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布多款AI本土晶片直追Nvidia,AI硬體戰升溫。美中科技貿易博弈帶來產業格局大變動,Nvidia禁令成全球焦點。
在全球科技競逐版圖上,中國近期大動作投資於人工智慧(AI)相關晶片研發,意圖突破美國技術封鎖。自2022年美國開始限制中國取得高階半導體後,中國政府與企業如阿里巴巴(Alibaba)持續加速本土AI硬體自主製造,最新宣布自家晶片效能已能匹敵美國龍頭Nvidia(NVDA)的H20平台,此舉不僅讓產業震撼,也使AI晶片成為美中貿易戰核心戰場。
中國AI晶片暗潮洶湧,DeepSeek於今年初首度亮相,號稱可用極少硬體資源就達到類ChatGPT模型運算,甚至宣稱其R1能「一顆晶片即獨立運轉」。此舉激起外媒高度關注,美國政府也因此考慮禁止DeepSeek進口。接踵而來,阿里巴巴主導的最新AI晶片直接宣稱可「媲美Nvidia H20」,更下令如字節跳動(ByteDance)、騰訊(Tencent)等中國企業停用Nvidia晶片,展現全面推動本土AI生態決心。
Nvidia雖現為全球AI硬體霸主,卻在中國面臨空前挑戰。根據消息來源,中國9月以反壟斷理由宣布對Nvidia調查,指出其收購以色列Mellanox Technologies案疑涉違規。儘管早在2020年中國曾批准此收購,最新發展仍顯露政策風向丕變。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角力,專家分析指出,中國藉此禁令或意在促成貿易談判籌碼,而不是技術本身已徹底超越Nvidia。紐約時報更揭露,中國部分企業透過第三方或走私管道繞過美國晶片禁令,再加深本土技術水準的真實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本土AI晶片的技術成就不斷宣傳,但外界普遍認為其「宣稱與現實間仍有落差」。部分新發表晶片如DeepSeek的新一代產品,雖自詡比Nvidia及自家前代更省成本,實際應用及大型產業部署仍待市場及國際標準驗證。加上全球AI市場對硬體算力需求急遽攀升,中國晶片能否短期內全面取代Nvidia,還有賴於大量資本、技術人才及產業整合等多方因素。
總體而言,美中在AI晶片領域已形成高張力競爭格局。隨著中國本土硬體能力大步躍進、政策層面的支持加碼,以及Nvidia陷入反壟斷與禁止令泥淖,全球AI產業鏈正加快洗牌。短期內,中國能否真正挑戰Nvidia王座仍存變數,但晶片及AI硬體的地緣政治意義已遠超技術本身。未來,AI硬體競爭將不只考驗創新速度,更攸關國家戰略與全球產業安全。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