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加紧规管企业绿色广告,TotalEnergies被告环保宣传失实,各国判例影响全球企业投资与品牌策略,绿色承诺落地恐遭新风险。
近期,欧洲多国法院针对大型企业的环保广告宣传展开多起具有标杆意义的案件,突显企业绿色承诺正成为法律与社会舆论交锋的新核心。法国石油与天然气巨头TotalEnergies(道达尔能源)在巴黎法庭面临史上首宗“漂绿”诉讼,判决结果不但影响该公司品牌形象,更可能重塑欧盟以至全球对于企业环保传播的法律准则。随着各国环保诉求升温,“绿色行销”从商业策略晋身为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新战场。
案件缘起于三个环保团体于2022年3月针对TotalEnergies发起的民事诉讼,指控其在广告中夸大“2050碳中和目标”、将天然气及生质燃料描绘为清洁能源,涉嫌误导消费者。环保人士强调,企业实际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业务,与所谓碳中和口号落差极大。TotalEnergies则反驳,企业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关广告旨在沟通集团战略,非单纯消费宣传,并归责金融机构而非消费者保护法。
此案成为法国第一宗针对能源巨头“环保漂绿”的司法行动,诉求包括要求停止相关广告,并强制加注气候警告说明。律师指出,一旦判决认定企业环保承诺与实际行为不符,未来全球油气业若继续宣传“2050净零”却扩展化石能源生产,皆可能被视为误导,形成重大法律风险。
更广泛来看,此案与近期荷兰KLM、德国Lufthansa等航空业判例,均反映欧盟司法系统已严肃检验企业“绿色”承诺是否属实。法律专家分析,该趋势不仅影响欧洲企业,也可能波及采用类似广告策略的国际品牌——泛欧盟消费保护法对环保主张加速形成统一标准,司法判例间接敦促企业在“绿色行销”上更为审慎。
然而,诉讼未必对企业全然不利,以西班牙公用事业Iberdrola遭遇Repsol判例为例,最终并未认定涉及误导,凸显案件问题尚存灰色空间。部分观点认为,若过度严格解读漂绿,仅因企业尚未百分百转型即批判其所有绿色策略,可能削弱企业转型意愿,导致实际减碳投资放缓。
总括来看,欧盟等地“绿色行销”司法战的兴起,对企业ESG策略、投资标的、甚至股东沟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油气、航空、零售等高碳产业地带将面临前所未见的品牌、法律与合规压力。未来,企业引导社会绿色转型,须兼顾宣传真实、合规披露与投资行动一致性,否则将遭遇更严格法律检验,中长期全球品牌竞争格局有望因“漂绿争议”全面重塑。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