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投資泡沫風險上升,金融機構示警

權知道

權知道

  • 2025-10-10 18:46
  • 更新:2025-10-10 18:46
人工智慧投資泡沫風險上升,金融機構示警

近期,金融機構對於人工智慧(AI)技術的經濟前景產生疑慮,並開始對AI投資泡沫發出警告。英國央行於週三指出,因AI熱潮推高的科技股價存在潛在風險,可能會出現劇烈的市場修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也在英國央行報告發佈後數小時提出類似警告。她表示,全球股市因對AI提升生產力的樂觀情緒而飆升,但金融狀況可能會「突然轉變」。

科技股價上漲引發泡沫疑慮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Adam Slater表示,目前的情況顯示出泡沫的幾個潛在症狀,包括科技股價快速增長、科技股占標普500指數的比例接近40%、市場估值超出其應有價值,以及對基礎技術的極端樂觀情緒,即便對這項技術的最終成果仍存有巨大不確定性。最樂觀的預測認為生成式AI產品將帶來經濟變革,導致每年生產力增長,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則預測美國的生產力增長僅為0.7%。

AI公司估值引發關注

投資人密切關注OpenAI等頂尖AI開發商與晶片製造商如輝達(NVDA)和AMD之間的交易。雖然OpenAI尚未盈利,但其市值已達5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新創公司。英國央行雖未點名特定公司,但報告指出,科技公司的股票市場估值顯得「過高」,特別是專注於人工智慧的公司。這些估值與2000年網路泡沫的高峰期相當,當時泡沫破裂後導致經濟衰退。

科技業領袖對AI前景保持樂觀

科技公司高管則對此持較樂觀的態度。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表示,當前的AI熱潮是工業泡沫,即便破裂也可能對社會有益。他將其比作1990年代的生技泡沫,當時催生了許多救命的新藥。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也認為,短期內可能會有過度或不足的投資,但對於AI技術推動經濟增長充滿信心。

AI代理人技術的未來展望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CNBC採訪時承認,OpenAI尚未有足夠資金購買其晶片,但隨著收入和股權或債務的增長,這些資金將會籌集到位。AI公司已花費一年多的時間推銷AI代理人的潛力,這些代理人能夠超越聊天機器人的能力,進行更高階的推理和任務執行。然而,隨著最初的熱潮消退,企業開始審視這些AI工具的投資回報。Forrester分析師Sudha Maheshwari指出,每個泡沫最終都會破裂,預計到2026年,AI將失去光芒,轉而面對現實挑戰。

文章相關股票
權知道

權知道

我們重視「知」的權利 不惜抽絲剝繭、深入調查 只為讓投資人不錯過重要的投資訊息

我們重視「知」的權利 不惜抽絲剝繭、深入調查 只為讓投資人不錯過重要的投資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