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三大王牌:籌碼K線、價值K線、起漲K線「VIP權限」等你領!
還有獨家教學與產業解析,滿足你的股市所需,陪你應對所有行情📈
美參院7/1通過大而美法案
「大而美法案」(Big and Beautiful Act) 是美國總統川普所主導的經濟與稅制改革方案延伸版本,由共和黨主導提出,2025年7月1日在美國參議院以51:50 驚險過關(副總統萬斯投下關鍵票),目前正等待眾議院表決,預計於 7 月 4 日前完成。
法案內容
- 延長川普先前減稅政策,如小費與加班費免稅,並將相關措施永久化
- 大幅增加國防、邊境安全等支出,同時削減社福醫療基金、營養補助預算
- 在2026年前於美國本土投資設廠的製造業者,更提供最高達35%的投資抵稅優惠
法案正面影響:
- 短期刺激經濟: 減稅與投資抵免有助於企業擴大支出與設廠,特別對製造業與科技業有利。
- 吸引產業回流: 增加美國本土設廠誘因,對台積電、三星等海外設廠企業形成利多。
- 國防與安全鏈條擴張: 帶動軍工產業與其供應鏈成長。
法案潛在風險:
- 國債暴增: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處(CBO)估算,此法案可能在未來十年讓美國國債增加 3.3 兆美元。
- 削減社福引爭議: 預計將有超過 1,180 萬人失去聯邦醫療補助資格,引發社會與政治對立。
- 通膨與利率壓力: 若財政赤字擴大導致發債升溫,可能再度推高利率與通膨風險。
對台股的潛在影響
利多
- 半導體廠商投資美國受惠:
新廠若於 2026 年前動工,可享投資抵稅從 25% 增至 35%,刺激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赴美設廠意願提升 - 國防支出增加帶動軍工相關需求:
若台灣受惠於美國國防與安全鏈結(如同《台灣政策法》),相關電子零組件、系統整合商有望獲得追加訂單。
可能風險
- 全球赤字擴大導致美元債市場波動:
美債增幅恐重壓美元與利率,資金可能流向防禦性資產,壓抑成長型產業估值。 - 社福削減影響民間消費與醫療產業:
若醫療支出減少,相關美國跨國醫療企業營收承壓,台資醫材與藥品廠或間接受到影響。
台股展望與受惠產業
美國推動減稅、擴大基礎建設與製造業投資,有助於帶動以下台灣產業成長:
1. 半導體與先進製造鏈
法案中針對2026年前新設製造廠提供35%投資抵稅,將大幅降低企業設廠成本,鼓勵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台廠擴大在美布局。
- 台積電(2330):亞利桑那州廠擴建中,抵稅激勵明顯。
- 世界先進、力成:可能跟進投資美國,有望受惠稅優與訂單分配。
2. 半導體設備與材料
美廠擴建帶動設備與耗材需求上升。
3. 軍工與航太供應鏈
國防與邊境安全預算大幅增加,相關軍工電子零組件、雷達通訊、航太材料需求提升。舉例如:寶一(8222)、漢翔(2634)。
可能受害產業
1. 醫療與保健產業
大幅削減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與其他社福預算,壓縮醫療產業支出與採購。
- 台灣出口比重高的醫材廠商,如:美德醫療-DR(9103)、訊映(4155)、合世(1781)等,若仰賴美國公費採購,可能面臨訂單減縮。
每日籌碼日報,掌握關鍵動向
總結
美國「大而美法案」通過後,將延長減稅、擴大國防與邊境開支、削減醫療與福利支出,雖可能提振國內成長動能,但是帶來的風險也要留意,未來十年國債恐將激增3.3兆美元、政治反彈亦不可忽視。
對台股而言,半導體相關供應鏈(特別是赴美設廠與設備建置需求),有望直接受益;然而,醫療與民生支出則可能承受營收壓力。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