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革命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帶動了全球資本市場的熱潮。即使川普再度上台、全球關稅政策翻天覆地,美中科技戰愈演愈烈,我們都必須承認一個現實:AI 革命的基礎設施,仍深深倚賴台灣供應鏈。

       從 NVIDIA 的 H100/GH200,到 Google、Amazon、Microsoft 的雲端資料中心,再到特斯拉 Optimus 機器人的關鍵模組,背後都牽動著台灣的半導體、PCB、伺服器與散熱體系。不論關稅怎麼徵、晶片法怎麼改,台灣製造仍是全球 AI 系統的心臟與血管。

      投資 AI,與其繞地球一圈押注美歐企業,不如回頭看見這條「不會被地緣政治取代」的核心價值鏈。

 

00952、00737、00762、00851 哪一檔適合你!?

      為了抓住這股 AI 成長浪潮,越來越多投資人將目光轉向與 AI 相關的指數型基金(ETF)。本文將聚焦於台灣市場的四檔熱門 AI ETF,包括凱基台灣AI 50 ETF(00952)、國泰AI+Robo ETF(00737)、元大全球AI ETF(00762) 和 台新全球AI ETF(00851),從投資目標、成分股配置、產業與地區分布、費用結構及配息政策等多方面進行全面比較,幫助投資人選出最符合需求的投資標的。

  1. AI ETF 投資新機遇: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動力
  2. 四檔 AI ETF 的全面介紹
  3. 四檔 AI ETF 的差異性分析
  4. AI ETF 投資人該怎麼選?

 


 

一、AI ETF 投資新機遇

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動力

     人工智慧(AI)正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應用遍及自動駕駛、智慧醫療、生成式 AI 等領域。隨著亞馬遜、Alphabet、Meta、微軟四大雲端巨頭擴大 AI 資本支出,2025 年資本支出預計將突破 3,00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30%。台灣作為全球 AI 供應鏈的核心,高達 90% 的 AI 伺服器、78% 的筆電和 55% 的 PC 由台灣製造,從 IC 設計到伺服器代工的關鍵優勢,成為最大受惠者。

    同時,NVIDIA 新晶片量產、CoWoS 投片量上修,進一步奠定台股 AI 廠的成長基礎。全球層面,白宮聚焦 AI 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美國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AI,無疑是 2025 年投資的關鍵字,投資 AI ETF 不僅能參與多家龍頭公司的成長,還能有效降低選股風險,抓住這波產業革命的長期紅利。


 

二、四檔 AI ETF 的全面介紹

     每檔 AI ETF 的設計理念與追蹤指數有所不同,有的聚焦台灣本地市場,有的瞄準全球 AI 技術龍頭。以下我們將逐一介紹四檔熱門 AI ETF 的定位與特色。

凱基台灣 AI 50 ETF(00952)

       00952 並不是一檔只炒題材的 ETF。它追蹤的「台灣優選AI 50 指數」,從台灣股市中精選與 AI 算法、算力、數據處理相關的公司,從設計(IC)、材料(PCB)、製造(伺服器)到系統整合,建立完整供應鏈架構。

       其成分股涵蓋了世界、台積電、台光電、英業達、台達電、鴻海等 AI 關鍵零組件或伺服器代工大廠,而單一權重上限為 4%,大幅降低過度集中在台積電、聯發科等巨頭的風險,讓台股的潛力中小型股也有表現空間。

       在當前川普關稅地圖砲、全球 AI 地緣供應鏈重組的背景下,這種供應鏈分散、產業角色清晰的策略,更能展現出台灣在 AI 革命中的不可取代性。00952 的主要篩選流程如下:

四大指標嚴選體質

  • 品質面: 剔除近四季 ROE 平均排名後 5% 的公司。

  • AI 產業面: 必須來自 FactSet RBICS 產業分類的 AI 子產業(如半導體、伺服器、雲端運算等)。

  • 風險控管面: 剔除過去表現波動過大的前 5% 公司(下行風險指標排序)。

  • 股利紀律面: 最近一年有發放現金股利,且近三年中至少兩年發放,還需避開已確定不配息的公司。

三因子排序,計算綜合分數

    符合上述條件後,再依照「多因子綜合分數」排序,計算方式結合:

  • 股息殖利率分數(現金流)

  • 動能分數(股價趨勢)

  • 成長性分數(企業價值提升)

    這確保選出的不是「單一強項」的公司,而是三面俱佳、均衡發展的企業。前 50 名公司就會被納入台灣優選 AI 50指數,這些就是 00952 的 ETF 成分股。若有同分者,會依市值決定優先納入。

分群權重,控制集中風險

     指數內成分股依自由流通市值被分為三群:

  • 前10名:每檔權重 4%

  • 第11~25名:每檔 2%

  • 第26名之後:每檔 1.2%

    這樣設計可有效控制權重不過度集中單一大型股,同時讓中型潛力股也有機會發揮影響力。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國泰 AI+Robo ETF(00737)

      00737 國泰 AI+Robo ETF 是一檔主打「全球 AI 與機器人科技」的主題型 ETF,自 2018 年 5 月 29 日成立以來,長期聚焦於 AI 核心參與者與技術領導企業,追蹤 納斯達克 CTA 全球 AI 及機器人指數,成分股約 100 檔,涵蓋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相關公司。

標的指數篩選邏輯

    納斯達克 CTA 全球 AI 及機器人指數的編製方式結合產業分類、財務比例與技術參與程度,具備以下三項明確的選股條件:

  1. AI 核心參與者資格 : 入選公司須為 AI 技術的直接參與者,涉及 AI 技術開發、硬體供應、軟體平台,或是在機器人與自動化領域具有高度影響力。
  2. 營收貢獻門檻 : 企業需有至少 50% 的營收來自 AI 或機器人相關業務,以確保其核心營運與主題密切相關。
  3. 技術領先性 : 公司需在所屬產業具備技術領導地位,不僅是概念股,而是實際投入 AI/機器人開發的企業,包含晶片供應商、演算法平台與自動化應用開發商等。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元大全球AI ETF(00762)

      元大全球AI ETF(00762) 是台灣第一檔以「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為主題的 ETF,追蹤 STOXX 全球人工智慧指數,涵蓋全球 AI 領域的關鍵企業,聚焦資料處理、AI 軟體、晶片與雲端基礎建設等產業。ETF 於 2019 年 1 月成立,為主題型指數股票型基金,適合看好 AI 長期成長趨勢的投資人。

成分股選股邏輯

  1. 產業分類:透過全球公司資料庫,篩選與 AI 產業相關的企業,包含晶片設計、雲端運算、大數據、資料分析、自動化技術等。

  2. AI 關聯性評分:每家公司依照「人工智慧關聯程度」打分,並依此納入權重設計與調整依據。

  3. 流動性與市值門檻:需符合一定市值與流動性條件,避免冷門或波動性過高股票。

  4. 權重設計:並非等權重,而是依 AI 關聯程度、流動性與市值綜合計算。非 SmartBeta,不設單一股票上限,但通常會控管極端集中。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台新全球AI ETF(00851)

      台新全球AI ETF(00851)所追蹤的指數為 SG全球AI機器人精選指數,其選股邏輯融合了「技術創新能力」與「財務健全性」兩大面向,目的在於精選出具備 AI 長線發展潛力的全球企業,並透過系統化篩選方式,建立出一組具代表性的投資組合。

     在初步遴選階段,指數會先從全球股票市場中,剔除波動性較高或監管限制較多的區域,如中國 A 股、東歐、南美等市場,並設定基本門檻:包括市值不低於 5,000 萬美元,且近 30 日日均成交量至少 50 萬美元,確保所納入企業具備基本規模與流動性。

      接著採用全球範圍中的 AI 和機器人相關企業,透過行業識別、資料挖掘與專家審查匯整,篩選邏輯則著重在三大核心指標:研發支出佔營收比例(衡量創新投入)、資產報酬率(ROA)(代表經營效率)以及三年銷售成長率(觀察企業成長性)。這三項財務與營運數據會被標準化後計算綜合得分,最終選出前 80 檔企業納入指數。

篩選條件

  1. 產業主題聚焦
    指數成分股皆來自受AI、自動化與機器人發展影響顯著的企業,涵蓋 AI 技術應用龍頭、工業機器人廠商、醫療自動化與相關科技公司。

  2. 研究來源嚴謹
    所有成分企業皆來自法國興業銀行股票研究部門定期維護與評估,搭配專業分析師團隊進行長期追蹤與調整。

  3. 資料與觀點結合
    指數設計結合大數據研究技術與 AI 專家 Martin Ford 的產業觀點,強調選股邏輯不僅量化,亦具備洞察力與預判性。

  4. Smart Beta 策略應用

    • 採用非傳統的市值加權,而是以「調整後市值」搭配成分評分,建立Smart Beta配置。

    • 強調研發支出比率、ROIC(三年平均)與營收成長性。

    • 成分股權重上限為 5%,強化分散性。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三、四檔 AI ETF 的差異性分析

市場定位與投資範圍

✅00952 凱基台灣AI 50 ETF|聚焦台股AI黃金供應鏈

     00952 是台灣少數專注「AI硬體基礎建設」的 ETF,成分股完全鎖定台股市場,從 IC 設計、PCB、散熱、伺服器、系統整合等全產業鏈佈局,掌握台灣在 AI 世代中的核心角色。因採多因子選股法,並限權重不超過 4%,避免過度集中台積電等權值股,是「希望台灣發光」投資人的首選,攻守兼備、配息穩定、供應鏈概念明確。

✅00737 國泰 AI+Robo ETF|全球AI+機器人雙主題

      00737 強調 AI 與機器人兩大技術融合,涵蓋全球技術領先企業,尤其重視 AI 核心參與度與收入占比。成分股需有至少 50% 營收來自 AI/機器人業務,並具備產業領導地位,像輝達、波士頓動力母公司等都有機會納入。地理配置以美國為主,輔以歐洲與亞洲,是一檔主題明確、技術門檻高的全球型 ETF,適合看好「AI+機器人融合創新」的投資人。

 ✅00762 元大全球AI ETF|涵蓋最廣的泛AI概念

     00762 聚焦全球 AI 產業發展的廣度與深度,涵蓋晶片、雲端、資料分析、通訊、甚至房地產資料應用等題材,為主題型 ETF 中「觸角最廣」的一檔。成分股來源以 STOXX 分類為基礎,評估 AI 關聯性後權重配置,偏向美股大型科技股主導。雖非 Smart Beta,但因成分多元,適合長期看好 AI 普及化趨勢的投資人,強調應用廣、成長性強。

✅00851 台新全球AI ETF|Smart Beta 精選型+AI長線潛力

      00851 由法國興業銀行研究部與 AI 專家 Martin Ford 合作設計,聚焦技術創新與財務體質兼具的公司。指數選股納入三大指標:研發支出占比、ROIC、三年營收成長率,走的是 Smart Beta 精選邏輯。重點佈局於美國 AI 與自動化應用企業,年調整一次、波動低於一般主題型 ETF,適合重視企業基本面、又想參與 AI 成長紅利的穩健型投資人。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成分股選股邏輯

      當我們討論 AI 主題型 ETF 的成分股選股邏輯時,背後實際反映的是每檔 ETF 對「什麼是 AI 未來核心價值」的判斷與詮釋,而這正是它們表現差異的根源。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00952 凱基台灣AI50 

       它選股邏輯著重「AI 上中下游的實體供應鏈」,包含 IC 設計、半導體製造、散熱模組、PCB、伺服器組裝等,透過流動性、財務因子、產業分類進行篩選,並加入權重上限4%的設計,目標是打造「完整的AI硬體輸出地圖」。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00737 國泰AI+Robo ETF 

    以「收入比重超過50%來自AI或機器人」為篩選門檻,鎖定技術應用與產值已具規模者,搭配納斯達克CTA指數規則,注重企業在前瞻技術的實戰參與度。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00762 元大全球AI ETF 

    基於STOXX分類篩選具AI主題關聯的企業,不要求特定營收比重或技術門檻,更偏向「廣義AI題材參與者」。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00851 台新全球AI ETF 

     則屬Smart Beta精選策略,融合研發占比、ROIC、營收成長三大指標,試圖找出最具競爭優勢與成長潛力的AI創新企業。

      總結而言,各ETF從供應鏈參與度、財務表現、主題關聯性與技術深度等不同維度切入,決定了成分股的「AI純度」與風險/報酬特性。選擇哪一種邏輯,也是在選擇你相信的AI未來長相。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配息政策 × 費用率:

✅00952(凱基台灣AI50)

         主打月配息,且配息設計有「股利紀律」門檻:只納入有穩定現金股利的公司。這讓投資人在參與 AI 成長的同時,也能獲得現金回饋。管理費僅 0.4%,保管費 0.035%,費用率為四檔最低,非常適合長期持有、重視股息與成本控管的族群。

✅00737(國泰AI+Robo)

     無固定配息政策,過去曾有配息紀錄但不穩定,屬於資本利得型設計,較適合追求價差收益的成長型投資人。管理費 0.65%、保管費 0.06%,屬中等費用,合理反映其追蹤全球AI與機器人企業的資料成本。

✅00762(元大全球AI)

     完全不配息(累積型),強調資本成長最大化,適合沒有現金流需求、偏好價差收益的長期成長型投資人。然而其費用率高達 1.16%(管理費 0.90%+保管費 0.26%),是四檔中最高,投資人需留意高成本對長期報酬的侵蝕。

✅00851(台新全球AI)

     採年配息機制,選股邏輯中也強調財務體質與現金流表現,因此配息相對穩健。費用率中等(管理費 0.65%、保管費 0.06%),相較於00762略低,性價比在全球型ETF中算是居中合理。

無論關稅怎麼變,AI 仍繞不開台灣供應鏈,四檔熱門 ETF 誰更適合你?

 


 

四、AI ETF 投資人該怎麼選?

阿勳總整理

     如果你是配息控、又重視AI產業鏈的潛力布局,那麼00952 凱基台灣AI值得你放進觀察清單。它不只提供月配息低費用,更厲害的是——成分股涵蓋 AI 上中下游供應鏈,單一持股不超過 4%,有效分散風險,還能卡位中小型 AI 概念股的爆發成長。適合想穩穩領息、又不放棄資本利得的穩健型投資人。

      想一次押注 AI + 機器人雙主題00737 國泰AI+Robo會很對味。它鎖定營收高度仰賴AI應用的企業,搭配每年兩次嚴格篩選調整,選股架構深具紀律。適合相信「技術長線、產業成長」的成長型投資人

     如果你認為 AI 不只是算力與晶片,更將滲透雲端、電信、房地產等領域,00762 元大全球AI就是主打這種「AI普及化」視角的選擇。成分股涵蓋範圍最廣、非 Smart Beta 架構,適合想參與產業長期變革紅利的資本成長派。

     至於00851 台新全球AI,則是結合法國興業銀行研究團隊與 Martin Ford 專業觀點,選股依據研發比、銷售成長與創新潛力,搭配 Smart Beta 策略,定位清晰。適合對主題投資有信仰、希望掌握AI 科技價值躍升曲線的中長期投資人。

 

  • 你想吃 AI 配息又愛台灣?👉 選 00952,月配息、低費用、選股邏輯清晰、匯率風險小,且含中小股潛力。

  • 你想買 AI + 機器人雙重引擎?👉 00737 很對味,篩選嚴謹,適合中長期持有。

  • 你看好 AI 普及到各領域(雲端、通訊、資料)?👉 00762 為全球最多元配置,不限 Smart Beta。

  • 你想跟法國專家與 Martin Ford 走?👉 00851 是結合大數據與專業觀察的 Smart Beta 策略代表作。

 

文章相關股票
股人阿勳

股人阿勳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