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瑪克:「關稅的價格壓力終究會傳導到消費端。」
貨幣政策動向上,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博斯提克(Raphael Bostic)昨(21)日參加由金融科技聚會主席兼Guppy主持人Sanjib Kalita主持的問答環節時表示:「由於擔心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關稅會推高通膨,Fed 2025以來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在最新就業報告顯示,5~7月的三個月的招聘大幅放緩後,市場對勞動力市場的擔憂也在升溫。我傾向於Fed一旦開始行動就朝著一個方向,而不是先降息再被迫逆轉。當前利率水平略顯限制性,預計2026年將繼續轉向更為中性的立場。我仍然認為2025年只需降息一次,勞動力市場走勢可能令人不安,並值得關注,必須說,在當今環境下,任何點預測或前景判斷都伴隨很大的置信區間,並且我不會固守某個觀點。」
此外Fed傳聲筒Nick Timiraos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撰寫的報導上提及,美國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柯林斯(Susan Collins)對貨幣政策前景表示:「我認為就業趨勢弱於預期的風險更大,關稅上調可能會擠壓消費者的購買力,從而削弱支出。如果Fed 9月會議前的數據暗示『相對於通膨上升的風險,勞動市場狀況惡化的風險…那麼可能很快就應該開始下調』利率。預計通膨率將持續上升至今年年底,然後在2026年恢復先前的下降趨勢。現在排除物價上漲幅度更大或更持久的可能性還為時過早。但與此同時,Fed不能等到我們知道所有將要發生的事情才採取行動,那樣就太晚了。」
堪薩斯聯準銀行總裁施密德(Jeffrey Schmid)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專訪時,對於勞動市場表示:「我覺得狀況算是穩健的。相對於我們認為的充分就業水準,目前的數據看起來還不錯。我有一個有趣的觀察,你知道我們常常會和轄區內的人交流,我覺得大多數人對今年前兩個季度的形容詞就是『不確定性』。而我覺得很驚訝的是,在我過去四十年與企業人士打交道的經驗中,不論在銀行業還是現在這個職位,他們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其實相當敏捷,會立即採取行動。
我認為前兩個季度確實有一些降溫,但那更多是企業界在面對勞動力配置時的調整。不過,就在過去幾天,我們與轄區內的人士會面時,發現大家對下半年樂觀許多。所以我希望前兩個季度可能只是小小的波動。即使如此,我其實同意鮑爾(Jerome Powell)主席在上次FOMC會議上所說的:雖然數據看起來比較疲弱,但整體還算平衡,供需似乎處於均衡狀態。」

(Schmid認為勞動市場現況疲弱但仍算平衡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通膨部份表示:「嗯,看起來最後這一哩路真的很難。我跟很多人一樣,相信把系統裡最後1%的通膨壓下來,會付出非常高昂的真實代價。我認為我們可能還會看到通膨數據小幅上升,我會說,目前的通膨水準更接近3%而不是2%。我們還有一些工作要做,需要繼續想辦法把通膨往2%壓低。粗略計算來看:每當通膨比2%多1個百分點,美國民眾大概會損失2,000~3,000億美元的購買力。所以,繼續努力把通膨壓回到2%的趨勢,真的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爭論,或者至少熱烈討論,到底什麼叫『限制性』利率。我認為我們目前的政策利率確實是限制性的,但可能是中度限制性。如果你從整個經濟來看,市場狀況良好,融資利差也健康。所以我覺得我們目前的位置不錯。而且在這個時候,如果要調整政策利率,我認為必須有非常明確的數據支持才行。」

(Schmid認為通膨壓回2%有其必要,而且目前利率算中度限制,要調整利率需要出現明確數據支持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哈瑪克(Beth Hammack)接受雅虎財經(Yahoo Finance)採訪時,對於Fed雙重任務都面臨風險的部份表示:「Fed的「雙重使命」現在的確都面臨壓力。目前我們的通膨過高,而且過去一年一直呈現上升趨勢。我們剛看到一份勞動市場的報告,顯示出一些放緩的跡象,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但失業率落在 4.2%,這差不多就在『最大就業』的水準附近,並且在過去一年間一直穩定維持在4%~4.3%之間。所以,當我從整體平衡來看時,我認為保持適度限制性的政策立場,繼續把通膨拉回到目標,仍然非常重要。

(Hammack認為繼續把通膨拉回到2%目標仍非常重要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我認為最大的爭論之一就是:除了關稅以外,新政府推行的其他政策(例如財政政策、移民政策或放鬆管制)會對通膨產生什麼影響。我們試著從整體來思考,評估這些政策的綜合效果。從最新的通膨報告來看(當然,我們不會只憑一次數據就下結論,因為在下次會議前我們還會看到很多新數據)目前的情況是:『批發價格的漲幅明顯,但還沒有全面轉嫁到消費者端。』這也符合我在轄區走訪時聽到的情況。很多製造商告訴我,他們正在盡量吸收這些成本壓力,不把它轉嫁給消費者,但這不可能永遠持續。因此,這些進入 PPI 和批發端的價格壓力,最終還是會傳導到消費端。」

(Hammack認為關稅帶來的價格壓力終究會傳導到消費端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對於多快看到關稅帶來的影響則表示:「我認為我們現在才開始看到部分影響逐漸反映到經濟之中。通常需要三到四個月才會出現關稅的初步影響,而我們現在正好處於這個時間點之後。根據我和業界交流的情況,我預期關稅的全面傳導效應要到明年某個時候才會顯現。因為有許多價格是一年才會重新調整一次,有些合約談判也是在年初進行。因此,這些影響可能會在Q1、Q2持續顯現。

(Hammack預期關稅全面傳導要到2026的某個時候才會完全顯現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至於關稅究竟會是一次性的價格水準衝擊,還是更持久的通膨壓力,經濟理論上通常認為關稅只會帶來一次性價格水準的上升。但理論與實際往往不同。大多數模型假設關稅是一刀切,例如對某項商品加徵X%的關稅,然後就穩定了。然而,這次的關稅實施過程卻充滿了談判與反覆拉鋸,持續的時間也更長。因此,經濟理論在這裡可能並不完全適用。

(Hammack認為關稅一刀切的模型可能並不完全適用現在情況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我最大的擔憂是,通膨在過去四年一直過高,現在甚至出現了往錯誤方向發展的跡象。因此,我認為保持適度限制性的政策非常重要,以確保我們能把通膨重新壓制住。當我在轄區和人們交流時,我不斷聽到「雙速經濟」的說法:富裕家庭日子過得很好,享受股市的上漲,這提升了他們的信心與展望;但低收入家庭則被通膨狠狠壓迫,他們更多的薪水被用在食物和住房上,幾乎沒有剩餘來購買孩子返校所需的新文具或衣物。」

(Hammack認為保持適度限制性的政策非常重要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由CME的FedWatch Tool來看,市場對9月按兵不動的預期,由先前08/21的18.4%升至26.7%,降息1碼的機率為73.3%;由12月來看,按兵不動的預期由1.7%升至3.6%,降息幅度上,降息1碼預期23.2%,2碼預期46.6%,3碼預期26.6%,4碼預期0.0%,在幅度預期上,仍為2碼居高,但因2025年底前僅存三次會議,從過往Fed鮮少大幅降息,偏好緩降並根據數據調整的情況下,隨時序逼近9月利率會議,且9月按兵不動預期揚升,導致12月降息3碼的幅度逐步收斂至3成之內;昨(21)日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跌,跌幅介於0.34~0.49%。

(09月降息預期 資料來源:FedWatchToo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12月降息預期 資料來源:FedWatchToo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標普全球PMI報告更偏向支持升息,而非降息
昨(21)日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錄得23.5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22.5萬人,與前值的22.4萬人,
四週均值錄得22.62萬人,高於前值的22.17萬人,
續請人數錄得197.2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196萬人,與前值的194.2萬人,

(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 資料來源:U.S. Department of Labor)(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8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錄得-0.3,低於市場預期的7,與前值的15.9,
新訂單指數錄得-1.9,低於前值的18.4,
出貨指數錄得4.5,低於前值的23.7,
積壓訂單錄得-16.8,低於前值的5.7,
交貨時間錄得-5.4,低於前值的-4.7,
庫存錄得-6.2,低於前值的-1.3,
支付價格錄得66.8,高於前值的58.8,
收取價格錄得36.1,高於前值的34.8,
員工人數錄得5.9,低於前值的10.3,
員工平均工作週錄得4.7,高於前值的0.4,

(美國8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8月標普全球製造業PMI初值錄得53.3,高於市場預期的49.5,與前值的49.8,
美國8月標普全球服務業PMI初值錄得55.4,高於市場預期的54.2,低於前值的55.7,
美國8月標普全球綜合PMI初值錄得55.4,高於市場預期的53.5,與前值的55.1,

(美國8月標普全球綜合PMI初值 資料來源:S&P Globa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7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錄得401萬戶,高於市場預期的392萬戶,與前值的393萬戶,
美國7月成屋銷售年化月率錄得2%,高於市場預期的-0.3%,與前值的-2.70%,

(美國7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 資料來源: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7月諮商會領先指標錄得98.7,低於前值的98.8,
美國7月諮商會領先指標月率錄得-0.1%,低於前值的-0.3%,
美國7月諮商會同步指標月率錄得0.2%,低於前值的0.3%,
美國7月諮商會落後指標月率錄得0.9%,高於前值的0.0%,

(美國7月諮商會領先指標 資料來源:The Conferenc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由上來看,昨(21)日美國勞工部(U.S. Department of Labor)發布的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週增1.1萬人至23.5萬人,增幅為近3個月以來最大,並且,四週均值週增0.45萬人至22.62萬人,續請人數週增3萬人至197.2萬人,為2021/11以來最高,顯示勞動市場的疲軟態勢延續,雖然並未發生大規模裁員的跡象,但攀高的初請領失業金人數,並不利於後續09/05將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預期,而續請人數持續攀高,同樣顯示「現階段在失業人員要找到新工作的時間更長」的預期仍然延續,
費城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昨(21)日公布的製造業指數報告顯示,本月份該地區的製造業活動轉弱,回落至-0.3,接近零軸的水平,基本抵銷7月份的增幅表現,並且,在新訂單的部份月減20.3個百分點至-1.9,由正轉負,出貨量指數月減19.2個百分點至4.5,就業部分雖維持成長,但也月減4.4個百分點至5.9,不過相對利好的是,每週平均工時月增4.3個百分點至4.7,價格部分皆有攀高,支付價格月增8個百分點至66.8,收取價格月增1.3個百分點至36.1,顯示現階段價格仍維持高位,此外,本次調查的企業回報中對於就業的部份提及,就業水準維持不變(74%),報告就業人數增加的企業比例(16%),報告就業人數減少的企業比例(10%),價格部分則提及,64%的公司報告收到價格沒有變化,36%的公司報告價格上漲,沒有公司報告價格下降,

(美國8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分項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標普全球(S&P Global)昨(21)日公布的初值報告中,製造業初值月增3.5個百分點至53.3,為近39個月以來高,服務業初值月減0.3個百分點至55.4,為近2個月低,綜合初值月增0.3個百分點至55.4,為近8個月以來高,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對數據表示:「8月強勁的PMI初值顯示,美國企業在第三季度迄今表現良好。數據與經濟以 年化 2.5% 的速度 擴張相符,高於上半年平均 1.3% 的增速。製造業與服務業的企業皆回報需求狀況更為強勁,但難以滿足銷售成長,導致工作積壓的速度達到自2022 初疫情相關產能限制以來的最高水準。同時,成品庫存累積也創下調查以來的紀錄增幅,部分原因是企業擔憂未來供應狀況。
雖然這波需求回升推動了招聘激增,但也強化了企業的定價能力。因此,企業越來越多地將關稅相關成本轉嫁給顧客,顯示通膨壓力已達到三年來最高水準。商品與服務售價上升意味著未來幾個月消費者物價通膨將進一步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事實上,結合企業活動與招聘的回升,調查所反映的價格上升,根據歷史上這些經濟指標與FOMC政策的關聯,意味著PMI數據更偏向支持升息,而非降息。」
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公佈的成屋銷售報告顯示,7月成屋銷售月增2%至401萬戶,以地區來看,東北部、南部、西部等地區表現月增,中西部地區銷售額則表現月減,對比2024同期,南部、東北部、中西部的銷售額表現年增,僅西部地區表現年減,庫存部分錄得155萬戶,月增0.6%、年增15.7%,待售庫存供應量為4.6個月,低於6月的4.7個月,但高於2024/07的4個月,房屋銷售價格中位數部分,所有類型的現房價格中位數達42.24萬美元,對比2024同期的42.14萬美元,年增0.2%,且為連續第25個月年增為正,

(美國7月成屋銷售價格中位數_Page3 資料來源: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對數據表示:「住房負擔能力的輕微改善正在推動房屋銷售量小幅上升,工資增長速度目前遠超房價增長速度,買家擁有更多選擇。南部地區的公寓銷售有所增長,而過去一年該地區的房價一直在下跌。房價接近零成長表明,全美大約一半的地區正在經歷房價下跌。總體而言,房主的財務狀況良好。只有2%的房屋銷售是止贖或短售,這幾乎是歷史最低水平。從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7月到今年7月,美國普通房主的房價累計上漲了49%,這支撐了市場的健康說道。購屋者正處於五年多來的最佳位置,可以找到合適的房子並協商出更優惠的價格。目前的庫存量達到2020/05新冠疫情封鎖以來的最高水準。」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昨(2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領先指標(LEI)在6月份月減0.3%後,於7月份月減0.1%至98.7,並且,近6個月(2025/01~07)下降2.7%,對比前六個月(2024/07~2025/01)的下降-1.0%,降幅有所擴大,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商業週期指標高級經理Justyna Zabinska-La Monica對數據表示:「美國7月份領先經濟指數僅略有下降,消費者對商業狀況的悲觀預期和疲軟的新訂單繼續打壓該指數。與此同時,股價仍然是LEI的關鍵正面支撐。7月份首次申請失業保險人數遠低於6月份,是LEI中第二積極的組成部分,此前三個月對該指數做出了負面影響。雖然LEI的六個月增長率仍為負值,但在7月份略有改善,只是仍不足以避免再次觸發衰退信號。儘管如此,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目前並未預測經濟衰退,儘管我們確實預計經濟將在2025年下半年疲軟,因為關稅的負面影響變得更加明顯。整體而言,預計2025年實際GDP將年增1.6%,然後在2026年放緩至1.3%。」
昨(21)日美元指數終場收漲0.41%,收復月線,事件部份留意本週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的談話風向。

(美國7月諮商會領先指標_分項 資料來源:The Conferenc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等待央行年會,金市多空爭奪月、季線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中國通縮尚未改變(6月CPI、PPI無復甦跡象),中國兩會對2025經濟成長率預期目標仍訂在5%,但中國「內需不足,失業仍高(2025畢業生人數預期續創新高仍不利2025就業市場<7月畢業潮>),寫字樓空置率居高不下(2Q25上海寫字樓空置率仍不理想)」等根本問題並未解決,雖有AI浪潮為科技業帶來重新估值的前景,仍須留意資金集中在科技股,但金、傳板塊相對難有提振的風險,恆生今(22)日終場收漲續爭月線,上證今(22)日收漲續創波段高高,仍維持沿5日線向上攻高格局,

(恆生指數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昨(21)日美元指數終場收漲0.41%,收復月線,確認站穩月線後,相對限制美元計價的金市多方表現空間,2、3、5年期美債殖利率持續消化月線反壓,確認站穩月線並完成底型之前,相對提振不孳息的金市多方力道,並且Fed官員談話後,打壓降息預期,加上市場持續關注本週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的談話風向,昨(21)日黃金/美元終場收跌0.29%,以3,338.67元/盎司作收,多空爭奪月、季線,

(黃金/美元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俄烏再爆衝突,美、布油收復短均
油市上,供給面部分,OPEC 07/03公布的新聞稿顯示:OPEC同意逐步取消降產,並且川普(Donald Trump)過往06/23時更曾經直接於自家媒體Truthsocial上公開貼文要求能源部鑽井,以增產頁岩油的方式出手干預油價,皆加重市場對供過於求的觀望;需求面上,05/26為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至09/01勞動節為北美駕車旅行旺季,燃油需求架構底部支撐,但隨時間靠近09/01,需留意需求減弱的預期逐步削弱原先支撐,
但由於俄羅斯昨(21)日凌晨出動577架無人機以及40枚飛彈,對烏克蘭全境各城市發動大範圍空襲,造成多人死傷,是今年夏天以來俄國最大規模空襲之一,烏克蘭西部一間美企經營的電子廠也被擊中,10幾人受傷,加上川普(Donald Trump)在自家媒體Truthsocial上貼文表示:「不攻擊侵略國就贏得戰爭,即使並非不可能,也非常困難。這就像體育界一支防守出色的隊伍,卻不被允許進攻。根本沒有贏的希望!烏克蘭和俄羅斯就是如此。狡猾無能的喬·拜登(Joe Biden)不讓烏克蘭反擊,只允許其防守。結果如何?無論如何,如果我是總統,這場戰爭就永遠不會發生,機會為零。未來充滿希望!」市場持續等待俄烏美三邊會晤動向,昨(21)日美、布油終場分別收漲1.02%、1.87%,維持弱勢震盪,收復5日線、10日線,

(Trump表示只守不攻要贏太難,烏克蘭的處境就是如此 資料來源:Truthsocia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短期格局仍宜持續留意俄烏和談進展,與俄烏和談後是否美、歐放寬對俄制裁,令俄油重返油市,中期格局重點落於英、歐、美經濟數據,以及中國經濟數據是否明顯出現復甦動能,長線上「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仍維持「百元大壓為長線關鍵分水嶺」的看法。
Walmart CEO:「中低收入消費者有追求性價比舉動。」
S&P500指數11大板塊跌9漲2,能源、材料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0.69%、0.30%,表現較佳,消費必需品、公用事業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跌0.90%、0.68%,表現較弱,
成分股中,Paramount Skydance、Packaging Corp終場分別收漲14.66%、6.17%,表現最佳,First Solar、Walmart終場分別收跌6.99%、4.49%,表現最弱。尖牙股部分,Meta跌幅1.15%,Amazon跌幅0.83%,Netflix跌幅0.63%,Apple跌幅0.49%,Alphabet漲幅0.21%,
道瓊成分股跌多漲少,Merck & Co.、Chevron終場分別收漲1.68%、1.52%,表現最佳,Walmart、IBM終場分別收跌4.49%、1.30%,表現最弱。費半成分股跌多漲少,Entegris、MACOM Technology終場分別收漲3.37%、2.01%,表現最佳,NXP Semiconductors、ASML終場分別收跌2.12%、1.88%,表現最弱。
值得留意的是,Walmart昨(21)日公布2026財年第二財季營運報告,季度營收1,774.02億美元,年增4.8%,營業利益72.86億美元,年減8.2%(主因銷售強勁及財務框架持續執行;不過自保一般責任保險理賠費用增加,約影響5.6個百分點),合併歸屬母公司淨利70.26億美元,年增56.1%,歸屬母公司攤薄EPS 0.88美元,年增7.1%,

(Walmart 2026財年第二財季營運報告營運簡明表 資料來源:Walmart)(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此外,全球電子商務市場銷售額年增25%(主要受惠門店自提與配送及市集平台 帶動),全球廣告業務年增46%(含VIZIO;美國 Walmart Connect年增31%),會員和其他營收年增5.4%(其中,全球會員營收年增15.3%),毛利率24.5%(主要由Walmart美國貢獻),本土同店銷售年增4.6%,

(Walmart 2026財年第二財季營運報告關鍵財務指標 資料來源:Walmart)(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展望預期部分,2026財年第三財季淨銷售額年增預計區間3.75~4.75%,營業利益預期區間落於3.0~6.0%,EPS預期區間落在0.58~0.60美元,
2026全財年淨銷售年增預期區間,由原先的3~4%上調至3.75~4.75%,調整後營業利益預期區間落於3.5~5.5%,維持不變,調整後EPS目標區間,由2.50~2.60美元上調至2.52~2.62美元。

(Walmart 2026財年第三財季與全財年營運展望 資料來源:Walmart)(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只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oug McMillon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在進入下半年時,我們的庫存組成狀況良好。全球庫存增加3.8%,美國Walmart增加2.2%。關於我們在美國的定價決策,鑑於關稅相關的成本壓力,我們正如先前所承諾的『盡可能長時間保持價格低廉。」我們的採購團隊展現了創意與行動力,避免了原本可能對顧客和會員造成的額外壓力。他們在不同商品品類間,成功管理了價格與組合,並推動降價舉措。同時,他們在數量與物流上的決策也很到位,讓我們能在下半年站在有利的位置。
至於我們在美國觀察到的顧客與會員行為,基本上保持一致,沒有出現劇烈變化。到目前為止,關稅的影響是逐步顯現的,因此顧客的行為調整相對溫和。但隨著我們以加稅後的價格水準補充庫存,每週成本都在持續上升,預計這種情況將延續到第三與第四季度。
不出意外地,中低收入家庭的調整幅度大於高收入家庭。在一些可自由支配的品類(discretionary categories)中,隨著單品價格上升,我們觀察到該品項的購買數量出現相應下降,顧客轉向其他品項,甚至轉向其他商品類別。」
Doug McMillon的回答除了提及以加稅後的價格水準補充庫存,每週成本都在持續上升的情況逾其延續到第三與第四季度,也顯示現階段中低層的消費者,在接受價格轉嫁的能力彈性不高,並且很快出現消費降級(從原本單價高的轉向單價低的替代品,或者同品項的產品,從有品牌的轉向選擇更廉價的連鎖自營品牌)的情況,並且,隨先前PPI以及官員談話中提及,因為關稅前提前拉貨,令關稅導致的潛在通膨,可能才剛要顯現,令市場持續觀望,昨(21)日Walmart股價向下跳空,終場收跌4.49%,回測季線%。

(Doug McMillon電話會議上提及,調整價格後中低收入家庭的購買行為有轉向其他品項甚至商品類別_Page4 資料來源:Walmart)(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Walmart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原台股盤後:連結點我 → 《預期 Q3、Q4 持續成長,投信連 5 買》
免責宣言
本文所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