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股集體暴跌,是危機還是轉機?這三家龍頭公司值得你關注!

 好葉 Better Leaf

好葉 Better Leaf

  • 2025-06-19 15:15
  • 更新:2025-07-04 20:37

最近的股市,科技股高歌猛進,但有一個板塊卻顯得格格不入——那就是醫療保健股。當整個市場都在慶祝V型反轉時,醫療股卻持續下跌,在過去一年中,S&P 500 醫療保健指數下跌超過10%,成為表現最差的板塊之一。

這不禁讓人疑惑:為什麼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本應具備防禦屬性的醫療股反而跌跌不休?這背後是短期的政策恐慌,還是長期的結構性問題?更重要的是,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這場集體暴跌中是否隱藏著難得的黃金機會?

今天,我們將深入剖析醫療股板塊大跌背後的原因,並重點介紹三家值得關注的醫療巨頭,其中一家更是我本人已經開始分批買入的公司。

 

第一部分:醫療股為何承壓?川普的「最低藥價」政策陰影

醫療股近期的疲軟,很大程度上源於一項政策陰影——川普(Donald Trump)提出的「最惠國條款政策」(Most Favored Nation, MFN)。

政策核心: 這項政策的核心目標是,要求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支付的藥品價格,不得高於其他已開發國家中的最低價。川普曾聲稱,這項政策能讓美國藥價下降30%至80%。

 

為什麼美國藥價這麼高?

與許多國家由政府統一採購、具備強大議價能力的集中式制度不同,美國的醫療保健系統高度分散。它主要由私人保險公司、雇主提供的保險計畫和部分政府計畫(如Medicare)構成。這種碎片化的結構,讓製藥公司擁有了巨大的定價權。

數據顯示,美國人口僅佔全球5%,但卻為全球大型製藥公司貢獻了高達75%的利潤。這意味著,美國市場是這些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

 

政策的衝擊

川普的「最低藥價」政策一旦實施,無疑會對製藥公司的利潤造成巨大衝擊。

  1. 財務衝擊:由於大部分營收來自美國,藥價的大幅下調將直接壓縮藥廠的獲利空間。瑞銀(UBS)曾預估,若政策落實,到2028年,全球藥廠的淨利潤可能會因此減少8%。

  2. 打擊研發意願:利潤下滑會直接導致藥廠減少研發(R&D)資金。開發新藥是一個耗時(5-10年)且高風險的過程,如果成功後的利潤無法覆蓋前期的巨大投入,藥廠開發新藥的意願自然會降低,這對中小型創新藥企的打擊尤其嚴重。

雖然這項政策因執行困難(如如何界定最低價、如何處理不公開藥價的國家)和業界的強烈反對而多次受阻,但它就像一把懸在醫療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每當有類似的政策風聲傳出,都會引發市場的恐慌性拋售。

 

第二部分:危機中的轉機:長期需求依然強勁

儘管短期政策帶來波動,但從長期來看,投資醫療股的底層邏輯依然堅不可摧。

  1. 人口高齡化趨勢:這是支撐醫療產業最核心的驅動力。圖表顯示,美國65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從2019年的5410萬人,增長到2040年的8080萬人。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對藥品和醫療服務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2. 個人化醫療需求上漲:現代醫學正朝著更精準、更個人化的方向發展,這也催生了對創新型藥物和先進醫療技術的龐大需求。

  3. 市場規模穩健上漲:全球製藥市場的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約5890億美元,穩步增長至2033年的1.2兆美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7.41%。

總結來說,短期的政策波動創造了估值窪地,而長期的強勁需求則為醫療股的未來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部分:三家值得關注的醫療巨頭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以下三家公司因其獨特的優勢和合理的估值,特別值得關注。

 

1. 糖尿病與減肥神藥巨頭——Novo Nordisk (NVO)

  • 公司亮點:全球最大的胰島素和GLP-1藥物(如Ozempic和Wegovy)生產商,專注於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療。

  • 優勢

    • 增長潛力強勁:在糖尿病和肥胖症這兩大高增長賽道上佔據絕對龍頭地位,其GLP-1藥物市場份額高達62%,並成功抵禦了來自禮來(Eli Lilly)的競爭。

    • 盈利能力超群:淨利率高達30%以上,遠超同行業18.42%的平均水平,展現了強大的成本控制和定價能力。

    • 版權保護:關鍵產品的專利保護期至少能延續到2027-2034年,為公司鎖定了長期的利潤護城河。

     

  • 劣勢

    • 收入來源高度集中於GLP-1產品,存在一定的風險。

    • 關鍵產品面臨供應鏈限制。

     

  • 估值:目前估值低於過往歷史和行業平均,對於一家增長強勁、盈利能力優異的公司來說,極具吸引力。

 

2. 穩健的醫療保健巨擘——Johnson & Johnson (JNJ)

  • 公司亮點:專注於創新型藥物和醫療技術領域的全球性醫療保健公司。

  • 優勢

    • 業務多元化:收入來源包括創新型藥物(64.13%)和醫療器材(35.87%),業務模式穩健,具有防禦性。

    • 強大品牌認可度:連續6年獲評全球最有價值和最強大製藥品牌,連續23年榮登《財富》雜誌「全球最受尊敬公司」榜單。

    • 持續派息:派息率持續穩定上漲,是優質的收息股選擇。

    • 盈利能力優異:淨利率高於同行,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

     

  • 風險

    • 核心藥物Stelara專利即將到期,仿製藥的推出預計將讓銷售額降低。

     

  • 估值: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且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價值空間充足。

 

3. 我正在買入的公司——United Healthcare Group (UNH)

  • 公司亮點:美國最大的健康保險與醫療服務提供商,業務分為UnitedHealthcare(健康保險)和Optum(醫療服務平台)兩大部門。

  • 優勢

    • 龍頭企業:UNH是最大的Medicare Advantage提供者,市佔率高達29%。

    • 穩健增長:收入穩定增長,預計未來幾年EPS仍有15%左右的增長水平。

    • 持續派息:派息率每年都在持續上漲。

    • 盈利能力高於同行:雖然淨利率不高,但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 估值:目前估值不僅低於過往歷史,也和行業平均值相近,考慮到其龍頭地位和穩健的增長,這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總結

  1. 短期波動,長期看好:川普政策在短期內可能造成醫療股波動,但長期來看,人口老齡化和個人醫療服務需求會繼續上漲。

  2. 高需求推動增長:強勁的市場需求將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股的業績增長。

  3. 估值合理:目前很多優質的醫療股,估值都處於被低估到合理範圍。

  4. 防禦性資產:醫療股具有抗週期性,生病依然需要看醫生吃藥,可作為防禦性資產佈局。

 

對於尋求長期穩定回報的投資者而言,當前的市場恐慌或許正是佈局優質醫療資產的良機。

文章相關股票
 好葉 Better Leaf

好葉 Better Leaf

華語圈百萬訂閱財商創作者,穩健派價值投資人 ■ 20 多歲開始投資美股,透過穩健操作建立每月穩定五位數被動收入。 ■ 擁有 CISI 國際財富管理 與 CFP 認證理財規劃師 雙證照,資產管理規模突破 100 萬美金。 ■ YouTube 頻道「Better Leaf 好葉」經營超過七年,分享財商知識與成長心得,累積 600+ 支影片、超過 100 萬訂閱者。 ■ 開設線上投資課程,累積超過 1,000 位學員,深受新手與進階投資者喜愛。 ■ 投資理念為「穩健成長 × 價值投資」,深入研究企業護城河與估值,專注長線佈局,陪伴用戶走出自己的理財之路。 未來,我將持續分享投資策略與操作邏輯,幫助更多人建立穩健可持續的財務成長模式, 歡迎你一起加入我們,一起穩穩前進、長期致富。

華語圈百萬訂閱財商創作者,穩健派價值投資人 ■ 20 多歲開始投資美股,透過穩健操作建立每月穩定五位數被動收入。 ■ 擁有 CISI 國際財富管理 與 CFP 認證理財規劃師 雙證照,資產管理規模突破 100 萬美金。 ■ YouTube 頻道「Better Leaf 好葉」經營超過七年,分享財商知識與成長心得,累積 600+ 支影片、超過 100 萬訂閱者。 ■ 開設線上投資課程,累積超過 1,000 位學員,深受新手與進階投資者喜愛。 ■ 投資理念為「穩健成長 × 價值投資」,深入研究企業護城河與估值,專注長線佈局,陪伴用戶走出自己的理財之路。 未來,我將持續分享投資策略與操作邏輯,幫助更多人建立穩健可持續的財務成長模式, 歡迎你一起加入我們,一起穩穩前進、長期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