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e Ramsey「7步驟理財法」在美國家庭理財圈持續發酵,仍被財務顧問推崇並證明其效益,雖面臨部分批評,2025年仍未退燒。
在美國家庭理財圈,知名理財專家 Dave Ramsey 推出的「7步驟致富法」多年來引起熱烈回響與諸多討論,尤其今年在通膨壓力下,美國人如何分配資產與儲蓄再度受到高度關注。雖然有人質疑此法過時,但根據 Ramsey 專家團隊與知名成員 George Kamel 的分析與實證,它在新世代依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首先,現實數據顯示,美國民眾緊急備用金普遍不足。根據聯邦儲備委員會最新調查,2024年有高達37%的成人根本無法應付一筆400美元的突發支出,凸顯理財觀念教育與初步儲蓄的重要性。Ramsey首步要求先存下1,000美元的緊急基金,雖然金額並不高,卻有助於激勵新手入門、儲蓄習慣養成,也可支持第二步努力儘速清償消費型債務。
長期財務規劃上,Ramsey強調消費債的清零(包含信用卡、車貸、學生貸款等,唯獨房貸除外),以提升家庭現金流與資產淨值。此方法雖時常被批評「忽略高利貸先償還」的理性排序,但George Kamel認為以債務金額為排序執行「雪球法」,能提升執行動力,真正協助九成家庭落實財務翻轉。等消費債務清零後,再進一步撐大緊急基金至日常花費3-6月分,減少未來陷入再次負債風險。
針對退休準備,目前美國雇員401(k)平均儲蓄占薪資9.5%,遠低於Ramsey建議的15%。Kamel以此提醒,投資配置需均衡,太高難以顧及子女教育或房貸償還,太低則恐無法舒適退休。他並以實例證明,月存1,000美元並獲取10%年報酬,即使40歲起步仍能實現財富自由。子女大學基金則建議與退休儲蓄同步進行,可善用529計劃,達到稅優且彈性轉用等策略。
最後,擁有穩定家庭財務之後,房貸提前償還與持續富積與回饋社會,成為 Ramsey 理念的終極目標。儘管在低利率時代此舉遭不少金融顧問質疑,但 Kamel強調「完全無債」後財務自主度大增,也可展現家庭價值觀。
綜合來看,「7步驟」雖有面向批評,仍獲不少新世代美國人以真實經歷證明。有專家警告,過度僵硬執行可能忽略個人需求,但其分階段、積極清償消費債、設立儲蓄目標、注重退休與教育同步規劃等要素,仍為2025年美國家庭理財標竿。未來如何結合更高報酬率金融工具與彈性財務規劃,是理財顧問與家庭需要共同思考的重大課題。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