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鴻海(2317)因其在美國的積極布局而受到矚目,尤其是威州廠的CPU伺服器生產,成功避開川普關稅干擾,並瞄準超過5,000億美元的AI基建計畫「星際之門」商機。鴻海在美國的投資不僅展現了其對「美國製造」政策的響應,也為其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
鴻海早在1980年便開始在美國布局,並在近年加大投資力度。今年首季末,鴻海斥資1.42億美元購置德州休士頓的土地及廠房,進一步擴大伺服器製造基地。這些投資策略不僅是對川普政府「美國製造」政策的積極響應,更是鴻海擴大其在AI市場影響力的重要舉措。鴻海的威州廠目前主要生產CPU伺服器,搭配台積電的美國廠晶片,形成完全「美國製造」的供應鏈,這樣的佈局不僅提升了鴻海的市場競爭力,也為其帶來了可觀的商業機會。
在市場反應方面,鴻海受「美國概念股」效應帶動,近期股價表現亮眼,成為台股的交投亮點之一。鴻海的積極布局和市場策略獲得法人機構的正面評價,認為其在美國的擴張將有助於長期業務增長。此外,投資者對於鴻海未來在AI及伺服器市場的表現抱有期待,認購權證的交易量因此增加,顯示市場對其未來潛力的信心。
展望未來,鴻海在美國的持續投資和擴張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其在AI基建計畫中的角色以及對美國製造政策的進一步響應,將成為投資者觀察的重要指標。此外,全球貿易政策的變化以及科技市場的競爭動態,也將影響鴻海在美國市場的發展走向。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這些動態,以便做出更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