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高盛第二季財報擊敗市場預期!股價創高還能漲?

 蔡秉修

蔡秉修

  • 2025-07-17 18:07
  • 更新:2025-07-17 18:07
【美股焦點】高盛第二季財報擊敗市場預期!股價創高還能漲?
圖/Shutterstock

高盛(Goldman Sachs, GS)於美東時間7月16日盤前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整體表現亮眼,核心業務穩健增長,營收145.83億美元(年增15%、季減3%),每股盈餘為10.91美元,雙雙擊敗預期的135.8億美元和9.63美元。主要來自全球銀行與市場部門的營收大幅成長,惟資產與財富管理部門略有下滑。信用損失撥備(Provision for credit losses)為3.84億美元,反映信用卡與企業放款組合的成長與淨沖銷增加;營運費用則年增8%,主因薪資與交易相關費用提高,但部分被訴訟與監管支出減少所抵銷。

 

高盛是全球投資銀行領導者,擁有三大核心業務

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成立於1869年,總部位於紐約,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投資銀行之一。其主要業務分為三大部門,「全球銀行與市場管理(GBM)」涵蓋股票與固定收益交易、承銷與財務顧問業務;「資產與財富管理(AWM)」提供機構與高資產客戶的投資解決方案;「平台解決方案(Platform Solutions)」則整合交易銀行與科技金融服務。收入大約有20%來自投資銀行,45%來自交易,20%來自資產管理,15%來自財富管理和零售金融服務。


 

GBM業務仍為獲利引擎,投行與融資收入創高

  • 全球銀行與市場(Global Banking & Markets, GBM)部門仍為最主要獲利來源,第二季營收達101.2億美元,年增24%、季減5%,明顯優於預期的94億美元,超出約7.7%。子項目中,固定收益(FICC)收入為27.9億美元,來自融資與中介收入均顯著提升,尤其貨幣、信用產品、利率產品強勁,但抵銷部分商品與房貸商品交易的疲弱。股票業務營收為31.2億美元,來自現金與衍生性商品皆顯著成長,亦反映出資本市場波動與融資需求同步增加。

其中投資銀行業務營收達21.7億美元,年增超過50%,主因顧問收入大幅成長,尤其美洲與歐洲市場貢獻顯著,細項中,顧問(Advisory)與承銷業務收入為21.91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6億美元約35%。此外,投行業務之待執行案量(Backlog)已較第一季擴大,為後續獲利成長挹注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的固定收益與股票融資業務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公司持續加大資源投入,並進一步鞏固在股權融資領域的領先地位。高盛已與全球前150大客戶中的125家建立穩定合作關係,較2019年時的77家顯著提升,突顯公司在全球機構業務的深耕成果。

 

  • 資產與財富管理(AWM)部門第二季營收為37.78億美元,年減3%、季增3%。管理與其他費用收入隨平均資產規模(AUS)提升而穩定成長,激勵費用則因獲利實現(harvesting)增加。私人銀行與放款業務亦反映出淨利息收入提升。惟股權與債務投資表現疲弱,特別是私募股權投資回報顯著下降,加上對沖損失影響,導致淨收益為6.42億美元,季減3%、年減8%。

  • 平台解決方案(Platform Solutions)部門第二季營收為6.85億美元,年增2%、季增1%,高於先前預估之5.3億美元,超出約29%。然而本季稅前盈餘由上季2500萬美元轉為虧損5700萬美元,主因認列3.07億美元的信用損失撥備。

 

 

看好併購案與資產管理成長,全年營運展望正向

高盛於法說會中對2025年營運維持偏樂觀態度,預期投資銀行活動回升、市場交易穩健、資產管理持續擴張與AI佈局初見成效,將帶動後續成長動能。

高盛董事長兼執行長David Solomon強調,本季優異表現反映公司特許經營的韌性與客戶活動回溫,公司有信心透過策略投資持續創造股東價值,儘管市場仍面臨政策與宏觀環境不確定性,高盛將持續做好風險管理。

在投行業務方面,公司表示併購與資本市場活動回升明顯,顧問業務案量(Backlog)自2024年底起連續5季環比成長,並在第二季持續擴大。年初至今已宣布的併購交易量年增30%,亦高於過去五年平均值15%。

在環球銀行與市場業務(GBM)方面,股票與固定收益交易部門表現強勁,特別是固定收益與股票融資業務皆創下歷史新高。在投資銀行案源回暖的同時,市場交易部門仍可維持穩定貢獻,反映客戶仍持續針對市場波動進行資產重新配置與風險調整。

資產與財富管理(AWM)方面,公司預計另類資產與解決方案業務(如私募股權、不動產、私人信貸與結構型產品)仍具成長潛力,此類業務具備高手續費率與黏著度高的特性,有助提升收入穩定性與獲利能力。

高盛也積極投入生成式AI應用,並強調此趨勢正驅動基礎建設與融資需求。公司內部已啟動自研AI平台GSAi,並與Cognition Labs合作部署AI助理Devon,用於提升客戶開發與營運效率。旗下資本解決方案團隊(Capital Solutions Group)也協助客戶在AI基礎建設與資本配置上取得先機。

最後,董事會已通過將第三季季配息自每股3.00美元上調至4.00美元,年增33%;並同步核准一項最高400億美元的新股票回購計畫,顯示管理層對未來營運樂觀看法並同時強化對股東的回饋。

 

股價評價偏高,財報利多恐已反應

高盛第二季財報表現亮眼,且於7月16日財報公布後股價上漲0.9%,收在708.82美元。董事長兼執行長David Solomon於法說會中對未來維持樂觀看法,但也同時坦言對地緣政治風險以及貿易不確定性仍會擔憂,顯示公司雖然信心充足,對潛在風險仍需保持審慎。

然而若觀察高盛目前股價,年初以來已累計上漲23.79%,且本淨比(P/B ratio)已來到1.75倍,位於過去10年0.6倍至1.8倍區間的高位,目前股價恐已反應對未來較為樂觀的預期,儘管財報表現亮眼也可能陷入利多不漲的窘境,建議投資人等待股價拉回再逢低買入。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Meta 股價創新高,AI 撐起廣告帝國新未來

【美股焦點】胡塞襲擊商船引發以色列空襲,紅海緊張,油價升溫?

【美股焦點】亞馬遜會員日準備開跑,這次還能點燃股價嗎?

【美股本週焦點】關稅死線、FOMC會議記錄、亞馬遜會員日

【美股焦點】高盛第二季財報擊敗市場預期!股價創高還能漲?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蔡秉修

蔡秉修

慢慢致富>一夜暴富

慢慢致富>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