U.S.–China Framework for Trad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的初步共識。此協議涵蓋五大重點項目,顯示雙方正嘗試以具體讓步化解近年的摩擦。

  • 關稅暫緩:美方已同意暫時撤回對中國商品最高達 100% 的懲罰性關稅提案,並恢復部分早前中止的進口豁免清單。

  • 稀土與原材料:中方將延後一年啟動新的稀土出口管制規定,確保電動車與高階製造業的供應鏈不受干擾。

  • 科技與平台監管:雙方已接近完成 TikTok 美國業務出售協議,同時就 AI 晶片出口與跨境數據安全展開後續協調。

  • 農產品與能源:中國承諾重新啟動自美採購大豆、玉米與液化天然氣( LNG ),並開放更多美資能源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 航運與港口費用:作為補充議題,美方正考慮放寬對中國船舶與港口使用費的加徵措施,以降低雙邊貿易運輸成本。

整體來看,這些項目若能在川習會後落實,將為雙方創造明確的緩衝期,有助企業重新規劃生產與投資決策。儘管目前仍屬「框架性」協議,具體條款可能於 11 月初正式公布,但這已是自 2020 年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來,雙方最具實質進展的共識。市場普遍預期,這項協議若順利簽署,將成為全球供應鏈與投資信心的重大轉折點。

 

半導體設備與科技板塊受惠,供應鏈信心回升

在中美談判出現轉機的同時,企業界普遍對協議內容抱持審慎樂觀態度。晶片、汽車、農業與能源等產業皆在密切關注川習會的進展,多數跨國公司認為,若雙方能落實暫緩關稅與放寬出口限制,將有助於恢復供應鏈能見度,並釋放延宕已久的資本支出。

在產業層面,科技板塊被視為最大受惠族群。若美方對中國的 AI 晶片與軟體出口限制放緩,半導體供應鏈如輝達(NVDA)、超微(AMD)、英特爾(INTC) 與台積電(TSM)將直接受惠。近幾季由於出口限制導致中國需求下滑,使晶片企業的營收成長受壓,若政策轉向,將為產業帶來顯著復甦空間。

原物料及稀土板塊則可望呈現「短空長多」格局。中國延後稀土出口限制,短期恐令美國本土生產商如 MP Materials(MP)股價承壓;但從長期角度看,美國仍不願讓稀土資源過度依賴中國,預料政府將持續透過國防生產法(DPA)補貼與戰略儲備計畫支持本土供應鏈發展。相對地,真正受惠於稀土限制延後的,則是使用稀土與特種金屬的下游設備商,特種金屬(如鈰、釹、釤、鈷)是製造高真空腔體、雷射對準模組與蝕刻設備不可或缺的材料。包括應用材料(AMAT)、科磊(KLAC)與科林研發(LRCX)。由於材料供應暫時穩定,這些公司短期生產成本壓力降低,有助改善毛利率並支撐出貨動能。

另一方面,中國恢復採購美國大豆與液化天然氣,將帶動農產品與能源出口回升,迪爾(DE)、卡特彼勒(CAT)、艾克森美孚(XOM)與錢尼爾能源(LNG)等企業也有望受惠。隨著貿易緊張降溫,市場對製造與出口活動的預期改善,資金正重新流向科技、能源與原物料板塊,為第四季行情增添動能。

 

協議樂觀情境支撐市場,仍須關注落地細節與政策風險

整體而言,川習會被市場視為中美貿易關係的重要轉折點。雙方若能正式簽署框架協議,將象徵自 2020 年以來歷經多年對抗後的首次「階段性和解」。短線上,貿易緊張降溫有助於提振市場風險偏好,科技、能源與原物料板塊預期將持續領漲,美股主要指數的波動區間也有望收斂。

對投資人而言,這次會談的樂觀情境可作為第四季布局的契機。建議關注受惠於供應鏈穩定與政策鬆綁的公司,如輝達(NVDA)、超微(AMD)、科林研發(LRCX)、開拓重工(CAT)與艾克森美孚(XOM)等具穩定現金流與產業成長題材的個股。中長期來看,美國政府仍將推動本土關鍵資源與半導體供應鏈強化,政策紅利將持續支撐產業投資。

然而,投資人仍須留意協議細節的落地進度與潛在政治變數。若雙方僅簽署框架性文件而缺乏實質執行機制,或美國國會與最高法院在關稅政策上出現分歧,市場情緒可能再度轉向防禦。總體來看,川習會為市場釋出短線樂觀信號,但持續觀察政策落實與後續談判細節,仍是第四季投資操作的關鍵。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Coinbase 25Q3財報倒數!穩定幣爆賺、衍生品起飛,牛市引擎啟動?

【美股焦點】Meta 25Q3 財報倒數,股價能否直衝天際?

【美股焦點】波音25Q3財測前瞻,2大利多助攻,波音能否重返藍天?

【美股焦點】Alphabet 25Q3 財報即將揭曉,股價將續創新高?

【美股研究報告】訂單暴增!ASML賺飽飽,股價還有上漲空間?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蔡秉修

蔡秉修

慢慢致富>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