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勢】金融股報佳音,美股反彈!(2025.10.16)

【美股盤勢】金融股報佳音,美股反彈!(2025.10.16)

大盤解析

週二公布財報的金融類股表現亮眼,激勵市場樂觀情緒。隨後美國銀行(BAC)公布第三季財報,受惠於併購與投資銀行業務回溫,營收年增11%至281億美元,每股盈餘1.06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0.95美元,並上調第四季淨利息收入展望。摩根士丹利(MS)亦受惠於股市活絡與交易量上升,投資銀行與財富管理收入明顯增加,每股盈餘2.80美元,遠超市場預期的2.10美元,激勵股價上漲4.7%。兩家大型銀行財報皆優於預期,使美股開高走高。
此外,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表示,若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可能延長對中商品高關稅的暫停期限,帶動市場情緒回升。不過,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稱中國對稀土的出口限制構成「經濟脅迫」,令美中貿易緊張一度升溫,導致盤中震盪。午後公布的褐皮書顯示美國整體經濟活動變化不大,多數企業回報招聘縮減,顯示勞動市場持續降溫。市場對降息預期升溫,主要指數收復跌幅,標普500指數接近平盤作收。
類股表現方面,公用事業相對強勢,其中Constellation Energy(CEG)因KeyBanc調升目標價而上漲3.7%,能源(NEE)上漲1.4%,NRG Energy(NRG)漲3.5%。市場預期AI熱潮將推升電力需求,進一步支撐此板塊表現;科技股同樣強勢,博通(AVGO)漲2.1%,Oppenheimer將目標價由360美元上調至400美元。蘋果(AAPL)推出搭載M5晶片的新iPad Pro與MacBook Pro,並計畫擴大越南製造基地以降低對中國依賴,股價上漲0.63%。超微(AMD)強勢大漲9.4%,創歷史新高,推動整體科技板塊上行。
相對而言,能源類股受油價回落影響表現疲弱;金融股雖有大型銀行股支撐,但區域銀行及保險板塊差強人意拖累整體表現。
【美股盤勢】金融股報佳音,美股反彈!(2025.10.16)
圖片來源:Finviz

 

財報速覽

ASML維持2026年展望不變,警告中國銷售下滑但持續受惠AI需求

荷蘭晶片設備大廠ASML於2025年第三季財報中釋出兩大訊號:一方面對2026年營收維持樂觀預期,試圖穩定市場信心;另一方面則警告中國市場需求將於2026年「顯著下滑」。儘管整體大環境不確定性升高,ASML仍憑藉AI帶動的先進製程需求維持強勁接單,第三季新訂單金額達到54億歐元(約62.8億美元)。分析師普遍看好AI浪潮與晶圓廠擴產,仍將推動中長期成長動能。

  • 強調2026年不會低於2025年營收
    ASML雖未給出明確成長目標,但強調2026年營收不會低於2025年,並預告將於2026年1月提供更多細節,緩解市場對未來展望的疑慮。

  • 中國需求預期大幅下滑
    公司警告2026年中國客戶銷售將較2024與2025年「顯著下滑」,主因地緣政治與美國持續收緊晶片出口限制。

  • AI驅動接單強勁
    第三季接單金額達54億歐元,主因AI伺服器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公司強調AI技術將持續為ASML產品創造價值,是關鍵成長引擎。

  • 第三季財報略低於預期
    第三季營收為75.16億歐元,低於市場預估的77.9億歐元,純益為21.25億歐元,略優於預期。第四季營收預估介於92億至98億歐元,毛利率預估在51%至53%。

  • 擴大AI生態系佈局
    ASML宣布與法國AI新創Mistral合作,積極深化AI技術整合。同時將受惠於輝達 (NVDA) 與英特爾 (INTC) 高達50億美元的晶片投資案,進一步推升設備需求。

 

美銀與摩根士丹利財報雙雙超預期,投行與交易業務推升獲利大增

美國兩大金融機構美國銀行 (BAC) 與摩根士丹利 (MS) 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皆因投資銀行與交易業務表現強勁,遠超市場預期。美銀受惠於投行手續費大增與信用損失下降,淨利成長23%;摩根士丹利則在股票交易與財富管理領域創歷史新高,單季獲利成長45%。兩家銀行股價應聲上漲,突顯市場對金融板塊景氣回升的樂觀看法。

  • 獲利與收入成長亮眼
    美銀第三季獲利達85億美元,年增23%,每股盈餘為1.06美元,優於預期;營收年增10.8%至282.4億美元。摩根士丹利淨利達46.1億美元,年增45%,每股盈餘2.80美元,大幅超出預期;營收達182.2億美元,年增18%。

  • 投資銀行手續費強勢反彈
    美銀投資銀行收入年增43%至20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摩根士丹利投行收入年增44%至21.1億美元,主要因併購、IPO與債券融資活動熱絡。

  • 交易業務推升營收成長
    美銀股票交易收入年增14%,固定收益交易收入成長5%。摩根士丹利股票交易收入暴增35%至41.2億美元,固定收益交易年增8%,雙雙超出市場預估。

  • 財富管理業務表現穩健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營收年增13%至82.3億美元,受惠於資產規模上升與交易費用增加。

  • 信貸風險趨穩與利息收入創高
    美銀信貸損失撥備下降13%,至13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淨利息收入達153.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聯合航空Q3獲利優於預期但營收失色,全年展望轉趨樂觀

聯合航空 (UAL) 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調整後每股盈餘優於預期,但營收略低於市場預估。公司雖面臨單位營收下滑與國內外票價壓力,仍展現對全年獲利的強勁信心,預期第四季每股盈餘將落在3至3.50美元,高於市場預估的2.86美元。聯航持續擴大航線與艙等服務,以吸引高端旅客,並強化品牌忠誠度與經濟韌性。

  • 第三季獲利超出預期
    調整後每股盈餘為2.78美元,優於預期的2.62美元,淨利達9.49億美元;不過營收為152.3億美元,低於預估的153.3億美元。

  • 單位營收持續承壓
    國內客運單位營收年減3.3%,國際市場更下滑7.1%;但基本經濟艙收入年增4%,顯示價格敏感型市場仍具支撐力。

  • 高端旅客收入成長
    頭等艙與高級艙等收入年增6%,反映聯航在高端旅遊市場的策略奏效,並與達美航空積極競爭高消費客群。

  • 全年展望強化市場信心
    聯航預期第四季每股盈餘將落在3至3.50美元區間,明顯高於市場預期,主要受惠於忠誠計畫收入成長9%、航線網絡擴張與機艙升級。

  • 投資轉型與科技提升體驗
    執行長強調過去十年持續投資如機艙升級、免費Wi-Fi與機場貴賓室等設施,是推動品牌忠誠與未來成長的關鍵動能。

 

焦點新聞

個股

Salesforce公布2030成長願景,營收目標上修帶動股價反彈

Salesforce (CRM) 在Dreamforce年度大會上釋出2030年營收目標超過600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583.7億美元,消息公布後股價盤後大漲5%。雖今年以來股價下跌近三成,但公司重申未來五年將恢復雙位數成長,並強化AI解決方案「Agentforce」的應用場景與合作夥伴生態系,力圖擺脫近年成長停滯的陰影,重新獲得投資人信心。

  • 2030年營收預估超過600億美元
    新財測優於市場共識,不含預計2027年完成的Informatica 80億美元收購案,顯示公司對核心業務成長具信心。

  • 2026至2030年營收重返雙位數成長
    公司預期2026年起每年營收成長將超過10%,扭轉自2024年中以來低於雙位數的趨勢。

  • 強化AI產品線Agentforce布局
    推出「Agentforce Voice」語音客服功能,並擴大與Anthropic與OpenAI合作,引入最新大語言模型,提升企業導入意願。

  • 大型企業採用案例成形
    FedEx、PepsiCo、Pandora等企業已導入Agentforce,有助推進市場教育與產品滲透。

  • 回應AI寫程式工具帶來的競爭疑慮
    執行長Benioff強調AI生成工具並未顛覆企業級軟體市場,反而創造新的商業需求,是Salesforce業務成長的助力。

 

Arm執行長主張AI運算需在地化,降低雲端能源壓力以提升永續性

Arm Holdings (ARM) 執行長Rene Haas於CNBC節目《Mad Money》中表示,隨著AI技術推進,其能耗將成為長期挑戰,未來全面仰賴雲端的大型資料中心架構恐難永續。他認為將部分AI推論運算從雲端轉移至終端設備(如手機、眼鏡等)將成為新趨勢,有助減少能源消耗與成本壓力。Haas並指出,與Meta擴大合作有助於推動AI運算效率橫跨終端與資料中心。

  • AI能耗挑戰日增,資料中心恐難永續
    Haas指出,多個「數十GW級」的AI資料中心在能源與基礎設施上將造成極大負擔,需尋求更高效的替代方案。

  • 推論運算可移至終端裝置執行
    雖AI訓練仍須仰賴雲端,但推論(Inference)運算可在本地晶片上完成,Arm架構具備低功耗優勢,適合嵌入式AI應用。

  • 混合式AI運算將成主流模式
    Haas強調,未來AI運算將採取雲端與邊緣混合架構,兼顧效能與能源效率,符合長期技術演進趨勢。

  • 擴大與Meta合作深化AI佈局
    Arm與Meta宣布擴大合作,涵蓋從資料中心基礎架構到AI軟體堆疊,目標全面提升AI效率與部署靈活性。

  • AI眼鏡採用Arm技術實現本地語音運算
    Meta最新Ray-Ban智能眼鏡即內建Arm晶片,用戶語音指令可直接於裝置端完成處理,不經雲端,展現實用AI落地能力。

 

HPE發布2026年疲弱財測,股價應聲重挫並擴大裁員與回購計劃

慧與科技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HPE) 在分析師會議中公布2026財年的營運展望低於市場預期,導致股價盤後大跌逾7%。公司預估調整後每股盈餘為2.20至2.40美元,低於分析師原預期的2.40美元;營收成長則僅為5%至10%,遠低於市場原估的17%。雖然HPE積極強化AI與網路解決方案布局,並宣布追加30億美元庫藏股計劃,但短期成長疑慮仍壓抑投資人信心。

  • 2026財測低於市場預期
    HPE預估2026財年每股盈餘區間為2.20至2.40美元,營收成長僅5%至10%,皆低於華爾街預期,引發市場失望情緒。

  • AI與網路轉型為未來主軸
    公司強調未來將聚焦AI相關產品及網路業務整合,特別是今年收購Juniper Networks後的策略協同,期望帶動長期利潤率提升。

  • 股東回饋力度加大
    HPE董事會批准額外30億美元庫藏股,使總回購規模達37億美元,顯示公司致力於提升股東價值。

  • 裁員5%以控制成本
    今年3月宣布裁員2,500人,占總員工數5%,作為成本控管與組織精簡措施之一,顯示轉型壓力下的內部調整。

  • 市場聚焦短期成長疑慮
    雖公司宣稱進入「新篇章」,但由於獲利與成長動能不足,分析師對短期營運前景持保留態度,投資人轉向觀望。

 

特斯拉面臨政策與需求雙重挑戰,競爭者退場未必構成利多

隨著美國政府取消7,500美元電動車(EV)購車抵稅政策,傳統車廠如通用、福特與Stellantis紛紛調降EV策略與目標,EV市場前景陷入不確定。特斯拉 (TSLA) 雖為美國EV銷售龍頭,市佔率高達43.1%,但面臨品牌聲量下滑、海外壓力升高及毛利下滑等挑戰。即將公布的Q3財報將成為關鍵觀察點,投資人聚焦其在新政下的需求與策略應對。

  • 傳統車廠大幅撤退EV市場
    GM預計將認列16億美元EV相關減損,福特與Stellantis也縮減產能與銷售目標,反映市場需求降溫與政策環境急變。

  • 政策利空衝擊需求與投資
    拜登政府被取代後,川普政府終止EV購車抵稅、取消加州排放標準豁免、砍除充電與工廠改建資金,導致整體產業資金與需求雙縮。

  • 特斯拉Q3交車回升但前景不明
    特斯拉Q3交車量年增7%,結束連續兩季下滑,但分析師預測Q4營收將轉負,全年營收恐下滑3.5%,為歷來首見。

  • 推出低價車款試圖挽回需求
    新增入門版Model 3與Model Y車型,盼以價格策略對抗補貼終止後的銷量壓力,但市場反應仍不明朗。

  • 長期策略聚焦機器人與Robotaxi
    執行長馬斯克強調Optimus人形機器人與Robotaxi為公司未來價值核心,但目前實質營收仍幾乎完全仰賴EV銷售。

 

台積電Q3獲利可望創新高,AI需求推動連續第七季成長

台積電 (TSMC) 預計將於本週四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市場預期在AI基礎設施投資熱潮帶動下,獲利將年增28%達到新台幣4,177億元(約136.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將是公司連續第七季獲利成長。儘管面臨美國關稅與產能外移壓力,台積電受惠於生成式AI與高階晶片需求,仍遠超競爭對手,繼續鞏固其在全球先進製程代工的領導地位。

  • AI需求推升營收與獲利創高
    台積電第三季營收年增30%,已超出市場預期,獲利有望突破歷史紀錄,顯示其在AI晶片市場中受惠程度高於其他晶圓代工廠。

  • 持續供應Nvidia與Apple等重量級客戶
    作為輝達 (NVDA)、蘋果 (AAPL) 的關鍵供應商,台積電受益於客戶對高效能運算晶片與AI伺服器的強勁需求。

  • 股價年內上漲36%,帶動台股走勢
    台積電股價年初以來已大漲36%,成為帶動台灣加權指數 (.TWII) 上漲18%的關鍵動能,反映市場對其AI前景的高度看好。

  • 美中政策風險仍構潛在挑戰
    雖晶片未納入美國對台20%關稅範圍,但美國商務部提議要求台廠50%產能移至美國,台灣政府已表達反對立場。

  • 美國擴產投資逾1650億美元持續推進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廠計畫持續進行中,顯示其正尋求平衡地緣風險與市場需求的全球化布局策略。

 

YouTube全球大當機影響數十萬用戶,Google仍調查原因

Alphabet 旗下影音平台 YouTube 於美國時間10月15日晚間發生大規模當機,根據監測網站 Downdetector 數據,僅美國地區即有逾29萬名用戶通報無法正常觀看影片。此次當機事件同時波及加拿大、澳洲與英國等多個國家,目前 Google 尚未釋出具體原因,僅表示已知悉問題並正在調查中。

  • 全球多國用戶無法觀看影片
    用戶自美國、加拿大、英國與澳洲陸續通報觀看異常,顯示問題非區域性,為全球性大規模服務中斷。

  • 僅美國即逾29萬通報異常
    根據 Downdetector 資料,美東時間晚間8:05 前後,美國境內已有超過293,000人提交問題報告,實際影響人數可能更高。

  • 官方尚未說明中斷原因
    YouTube 在其官方狀態頁表示「正在調查用戶觀看影片時遇到的問題」,但未透露是否為系統故障、資安事件或其他技術因素。

  • Google尚未正式回應媒體查詢
    截至發稿時,Google 並未對 Reuters 提出的置評請求做出回應,反映出公司仍處於初步釐清階段。

  • 突發當機突顯平台穩定性風險
    作為全球最大影音平台,YouTube 此類服務中斷事件可能對廣告主、創作者與媒體傳播造成連鎖影響,也再度凸顯雲端平台穩定性與備援能力的重要性。

 

放大鏡觀點

展望本週,總經數據部分今日將有美國 9 月 CPI、週四 9 月 PPI、9 月零售銷售等數據應留意。財報部分明日台積電(TSM)也將揭曉,根據過往經驗,台積電財報公布後股價變化對當季財報季科技股具有指引作用,投資人應格外留意。
儘管市場因中美雙方角力引起短線震盪,但美國經濟具有韌性,同時,勞動力持續放緩更強化投資人對聯準會 10 月降息預期,資金行情加上 AI 發展火熱,持續提供美股長線動能,目前依舊樂觀看待投資潛力,惟需注意創新高的震盪可能放大,應留意風險,保有資金彈性以在大幅修正後有逢低布局的機會。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ASML EPS超預期、財測創高,股價能否挑戰前高?

【關鍵趨勢】併購回溫+市場火熱,四大銀行股25Q3財報強強滾!

【美股焦點】摩根大通豪擲百億美元,量子電腦大漲兩成只是低標?

【美股盤勢】金融股報佳音,美股反彈!(2025.10.16)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