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論先行,重返成長軌道評價有望修復
Wells Fargo(富國銀行)(WFC)第三季同時擊敗市場對營收與獲利的預期,管理層在監管資產上限解除後迅速擴表,並把中期有形普通股權報酬率(ROTCE)目標由15%上調到17%至18%。在手續費與企業金融動能回升、風險成本下降下,基本面明顯轉強。雖然淨利息收入(NII)連三季低於市場預期,但公司維持全年展望不變,且第四季NII指引優於市場,緩解對利差趨勢的擔憂。評價面目前約為帳面價值1.6倍,仍低於醜聞前水準,若營運轉骨延續,具評價重估空間。
擴表重啟與費用收入齊進,雙引擎推動營運加速
第三季關鍵KPI呈現全面改善:年初至今開立支票帳戶數較前一年同期增加8%,貸款組合擴大2%,NII亦增2%,顯示消金端與存放款主業穩健推進。過去相對不是強項的投行業務,年增25%成為亮點,有助收入結構多元化並降低對利差循環的敏感度。管理層上修ROTCE至17%至18%,傳達出對內部效率、資本配置與費用紀律的信心,有助中期獲利品質提升。
監管枷鎖解除後迅速擴張,資產規模突破兩兆美元
美國聯準會在六月解除資產上限後,富國銀行總資產首度突破2兆美元,顯示擴表動能快速回歸。執行長Charlie Scharf明確定錨目標:成為全美第一的消費者與企業銀行,同時擠入前五大的投資銀行。對照同業版圖,該行在消金網絡、存款基礎與中小企業關係仍具優勢,若費用面與風險控管延續改善,競爭力可望具備可持續性。
風險成本明顯下滑,NII疑慮緩解但仍須驗證
第三季信貸損失提列降至6.81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的10.7億美元明顯縮小,有助支持獲利動能與資本穩健。市場先前最在意NII放緩,第三季雖連三季未達市場預估,但公司維持全年指引不變並給出第四季優於市場的NII展望,對2026年盈利前景形成正向訊號。後續觀察重點包括:存款成本壓力的邊際變化、貸款成長質量,以及企業端手續費收入可否延續雙位數成長動能。
產業循環改善疊加資本規範變數,利多利空並存
大型美銀受惠資本市場回暖與IPO再啟動,投行費用回升帶動非利息收入改善;同時,利率走勢與資本規範仍是核心變數。若美國利率進入溫和下行通道,淨息差壓力可望緩解,同時壓低信用成本,但過快降息亦可能壓縮存放款利差。此外,監管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要求與流動性框架仍待觀察,對股東回饋與擴表節奏形成邊際牽動。相較競品,富國銀行在零售銀行與小微企業客群滲透度高,與摩根大通、美国銀行、花旗的競合將集中於企業金融與投資銀行戰場。
股價走勢轉強但短線震盪難免,評價修復仍在進行
股價本週累計上漲7.3%,惟最新一個交易日收跌0.86%至84美元,反映財報後追價消化。評價面約為1.6倍帳面價值,仍低於歷史醜聞前水準;若ROTCE能穩落在17%至18%區間,評價具上修潛力。技術面觀察,前高區域帶來短線供給,回測80至82美元區間若量縮守穩,偏多格局可延續。外資與機構面上,Investing Club將目標價自90美元微幅上調至92美元並維持「持有」等級,顯示共識正向但仍保守漸進。相對大盤與同業,近期表現偏強,但需留意消息面與利率預期改變引發的波動。
治理修復與策略落地是評價關鍵,費控與數位化為抓手
過去數年的治理整改已見成效,資產上限解除後,管理層節奏偏穩健。中期策略上,費用紀律、流程精簡與數位化滲透率提升,將是達成更高ROTCE的核心槓桿;同時,投行與財富管理比重提高,可改善收益結構循環性。若能在不犧牲風險指標的前提下擴表,且保持信貸提列的可控性,估值重評更具持久性。
情境與風險評估,審慎樂觀看待
— 正向催化:第四季NII優於市場、投行手續費延續強勁、信貸損失維持低位、ROTCE向目標區靠攏。
— 主要風險:利率走勢不如預期導致利差受壓、商用不動產與信用卡循環信貸惡化、監管資本要求再度趨嚴、費用控制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建議,逢回分批佈局以基本面為錨
對台灣投資人與進階交易者而言,富國銀行正站在「治理修復+營運反轉」的交會點。若以「ROTCE能否穩在17%至18%」作為核心驗證指標,搭配資產品質與費用比率觀察,當股價回測前支撐區且基本面未變時,採取逢回分批布局、以基本面驅動的波段策略較為合適。中期而言,只要擴表與手續費收入多元化持續,評價有望向領先同業靠攏;但短線對利率與監管訊息高度敏感,資金控管與風險停損仍需嚴格執行。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