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特尼克:「預期8/1前達成中國以外所有磋商。」
關稅部份,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接受CNBC《財經論壇》(Squawk Box)專訪時,被主持人詢問「如果美歐雙方都採取0%關稅,然後美國還能從歐盟那裡取得一些額外讓步,那不是更好?還是說這15%是為了讓製造業回流美國?還是單純為了收稅收入,不管是外國公司、在美公司還是消費者買單?為什麼這15%要成為常態?」時,表示:「歐洲每年對美貿易順差是2,350億美元,也就是說每年結束時,他們手上拿著這麼多美元。換句話說,歐洲賣給美國的東西,遠比美國賣給歐洲要來的更多。我們國家正在被這些貿易順差一點點地出賣。我們有1.2兆美元的全球貿易赤字,這在經濟學上是不應該長期存在的,但卻持續了幾十年。所以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正在改變這一切。他的看法是:你要不就是回流製造業,要不就得繳關稅,但一定得改變現況。
而歐洲人願意簽這個協議,主要是因為汽車和藥品。別忘了,我們是全球最大的『買單者』,他們所有藥廠的利潤幾乎都來自於對美銷售。川普(Donald Trump)總統非常明確地說過:『你想在美國賣藥,你就得在美國生產。』歐洲人害怕他真的會強制實施,於是願意繳15%的稅,而不是讓美國把他們的企業整個搬走。他們保住了像Sanofi這樣的企業不被美國併吞,否則它現在就會是美國公司了。」

(Lutnick表示美歐能順利達成磋商的原因來自汽車與藥品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主持人追問「鋼鐵與鋁的關稅還維持在50%;藥品未來會一直維持在15%嗎?還是會有更多關稅?」時,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藥品是這次談判的關鍵之一,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未來兩週就會公布新的藥品政策,而且會大幅加稅。他的立場是:你不在美國建廠生產我們買的藥,你就得付重稅。既然我們出錢買藥,你至少要在這裡生產。所以歐洲人趕在這之前談成協議。
汽車方面,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已明確表示:汽車關稅25%會讓人無法承受,只能在美國生產。歐洲人找到一個他們可以承受的最高稅率,而川普(Donald Trump)總統也不會再退讓。這讓他們保住一些汽車廠,只需部分轉移到美國。明年你回頭看這協議時,會發現歐洲人其實是滿意的,因為這正是川普政策的核心。這也證明了他關於關稅的主張是對的。」

(Lutnick表示Trump未來兩週就會公布新的藥品政策並大幅加稅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此外,另一位主持人,對於關稅前景部分提出「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對歐洲還有其他訴求,比如科技巨頭的規範、數位稅等等。這些會不會重新進入談判?是不是可能以後這15%的關稅還會下降,前提是達成其他協議?」的問題時,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降低關稅,我不認為會發生。但總統在協議中會考慮一些我們不生產的天然資源。如果對方種植的是我們不種的東西,比如芒果、鳳梨,就可以零關稅進口。像咖啡和可可也可以。對歐洲來說,像軟木(例如酒瓶塞用的)可以免稅進口。我會繼續跟歐盟委員會的貿易官員談,他們今天早上還打電話來說想談數位服務稅、對科技公司的打壓等議題。
鋼鐵和鋁雖未列入這次協議,但會在之後談判中登場。我們還有很多協商空間,但基本框架已定。他們賣我們的東西付15%稅,我們賣他們的東西免稅。他們在汽車、藥品和半導體方面得到了保護,這三項是歐盟堅持的重點。批評這項協議的人,在未來兩週會發現這些歐洲談判者其實很聰明。」

(Lutnick表示自己不認為會發生降低關稅的情況,但可以就美國不生產的稀缺資源做讓步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並對美中磋商與部分尚未完成協商國家的問題上,回覆:「關於其他國家,許多國家本來只願意開放市場50%、30%。川普(Donald Trump)總統說『不行,我要全開放』,最後他們提高到75%。但川普(Donald Trump)總統仍堅持『我要完全開放』。現在,想和美國做協議的前提就是市場完全開放。總統希望美國商品能公平地賣到海外,他厭倦了過去幾十年對美不利的貿易政策。他要在現在就改變這一切。
而我們的工作已經完成,這些國家提出了報價,現在就看川普(Donald Trump)總統要不要接受,像印度就是如此。中國會比較難搞。他們是完全不同的狀況。我們有專門的團隊處理中國問題,就讓他們去說明進展。我這邊不評論。但其他國家?我們打算在週五(08/01)前完成所有協議。08/01我們就會設定關稅稅率,之後一切將全面啟動。」

(Lutnick表示預期08/01前達成中國以外的所有磋商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Fed發言人昨(29)日表示,Fed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不會出席本週的利率決策會議,將導致實際投票人數由原本的12名成員降至11名,而FOMC會後聲明將於今(30)日14:00時公布,隨後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將舉行記者會。Fed傳聲筒Nick Timiraos昨(29)日在社群媒體X上發文表示:「Fed官員預計最終需要恢復降息,但他們只是還沒有準備好在本周這樣做,問題分歧點落在他們需要首先看到哪些證據,以及等待這種方向,是否被後續的數據證明是一個錯誤。
當關稅導致Fed官員們擔憂通膨可能重新出現,令2025年暫停降息時,Fed整體看法一致。但事實證明,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比人們擔心的要溫和,而且有跡象表明招聘可能正在疲軟,Fed官員們現在在是否恢復減薪的問題上分裂成三個陣營,
短線焦點將是鮑爾(Jerome Powell)是否在週三下午的新聞發佈會上,提供任何9月降息的暗示,以及他的同事們是否在未來幾天和幾周內開始為下一次會議的降息奠定基礎方向。」

(Timiraos表示Fed官員對何時降息看法不一,須留意Powell記者會上說法 資料來源:Nick Timiraos' X)(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中美磋商部分,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提及,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在會談結束後對媒體表示:「在過去一天半時間裏,中美雙方貫徹落實兩國元首06/05通話重要共識,充分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製作用,就彼此關切的重要經貿議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會談中雙方回顧日內瓦經貿會談共識和倫敦框架落實情況,並給予充分肯定。中美雙方經貿團隊將繼續保持密切溝通,就經貿議題及時交流,繼續推動雙邊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點出美中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新華社報導美中雙方持續磋商對等關稅24%,且中方反制措施向後推延 資料來源:Nick Timiraos' X)(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在接受CNBC《權力午餐》(Power Lunch)專訪時,主持人表示:「我想市場對這次會談的基本預期,是『是否能將08/12的期限再延後90天、維持停火狀態。』這項延後若成真,對斯德哥爾摩會議就是一次勝利。你們是否已同意延後,還是需要川普總統最終批准?」時,回答:「這要由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決定,他對所有貿易協議擁有最終決策權。我在來這之前與他通過話,明天我會和格里爾(Jamieson Greer)大使一起與他見面,由他做出最後決定。我想中方官員可能有點過早地宣稱我們已經延後期限。我可以說,這次會議成果廣泛、內容充實,並且令人滿意。」

(Bessent表示美中磋商期限是否延期仍將等待Trump做最後決定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被詢問到具體協議與雙方共識部分,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我們持續在推動中方完善其稀土管制系統。該系統是04/04全球實施的新制度,但有些操作問題。因此我們敦促他們進一步改進。這不只是針對美國的問題,而是影響整個全球供應鏈的事。我們在這方面有不錯的進展。我們也針對彼此的經濟狀況進行了深入報告與討論。我們敦促他們關注即將啟動的『五年計畫』。會議應該會在9、10月舉行,2月公開討論。我與格里爾(Jamieson Greer)大使鼓勵他們將經濟結構從製造導向轉為消費導向。如果他們的五年計畫已納入這點,也希望他們公開說明。」

(Bessent表示美國鼓勵中國經濟結構從製造導向轉向消費導向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主持人透過提問「TikTok、台灣總統被拒絕過境紐約」確認貿易範疇時,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先回到08/01這一點。對川普總統而言,讓我們有談判籌碼的是,他願意簽協議,也同樣樂於收取關稅收入。這讓我們有更多彈性。TikTok沒談。我們非常小心將貿易與國安分開。台灣總統的行程與我們會談完全無關。」本週市場等待FOMC利率會議、美中關稅磋商,以及即將公布的大、小非農,昨(29)日美股四大指數費半獨紅,終場漲跌幅落於-0.46~+0.05%之間,美股財報季仍為短線焦點。

(Bessent表示本次磋商未談TikTok,台灣總統行程則與美中磋商無關 資料來源:CNBC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6月批發庫存可能反應企業提前備貨
昨(29)日美國6月批發庫存月率錄得0.2%,高於市場預期的-0.1,與前值的-0.30%,

(美國6月批發庫存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5月S&P/CS20座大城市未季調房價指數錄得342.97,高於前值的341.48,
美國5月S&P/CS20座大城市未季調房價指數月率錄得0.4%,低於前值的0.8%,
美國5月S&P/CS20座大城市季調後房價指數月率錄得-0.34%,低於市場預期的-0.2%,與前值的-0.31%,
美國5月S&P/CS20座大城市未季調房價指數年率錄得2.79%,低於市場預期的3%,與前值的3.42%,
美國5月S&P/CS10座大城市未季調房價指數月率錄得0.36%,低於前值的0.74%,
美國5月S&P/CS1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年率錄得3.35%,低於前值的4.07%,

(美國5月S&P/CS20座大城市未季調房價指數 資料來源:S&P Globa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5月FHFA房價指數錄得434.4,低於前值的435.1,
美國5月FHFA房價指數月率錄得-0.2%,符合市場預期,高於前值的-0.3%,
美國5月FHFA房價指數年率錄得2.8%,低於前值的3.2%,

(美國5月FHFA房價指數 資料來源: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6月JOLTs職缺數錄得743.7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750萬人,與前值的771.2萬人,

(美國6月JOLTs職缺數 資料來源: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7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錄得97.2,高於市場預期的95,與前值的95.2,
美國7月諮商會消費者現況指數錄得131.5,高於前值的129.1,
美國7月諮商會消費者預期指數錄得74.4,高於前值的69,

(美國7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 資料來源:The Conferenc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由上來看,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昨(29)日公布的批發庫存報告顯示,美國6月批發庫存金額錄得9,077億美元,月增0.2%、年增1.5%,並且零售庫存金額錄得8,087億美元,月增0.3%,年增2.5%,不含機動車輛和零件的零售庫存金額錄得5,519億美元,月增基本持平,年增4.2%;其中,批發庫存部分月增0.2%,對比5月月減0.3%的表現,有顯著逆轉,可能反應隨著各國關稅磋商陸續底定,貿易前景不確定性趨緩後,批發商在庫存管理上的策略有所轉變,企業可能正在為未來的需求成長提前備貨,也令後續銷售相關數據的敏感度持續轉強(庫存增加、生產走強後,如銷售未能跟上,則可能引發市場對庫存過剩、重返庫存去化循環、生產有放緩風險的擔憂),
標普全球(S&P Global)發布的Corelogic Case-Shiller報告中,顯示20座大城市未季調房價指數錄得342.97,月增、年增表現皆低於前值,顯示5月份仍延續房價漲勢趨緩的情況,並且年率表現為連續第4個月收窄,10座大城市的房價指數數據表現也同有月率、年率低於前值的情況,標準普爾道瓊斯指數固定收益、可交易和大宗商品主管Nicholas Godec對數據表示:「全國房價僅比一年前高出2.3%,是自2023/07以來的最小漲幅,幾乎所有漲幅都發生在最近六個月。春季市場小幅提振價格,但不足以表明價格持續加速。各區的月率趨勢顯示房價疲勞情況仍然廣泛,也同樣反應更高的抵押貸款利率、交易量低迷、潛在購房者負擔能力依舊捉襟見肘、房屋庫存受限導致房價尚且持穩等情況。」

(美國5月S&P/CS20座大城市未季調房價指數_Page6_Table 2_分區表現 資料來源:S&P Globa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昨(29)日發布的5月份住房報告顯示,美國5月份房價指數錄得434.4,月減0.2%,年增2.8%,與標普全球(S&P Global)發布的Corelogic Case-Shiller報告顯示房價趨緩的方向一致;以九大人口普查分區來看,中大西洋地區房價月減0.8%、年增5.9%,東北中部地區月減0.2%、年增5.2%,南大西洋地區月減0.1%,年增1.4%,東南中部地區月減0.6%、年增4.0%,太平洋地區月減0.6%、年增0.6%,新英格蘭地區月增0.3%、年增5.3%,西北中部地區月增0.2%、年增3.8%,西南中部地區月增0.3%、年增0.9%,山區月增0.1%、年增1.2%,

(美國5月FHFA房價指數_九大人口普查分區 資料來源: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昨(29)日公布的美國6月JOLTs職缺數錄得743.7萬人,低於市場預期與前值,加上本次報告也顯示6月新增就業人數520萬人,低於5月份的547萬人,招聘率則從5月份的3.4%降至3.3%,為2024/11以來最低,離職率落於2%左右,反映招聘人數、職缺數都有下降,並且員工審慎看待勞動市場現狀,也符合先前Fed官員於6月初開始持續表明企業仍在等待關稅動向,暫停裁員緩招聘的風向,

(美國6月JOLTs職缺數_Page3_Table A_分項 資料來源: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昨(29)日發布的消費者報告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7月份月增2個百分點至97.2,並且現況指數、預期指數雙高於前值表現,只是其中,預期指數部分仍低於80的榮枯分水嶺,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全球指標高級經濟學家(Stephanie Guichard)對於數據表示:「消費者信心自5月以來已趨於穩定,從4月的暴跌中反彈,但仍低於去年的令人興奮的水準,7月份,對未來的悲觀情緒有所消退,令整體信心略有改善。預期指數的三個組成部分均有所改善,消費者對未來商業狀況和就業的悲觀情緒降低,對未來收入更加樂觀。與此同時,消費者對現狀的評價幾乎沒有變化。他們對7月份當前商業狀況的態度比6月份要樂觀一些。然而,他們對當前就業機會的評估連續第7個月減弱,為2021/03以來的最低水準。此外本次報告中有18.9%的消費者表示7月份很難找到工作,高於1月份的14.5%,分層來看,7月份信心的小幅增長是由35歲以上的消費者推動的,除了收入最低的消費者(家庭年收入低於15美元)之外。而消費者的給予的回饋顯示,關稅仍然是首要考慮因素,並且主要與擔心關稅會導致價格上漲有關。此外,儘管消費者的平均12個月通膨預期從6月份的5.9%和4月份的7%峰值,略放緩至5.8%,但提及對高物價和通膨的次數在7月份卻有所上升。」

(美國7月諮商會消費者現況、預期指數 資料來源:The Conferenc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昨(29)日美元指數終場收漲0.25%,突破季線反壓,本週數據留意今(30)美國7月ADP就業人數、美國第二季實質GDP初值、美國6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週四(31)美國7月挑戰者企業裁員人數、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美國6月PCE物價指數、美國6月個人支出、FOMC利率會議;週五(08/01)美國7月非農、美國7月標普全球製造業PMI終值、美國6月營建支出、美國7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美國7月ISM製造業PMI。
美歐磋商達陣,金市失守月、季線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中國通縮尚未改變(6月CPI、PPI無復甦跡象),中國兩會對2025經濟成長率預期目標仍訂在5%,但中國「內需不足,失業仍高(2025畢業生人數預期續創新高仍不利2025就業市場<7月畢業潮>),寫字樓空置率居高不下(2Q25上海寫字樓空置率仍不理想)」等根本問題並未解決,雖有AI浪潮為科技業帶來重新估值的前景,仍須留意資金集中在科技股,但金、傳板塊相對難有提振的風險,恆生今(30)日收跌回測10日線,上證今(30)日收漲,仍維持5日線向上攻高格局,

(恆生指數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昨(29)日美元指數終場收漲0.25%,突破季線反壓,相對限制美元計價的金市多方表現空間,2、3、5年期美債殖利率失守月線,相對有利不孳息的金市多方力道,並且市場持續關注的關稅動向上,美中磋商現況如首段提及,雙方官員的說法上,並未發生新衝突,也令市場抱持較樂觀的看法,昨(29)日黃金/美元終場收漲0.35%,以3,326.46元/盎司作收,失守月、季線後仍未搶回。

(黃金/美元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中磋商進展順利,美油突破半年線
油市上,供給面部分,OPEC 07/05公布的新聞稿顯示:「八個參與國將於2025/08起,從2025/07月產量基準調增54.8萬桶/日,調增幅度高於先前3個月的41.1萬桶/日。」增產前景加重市場對供過於求的觀望;需求面上,05/26為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至09/01勞動節為北美駕車旅行旺季,燃油需求架構底部支撐,
隨08/01磋商截止日逼近,美日、美歐磋商接連達陣,並且市場對於美中磋商也抱持相對樂觀看法,提振需求面前景預期,本週市場持續等待FOMC利率會議動向,以及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昨(29)日美、布油終場分別收漲3.39%、3.19%,美油率先突破年線反壓,
短期格局仍宜持續留意俄烏和談進展,與俄烏和談後是否美、歐放寬對俄制裁,令俄油重返油市,中期格局重點落於英、歐、美經濟數據,以及中國經濟數據是否明顯出現復甦動能,長線上「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仍維持「百元大壓為長線關鍵分水嶺」的看法。
未給財測,United Parcel Service重挫10.57%
S&P500指數11大板塊跌6漲5,房地產、公用事業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1.66%、1.15%,表現較佳,工業、通訊服務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跌1.14%、0.86%,表現較弱,
成分股中,Corning、Incyte終場分別收漲11.86%、10.28%,表現最佳,Carrier Global Corp.、United Parcel Service終場分別收跌10.61%、10.57%,表現最弱。尖牙股部分,Meta跌幅2.46%,Amazon跌幅0.76%,Netflix跌幅0.50%,Apple跌幅1.30%,Alphabet漲幅1.56%,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現,Travelers、Coca-Cola終場分別收漲1.93%、1.89%,表現最佳,UnitedHealth、Boeing終場分別收跌7.46%、4.37%,表現最弱。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Amkor、Coherent終場分別收漲18.13%、2.57%,表現最佳,Monolithic Power Systems、Intel終場分別收跌1.92%、1.31%,表現較弱。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一般常公布的經濟數據以外,包裹、快遞類的物流公司財報,也常被當作檢視美國經濟風向的指標,如FedEx、United Parcel Service,而全球最大的包裹遞送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昨(29)日發布2025財年第二財季營運報告,季度營收達212億美元,非GAAP調整後營業利益19億美元,非GAAP調整後稀釋EPS 1.55美元,
分項來看,美國境內營收140.83億美元,年減0.8%,主要受到預期貨運量下降影響,不過被空運貨物與每單件收入增加部分抵銷,調整後營業利益9.82億美元,年減1.4%,非GAAP調整後營益率7.0%;國際營收44.85億美元,年增2.6%,主要受到日均交易量成長3.9%帶來的助力帶動,調整後營業利益6.82億美元,年減17.23%,非GAAP調整後營益率為15.2%;供應鏈解決方案營收26.53億美元,年減18.3%,主要受到2024財年第三財季剝離Coyote的影響導致,調整後營業利益2.12億美元,年減13.11%,非GAAP調整後營益率8.0%,2025全財年展望部分,United Parcel Service直接點出,基於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公司不提供收入或營業利益預測,

(United Parcel Service 2025財年第二財季分項營收 資料來源:United Parcel Service)(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United Parcel Service 2025全財年展望預期 資料來源:United Parcel Service)(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United Parcel Service也表示,由於川普(Donald Trump)推出新的「小額豁免」關稅措施,導致過往中國低價電商如SHEIN、Temu的包裹,開始須課徵關稅,導致跨境電商的需求大降,雖然稅率一開始因為中國報復後,美國加徵,導致一度高達120%,而後續隨雙方磋商回落至54%,但仍不利於需求與企業獲利表現,
並且,大環境上,疫情全球封城、遠距上班的情況難再出現,消費型態於疫後逐步由線上轉回實體,也較難逆轉,令United Parcel Service預期在2025選擇逐步退出毛利較低的業務(跟Amazon合作於2024財年營收佔比達11.8%,但毛利不高)轉向高毛利貨物運送,雖然United Parcel Service結構組織逐步導入自動化,並提供自願離職的方案,不過仍需時日反映成效,昨(29)日股價向下跳空重挫10.57%,失守季線並向04/09前低靠攏。

(United Parcel Service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原台股盤後:連結點我 → 《智慧眼鏡熱賣,PI 膜大廠收復半年線》
免責宣言
本文所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