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get新任執行長Michael Fiddelke將面臨銷售停滯、顧客流失與投資人疑慮,市場信心因內部用人決策遭質疑而惡化,連帶美國零售股近日普遍走弱。
美國零售業近期再陷動盪,Target(TGT)在公布第二季財報後,股價單日重挫逾6%,今年來已累跌27%。這波頹勢源於消費者轉為謹慎、公司自營供應鏈與品牌策略失效,夾雜外部因素如通膨、關稅與競爭加劇。財報揭示,Target銷售額持續下滑、顧客來店次數減少,每戶消費金額低於去年同期,反映消費力明顯疲軟。新任執行長Michael Fiddelke雖強調將加速改革,包括強化商品吸引力、改善門市體驗、導入科技優化營運,但市場對其身為「內部升遷」背景仍存疑慮。多數投資人原期待由外部空降領導,挽回公司頹勢,對公司選擇既有管理層接任相當失望。分析師認為,Target過去被奉為同業標竿,其招牌「Tarzhay」形象靠創新商品與消費體驗成功吸引主力消費族群,但近年因商品保安嚴格化、門市人力不足、品牌吸引力疲弱而失色。連帶首度與Ulta Beauty終止合作、更動Pride系列策略,令部分消費者心生排斥,進一步加深客流失與忠誠度下滑。
同日,Walmart(WMT)公布第二季財報,雖美國同店銷售增長4.6%暫居同業之上,卻受法律與重組費用拖累導致營運利潤下降;網路銷售成長亮眼,但總體獲利未能讓市場滿意,股價同步下跌。其他美國零售巨頭如Costco(COST)、Dollar General(DG)、Best Buy(BBY)與Dollar Tree(DLTR)亦錄得小幅回落。投資人普遍認為,雖美國消費市場步入後疫情時代逐漸回歸常態,但高通膨、消費型態劇變與關稅不確定性,對零售板塊形成壓力。部分策略專家直指,Target近三年主要困境來自於自我管理不力,如門市品質把關、品牌創新失速、商品多樣性不如以往,導致被競爭對手快速搶食市占。
面對如此多重挑戰,Target新領導團隊能否重新激勵員工、重建品牌核心差異,觸底反彈,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不少意見認為,Target尚存消費者口碑及龐大忠實群眾,只要能展現有力改革、回歸「熱情、潮流、好逛」本色,仍有翻身機會。然而,外部環境及內部決策能否同步整合,現階段尚屬未知數。展望未來,美國零售業能否借力數位創新、消費體驗升級,重拾成長動能,將成下半年板塊健康與走勢的關鍵。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