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宣布對中國電動車課徵高達50%關稅,重塑北美汽車市場結構,中國車企Tesla、BYD首當其衝,美國傳統車廠受益甚大,市場洗牌加速。
在北美汽車市場持續快速擴張的背景下,墨西哥近日宣布將對部分進口汽車、尤其是中國製造的電動與汽油車徵收高達50%關稅,成為全球車壇矚目的重磅訊息。根據最新規範,未與墨西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的汽車都將受到影響,事實上最直接衝擊到的,就是透過中國出口至墨西哥的電動車,包含Tesla (Tesla, TSLA.US) 與中國龍頭BYD (比亞迪, BYD)等新興車企。
此舉不僅顯著改變墨西哥—北美現今最快增長的汽車市場—的競局,也反映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政經情勢的高度不確定性。墨西哥電動車協會主席Grandio直言,此次50%關稅為「劇烈轉捩點」,極可能中斷中國電動車依靠低成本與大量出口策略現階段的快速鋪展。
傳統美國車廠General Motors (GM.US)、Ford (F.US)、Stellantis (STLA.US)意外受惠。這三大車廠早在墨西哥本地設有生產基地,依據2003年特定法令,可部分從中國等非FTA國家免稅進口配額車輛,仍可在高關稅時保持競爭力。反觀Tesla去年暫停在墨西哥北部建廠計畫,BYD今年也正式喊停當地設廠,至今皆無產地優勢可言,無法避免新關稅帶來的直接衝擊。
過去一年BYD在墨西哥銷售突破4萬輛,佔當地新能源車市場近半,呈現爆炸性成長;Tesla則以上海工廠建置優勢,主力供應Model 3與Model Y予墨西哥市場。不過,隨著高關稅政策推動,不論是Tesla的車輛存貨調度,或BYD過去仰賴中國政府補貼與低勞動成本策略,都將面臨價格競爭力大幅下降,恐導致新車售價直線攀升、市場接受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此關稅方案尚需墨西哥國會最終通過,且已引發中國政府強烈抗議,警告此舉會「嚴重損害墨西哥營商環境」。美加業者則普遍樂見,只要墨西哥繼續擔任北美汽車產業的擴張樞紐,美國車廠在新興市場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展望未來,全球電動車競爭態勢恐加速分化,「國產化」與「在地設廠」成為主流,中國車企若不能突破政治與關稅障礙,將漸失北美市場主導權,美系與跨國龍頭則可由保護政策中坐享其成,推升自身市占。墨西哥這場稅率戰,勢必成為2025全球汽車產業最具指標性分水嶺。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