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鴻(1476)近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達190.92億元,年增10.83%,但稅後純益卻年減27.8%至22.81億元,每股純益為8.31元。公司指出,第二季營運表現受到關稅和匯率的雙重影響,單季營收97.18億元,年增1.3%,但毛利率下滑至25.65%。隨著關稅問題塵埃落定,訂單已陸續回流,能見度恢復至6個月,預期下半年營運將逐季增溫。
訂單能見度改善,產能擴展計畫推進
儒鴻表示,由於東南亞生產基地的關稅問題已解決,客戶觀望態度轉變,訂單回流明顯,尤其成衣市場需求強勁。公司在印尼的第三期擴產計畫雖未在本次董事會通過,但將按原規劃推進。7月營收30.44億元,年減2.88%,但累計前七月營收增至221.367億元,年增8.72%。公司指出,7月有3.8億元因船期延遲至8月認列,整體出貨表現依然亮眼。
市場反應與未來展望
儒鴻的股價近期受到半年報影響出現波動,但法人機構對下半年訂單回流的預期持樂觀態度。公司正積極與客戶溝通調整報價,尤其針對新產品和新客戶,以適應新的匯率環境。未來,公司將加強新產品開發,提升新訂單與新客群的占比,以優化營運結構。
關鍵時點與後續觀察
儒鴻未來的關鍵觀察點在於訂單能否如預期回流,尤其在成衣市場的表現。投資人需關注印尼擴產計畫的進展及新產品開發的成效。此外,匯率波動和貿易政策變化仍可能對公司營運造成影響,需持續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