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川普威脅對印度加重關稅,印度轟美歐雙重標準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一透過社群媒體發文,指控印度以低價購買俄羅斯原油並高價轉售牟利,並表示將大幅提高印度商品出口美國的關稅,作為對其與俄羅斯深化能源合作且無視烏俄戰爭造成大量傷亡的懲罰措施。根據上週宣布的政策,川普將對印度部分商品課徵 25% 關稅,未來稅率可能進一步上調。對此,印度外交部迅速做出強烈回應,稱美國此舉是不公正且不合理的選擇性打壓,並指出西方國家本身與俄羅斯仍維持龐大貿易規模。印度強調,自 2022 年俄烏戰爭爆發後,是歐洲先搶購全球石油,導致印度被迫轉向俄國購買石油以確保能源穩定。與此同時,美國與歐盟卻仍持續進口包括核工業用的六氟化鈾、電動車用鈀金以及化肥與化學品等俄國出口品項。從貿易數據來看,歐盟在 2024 年與俄羅斯的雙邊商品貿易額仍達 675 億歐元(約 781 億美元),而 2023 年服務貿易額也有 172 億歐元。
印度強調,歐洲和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行為多屬非戰略性或高利潤產業,反觀印度的能源進口是基於民生經濟與消費者可負擔性的必然選擇。儘管美印談判情勢升溫,但印方政府仍表示會在 8 月 25 日至 8 月 29 日與美方的第五輪貿易談判中盡力與美達成貿易協議。
歐盟暫緩反制關稅,然承諾購美能源恐難落實
在美國持續擴大對印度關稅施壓之際,歐盟選擇避免與美正面衝突。根據最新協議,歐盟已同意將原定於 9 月上路的對美反制性關稅延後 6 個月實施,作為對川普政府的善意回應。雙方並於上週宣布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將自美國每年新增進口價值 2,500 億美元的能源產品至 2027 年,並於 2028 年前對美直接投資達 6,000 億美元。
然而,此項協議實現的可能性正受到嚴重質疑。以 2024 年為例,歐盟自美國進口的煤炭、液化天然氣(LNG)與原油合計僅為 760 億美元,美國全年能源出口總額也僅達 3,180 億美元。若要滿足協議中的進口目標,美國幾乎必須將全部能源出口都轉向歐洲,而歐盟亦需幾近全面放棄其他供應國,顯然與實際能源結構嚴重脫節。更重要的是,歐盟能源採購主體為私部門企業與消費者,並非由布魯塞爾統一調配。挪威、阿爾及利亞與亞塞拜然透過管線供應歐洲的天然氣在短期內難以替代,而美國能源企業也不太可能因政治協議而犧牲價格優勢或其他國際訂單,轉向低利潤的政府主導型交易。
即便美國液化天然氣供給有望於未來數年因阿拉斯加與墨西哥灣新設廠而上升,但隨著卡達、阿聯酋、加拿大等國新供應加入,全球供給擴張下恐拉低價格,加劇貿易承諾的落實壓力。在美國國內投資方面,歐洲企業雖對氫能與再生能源項目感興趣,但面對川普政府收緊對乾淨能源的補貼、提高審查門檻與外資限制,實質落地意願恐將受限。
整體而言,美歐協議雖具政治象徵意涵,但在執行層面極具挑戰,特別是在地緣政治緊張與能源市場碎片化的背景下,雙方實質貿易流向恐難大幅改變,關稅對抗雖暫歇,但不確定性仍籠罩整體經貿環境。
印度製iPhone暫免受關稅衝擊,但未來風險升溫
在美國宣布自 8 月起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後,市場一度擔憂此舉可能推升蘋果(AAPL) iPhone 在美國的售價,因為印度已成為蘋果全球供應鏈中不可忽視的組裝重鎮。不過根據報導,目前 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因半導體《232條款》仍在調查中暫時列於關稅豁免清單,因此自印度出口至美國的 iPhone 並未受到新一輪關稅影響。
美國政府在今年 4 月針對技術與戰略產品關稅政策進行調整,已明確排除智慧手機、電腦與特定電子零組件,主要考量為避免影響國內消費市場與科技業供應鏈穩定。這項豁免措施對蘋果與其印度代工夥伴(如鴻海與和碩)帶來即時保護。根據印度海關資料,光是在 2025 年 3 月至 5 月之間,從印度出口至美國的 iPhone 總值就達 32 億美元,占該期間出口比重高達 97% ,顯示蘋果對印度製造的依賴程度已快速超越中國。
然而,這項豁免也可能只是短期保障。美國商務部目前正針對包括半導體與通訊設備在內的國安關鍵產品進行《232條款》審查,智慧手機與其關鍵零組件未來是否被納入課稅名單仍存在變數。若未來豁免取消,不僅在美國市場銷售的印度製 iPhone 價格恐受波動,連帶也可能對蘋果全球生產配置產生干擾。屆時,蘋果或需重新調整越南、中國、印度等地的出貨比重,以保持iPhone等產品的成本與售價穩定。
關稅情勢初步落地,市場聚焦經濟與政策方向
綜合近期情勢,美國對印度加徵 25% 關稅雖在短期內引發地緣政治與供應鏈波動,但實際影響範圍相對有限。歐盟選擇延後對美反制措施,美歐貿易協議中的能源採購項目雖象徵性十足但恐落實困難。而在科技領域,蘋果 iPhone 雖暫時獲得關稅豁免,但未來《232條款》調查結果出爐豁免恐遭取消,印度成為美國主要供應來源的風險將隨之升溫,亦可能影響其生產配置與產品毛利率。
對投資人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上週公布各國稅率後,市場對關稅不確定性的反應已明顯降溫,相關波動性指標與資金流向皆顯示風險偏好有所回溫。接下來,焦點將重新回到美國是否能與更多國家達成貿易協議、《232條款》的調查進度以及美國總體經濟數據,如美國能持續維持通膨放緩且經濟降溫但不陷衰退的「金髮女孩經濟」,搭配關稅政策逐步明朗的背景,有望支持美國股市在未來續創新高。
【美股焦點】Fortinet 財報將近,擁抱 AI 能否帶來全新動能?
【美股焦點】Figma IPO首日股價狂飆,市場陷入狂賭之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