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產業風雲再起:中韓企業各自應戰、深度整合供應鏈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8-21 22:01
  • 更新:2025-08-21 22:01

全球汽車產業風雲再起:中韓企業各自應戰、深度整合供應鏈

中國奇瑞汽車出口突破五百萬輛,南韓成立新基金穩定零組件廠,全球汽車產業面臨供應鏈重塑與國際貿易壁壘挑戰。

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劇烈變動,各國車企因應國際貿易壁壘與區域供應鏈重塑,加速海外布局與產業升級。中國品牌奇瑞(Chery)國際集團宣布累計出口突破五百萬輛,成為首家達成此項里程碑的中國車企,創下中國車用出口史新紀錄。自2001年開展國際市場至今,奇瑞已連續22年成為中國最大汽車出口商,2024年全球銷售量年增38%至260萬輛,其中出口增長21%,達114萬輛,行銷東南亞、歐洲、南美與澳洲逾44國。進入2025年前七個月,雖然海外生產比例大幅提高,出口仍年增7.5%。奇瑞積極在印尼、泰國、巴西、埃及、哈薩克等國建廠,本地化生產有望減緩關稅和運輸壓力,也顯示中國自主品牌正大舉邁向全球布局。

全球汽車產業風雲再起:中韓企業各自應戰、深度整合供應鏈

與此同時,南韓汽車產業因應美國新一輪進口關稅,面臨出口動能下滑壓力。韓國貿易保險公社(K-Sure)聯合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 Group, HMG)及Hana銀行成立新台幣超過百億元的專案基金,為遭遇美國關稅打擊的零組件供應商提供低利融資與擔保措施,緩和供應鏈衝擊。隨韓國汽車零組件對美出口從零關稅調升至15%,零件供應商營運頓失優勢,現代汽車也力勸主要夥伴加速轉往美國本地設廠,以因應日益複雜的全球貿易態勢。

兩國案例對比反映,汽車產業正進入「去全球化」與「在地供應鏈」的新時代。中國品牌以高成長率與積極本地化策略擴大全球市場,南韓則藉由政策協助維持出口競爭。國際貿易摩擦下,車用供應鏈深度整合已成不可逆趨勢。對於美股車廠如General Motors(GM)、Ford Motor(F)等國際車廠而言,中韓企業新佈局構成外部競爭與供應變動雙重壓力。

展望未來,汽車產業如何平衡國際政策、高關稅環境與永續供應鏈建置,並在電動化、智能化潮流中尋找突破,將是各方競逐關鍵。大國競合與在地化製造趨勢,只會更加明顯。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全球汽車產業風雲再起:中韓企業各自應戰、深度整合供應鏈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