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川普施壓歐盟對中印課徵100%關稅,意在圍堵俄羅斯能源出口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透過電話會議向歐盟特使 David O’Sullivan 及其他官員明確要求,歐盟應對中國與印度課徵最高達 100% 的懲罰性關稅,目的在於迫使這兩個俄羅斯石油最大買家減少對俄依賴,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經濟實力,加快俄烏戰爭終結的進程。這項要求與川普過去的政策一脈相承,他認為中國與印度在烏俄戰爭開始後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同時,等同於間接支撐俄羅斯戰事,而美國與歐洲盟友有責任共同採取更強硬的經濟施壓手段。
迄今歐盟更傾向透過制裁限制俄羅斯金融體系與特定出口,而非藉由高關稅來壓制能源流向,川普的要求等於迫使歐洲走上未曾嘗試過的道路。對歐洲而言,問題在於中國與印度同時也是其主要出口市場,德國汽車、法國奢侈品與歐洲農產品長期倚賴這些國家需求;若歐盟貿然跟進,恐不僅失去龐大貿易利益,還可能面臨中國與印度的報復性措施。另一方面,中國外交部已明確表態反對美國將中國拉入對俄施壓的談判框架,認為這是濫用經濟手段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早前已針對印度加徵 25 個百分點的關稅,理由同樣是其與俄羅斯能源往來密切,顯示華府對這些國家早有不滿,只是這次進一步將矛頭轉向要求歐洲聯合圍堵。
此外,川普也批評歐洲本身尚未徹底與俄羅斯能源脫鉤,儘管歐盟宣稱正逐步擺脫依賴,但截至去年,俄羅斯仍提供約 19% 的天然氣進口。這突顯出歐美在對俄政策上的落差,美國希望以極端手段達到壓制效果,而歐洲則必須在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之間權衡。若歐盟真的跟進,美歐聯手的關稅制裁將對全球貿易結構帶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能源供應與大宗商品價格上,勢必加大全球通膨壓力,也讓跨國企業的政策風險大幅升高。
墨西哥擬對中國汽車課稅,呼應美國北美供應鏈重整
墨西哥經濟部於 9 月 10 日宣布,計畫對來自中國等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的汽車與零組件課徵高達 50% 的進口關稅,涵蓋範圍還包括鋼鐵、紡織等品項,總值超過 520 億美元。此舉顯示墨西哥正逐步與美國的貿易政策保持一致,意圖在北美供應鏈重整中站穩腳步。根據路透報導,這項措施特別針對近年快速增加的中國汽車進口,墨西哥認為若不加以限制,將對本地汽車產業及就業市場造成重大衝擊。
墨西哥作為美墨加協定(USMCA)的成員,與美國汽車產業高度捆綁。過去幾年,中國品牌汽車在墨西哥市場市佔率快速提升,2023 年佔比僅約 8%,但 2025 年已逼近 20%,衝擊到當地廠商與北美車企的生存空間。若加徵高額關稅,除了能短期抑制中國品牌進口,亦能鼓勵更多在地生產與北美供應鏈投資,與美國推動「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 ,將供應鏈轉移到政治與經濟上更友好的盟國,以降低對潛在對手國的依賴與風險,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
然而,這項措施也可能引發中國的強烈反彈。中國汽車製造商近年積極拓展拉美市場,墨西哥是重要的進口及轉出口據點,一旦遭遇貿易壁壘,企業勢必尋求其他市場或採取報復行動。對於全球汽車產業而言,墨西哥若全面加入美國的反中供應鏈,將加速汽車產業鏈的地緣分化,並可能推升車價與零組件成本,對消費者與製造商都帶來壓力。
中國對歐盟豬肉課稅,既是報復也是警告
在美國不斷施壓歐盟加入對中印的關稅戰之際,中國則選擇以農產品作為反制工具。北京於 9 月 10 日宣布,將對來自歐盟的豬肉及相關副產品課徵報復性關稅,稅率最高達 25%,此舉直接打擊西班牙、丹麥、荷蘭等主要豬肉出口國。根據報導,歐盟去年對中國電動車課徵反補貼關稅,已令雙邊貿易摩擦升溫,中國此次行動除了是針對舊案的反擊,更可能是對歐盟的一種警告,若歐洲配合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將必須承擔出口農產品遭遇更嚴厲限制的代價。
這一動作對歐洲農業產業衝擊甚大。歐盟是全球最大豬肉出口地區之一,其中中國是最大買家,2023 年歐盟對中國豬肉出口總額超過 35 億歐元,佔整體出口逾三成。對西班牙等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養豬業者來說,新的關稅意味著市場需求將快速萎縮,價格下跌與庫存壓力恐造成產業連鎖反應。此外,這也揭示了中國在全球貿易戰中的策略轉變。與過去單純針對高科技產品或能源不同,中國此次挑選農產品,反映其戰術多樣化,意在觸碰歐洲內部最敏感的民生與農業議題,藉此分化歐盟內部的政策共識。若歐盟內部因農業反彈而出現分歧,美國推動的關稅聯盟可能將更難成形。
關稅衝突與總經數據交織,美股短期呈震盪格局
綜觀近期局勢,美國要求歐盟對中印課徵懲罰性關稅,意圖削弱俄羅斯能源收入;墨西哥緊跟美國腳步,計畫對中國汽車課稅,推動北美供應鏈去中國化;中國則對歐盟豬肉加徵關稅,既是針對電動車爭端的回擊,也是對歐盟配合美國政策的警告。這些動作連成一線,凸顯關稅已成地緣政治工具,加劇能源、汽車與農產品等產業的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美股投資情緒也緊盯總經變數,本日的 8 月 CPI、週五零售銷售與 9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都被市場視為判斷聯準會 9 月是否將啟動今年首次降息的關鍵參考指標。美國股市雖受降息預期支撐,但若通膨數據偏高,可能削弱貨幣寬鬆政策的正當性,引發市場震盪。道瓊與標普指數靠消費與能源類股小幅走高,但科技股表現分歧,反映資金態度日趨謹慎。投資人當前宜同時留意關稅風險與總經數據走向,並維持流動性與防禦性配置,以因應潛在波動。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川普關稅案恐面臨 1 兆美元退稅?財長貝森特也示警!
【美股焦點】川普關稅政策不合法!美國股市恐迎來新一波衝擊?!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