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功耗時代來臨:散熱需求全面升級
- H100 伺服器功耗:約 700–800 瓦
- GB300 預估突破 1000 瓦以上(更多資訊請看:GB300點燃AI軍備戰:這幾檔伺服器供應鏈提前起跑!)
傳統風冷已經不堪負荷,產業開始轉向 水冷、液冷、甚至浸沒式散熱。
每一種方案,都代表全新的材料需求與設計挑戰。
每一種方案,都代表全新的材料需求與設計挑戰。
散熱不再只是「配件」,而是 AI 伺服器能否穩定運作的生死線。
台股散熱供應鏈,正在被資金點名
近期台股散熱族群明顯放量上漲,反映市場對高功耗伺服器的期待
- 雙鴻、奇鋐:水冷與高階散熱模組的領導廠,訂單能見度高
- 勤誠:伺服器機殼大廠,隨著水冷需求增加,設計門檻更高
- 尼得科、力致:風扇與馬達供應鏈,仍是水冷之外的必要配套
散熱概念股:AI 運算背後的隱形贏家

美股同步受惠,市場已提前反應
- 美股:超微(AMD)、輝達(NVIDIA)新一代伺服器設計,全面要求高規散熱方案。
- 台股:因應國際訂單需求,廠商加快擴產。
資金已經在股價上反應,短線漲幅不小,但中長期需求確定性依然強。散熱廠不只是「題材股」,更是 AI 軍備賽中最務實的環節。
這些標的已經被點名為「散熱概念股」,打開《美股K線》即時追蹤個股清單與籌碼變化!
短線躁動 VS 長線結構:投資人需要看清楚
- 短線:散熱股因題材發酵而急漲,容易出現震盪
- 中線:訂單能見度逐季提升,EPS 會跟著反映
- 長線:隨著伺服器功耗逐年增加,散熱需求只會更強
這是一個「題材推動→基本面接棒」的典型產業循環
散熱不是配角,而是 AI 的命脈
這場 AI 軍備賽,真正能撐到最後的不是誰 GPU 疊得多,而是誰能把熱散得快
散熱廠商站在風口,既是短線資金的寵兒,也是長線結構的受益者
對投資人來說,散熱題材提醒我們:AI 的成功,不只是算力,還要有支撐算力的基礎設施
散熱廠商站在風口,既是短線資金的寵兒,也是長線結構的受益者
對投資人來說,散熱題材提醒我們:AI 的成功,不只是算力,還要有支撐算力的基礎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