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亮眼、估值折價、ESG 加持:JCI 是價值投資的低調寶藏股?

穹蒼美股

穹蒼美股

  • 2025-05-20 15:08
  • 更新:2025-06-02 11:17

財報亮眼、估值折價、ESG 加持:JCI 是價值投資的低調寶藏股?

趕快登入看看,說不定你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文章囉!

  • 觀看投資洞見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呦!

財報亮眼、估值折價、ESG 加持:JCI 是價值投資的低調寶藏股?

財報亮眼、估值折價、ESG 加持:JCI 是價值投資的低調寶藏股?

 

市場定位與策略方向

Johnson Controls International plc(JCI)是全球建築科技與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廠商之一,其定位聚焦於「智慧、健康且永續的建築」。作為純粹專注建築解決方案的公司,JCI 擁有獨特優勢:提供貫穿建築全生命週期的整合服務與產品組合。這意味著 JCI 不僅銷售樓宇設備,更強調從設計安裝到後續維護管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以建立長期客戶關係和穩定收益來源。JCI 在全球市場具備廣泛佈局,約有45%的營收來自北美以外區域,有助於降低單一市場波動的風險,同時受益於各地建築現代化趨勢。面對激烈競爭的建築科技產業(包含眾多跨國巨頭),JCI 憑藉完整的產品線整合能力、悠久品牌信譽和營運規模保持競爭力。公司近年策略方向明確指向智慧建築和數位化轉型──透過其 OpenBlue 平台等數位服務,將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融入樓宇自動化,以提高建築效能與永續表現。同時,JCI 也積極簡化業務組合(如剝離非核心汽車零部件業務)以強化其作為樓宇科技純佔者的市場地位。總體而言,JCI 以全球布局、跨領域整合方案和數位創新,奠定了其在智慧建築領域的領導定位。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JCI 提供廣泛的建築產品與服務組合,涵蓋樓宇設備、生態系統和後續服務。其業務大致可分為三大板塊:

  • 系統(Systems):佔公司約一半營收(FY2024年約48%)。這部分由區域性的「建築解決方案」單位執行,主要負責設計與安裝完整的樓宇系統,包括暖通空調(HVAC)設備、樓宇自動化控制、消防防災和安防門禁等系統。JCI 的系統業務受益於大型專案和公共建設需求,屬於長週期項目,穩定性較高。例如,JCI 擁有知名的 Metasys 樓宇自動化平台和 YORK® 暖通空調品牌,可為醫院、機場、商辦等建築提供從空調制冷到自動控制的一體化方案。
  • 產品(Products):約佔公司營收的20%出頭(FY2024年約22%)。這部門對應 JCI 的全球產品事業,專注於製造銷售樓宇設備及零組件,包括暖通空調設備(如冷水機組、熱泵等HVAC產品)、樓宇控制器與感測器、保全監控器材、消防探測與滅火裝置等。JCI 的產品線中,HVAC 和消防安防是最主要項目:在其全球產品營收中,HVAC 約佔45%,消防與安防系統約47%,工業冷凍等其他產品約佔8%。這反映JCI的產品組合以氣候控制和安全解決方案為核心。得益於近年市場對節能設備和空氣品質的重視,JCI 的產品業務近年復甦成長。例如,JCI 開發了變頻驅動的高效HVAC系統、環保冷媒的製冷設備,以及融合物聯網功能的智慧感測器,以順應全球建築設備電氣化、節能化的趨勢。
  • 服務(Services):約佔公司營收的三成(FY2024年約30%),包括設備維護保養、系統升級改造(retrofit)、能源管理服務以及「性能保障合約」(Performance Contracting)等。JCI 擁有龐大的已安裝設備基礎,因此服務業務具有穩定的續約和經常性收入:其服務收入約一半來自多年度的合約保養和訂閱等經常性專案。例如,客戶會與 JCI 簽訂長期維護合約,定期對暖通空調、消防系統進行檢修升級;或者透過 JCI 的 OpenBlue 數位服務平台進行能源監測和優化。服務業務不僅帶來穩健的現金流 ,也使JCI能夠持續與客戶互動,進一步銷售新產品和升級方案。近年隨著建築數位化和智慧化的需求增長,服務業務出現更高附加價值的趨勢(例如軟體訂閱、遠端監控等),成為JCI 提升利潤率的重要引擎。

 

整體而言,JCI 擁有業界最全面的建築技術產品線之一,從設備硬體(暖通空調、安防消防)到軟體(樓宇管理平台)再到服務(運維、能源優化)一應俱全。這種「產品 + 系統集成 + 服務」的綜合模式讓JCI在市場上具備差異化優勢:硬體產品帶來一次性銷售,服務業務提供長期穩定收入,而整合系統專案則建立起與大客戶的深度合作關係。JCI 各項主要業務的營收占比大致均衡,這種多元組合有助分散風險並增進交叉銷售。例如,2024財年JCI總營收為229.5億美元,其中系統專案約佔最大比重,服務約70億美元**(約三成),產品約51億美元(逾兩成)**。JCI 此外在區域佈局上亦相對均衡:北美佔約65%,歐洲中東拉美佔21%,亞太佔約16%。多元的產品服務矩陣加上全球市場覆蓋,使得 JCI 能夠滿足不同類型建築客戶的需求,也讓其在景氣循環中維持相對穩健的表現。

 

財務表現(最近季度)

JCI 最新公布的財務結果顯示公司營運持續穩健成長(以下數據基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財年第一季財報):

  • 營收:單季營收為54.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若以有機基礎計算成長達10%。增長主要來自北美樓宇解決方案業務兩位數的強勁成長,以及服務需求的提升。訂單亦保持強勁,有機訂單年增16%,推動整體未完工訂單(backlog)金額達1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有機增加11%。
  • 毛利與利潤率:本季毛利為19.26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7.78億美元,對應毛利率約35.5%,較去年同期提升約1.4個百分點。毛利率提升得益於產品提價策略和服務業務占比提高等因素。各區域業務的經營效益普遍改善:例如,北美樓宇解決方案部門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率(EBITA Margin)達12.1%,較去年同期擴大60個基點;歐洲等區域的調整後利潤率亦有明顯提升(EMEA/拉美提升至10.1%,年增240個基點)。整體而言,公司持續透過提高高毛利服務和軟體收入占比及成本優化來增進盈利能力。
  • 營業利潤:2025財年第一季持續營運業務的營業收益(息前盈餘)約為4.08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3.20億美元,反映營業利潤年增約28%。扣除利息等後,本季持續營運稅前盈餘為4.08億美元,稅後持續營運淨利則為3.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3.40億美元成長約6.8%。本季整體淨利(包含已剝離業務)達4.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74億美元提升。營業利益的提升歸因於營收成長與毛利率改善,同時營運費用控制得宜(行銷與管理費用年增約4.9%,低於毛利增幅)。
  • 每股盈餘(EPS):本季實現稅後每股盈餘(GAAP)為0.55美元,去年同期為0.50美元;若排除特別項目,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64美元,同比提升約19%。管理層並基於第一季表現,上調了對2025財年全年的調整後EPS預期至3.50~3.60美元。
  • 現金流與資本配置:本季營運活動產生現金2.49億美元,自由現金流(FCF)為1.33億美元,經調整後的自由現金流(扣除一次性項目影響)達6.03億美元。JCI 持續將現金用於股東回報和成長投資:該季派發股息2.45億美元,並斥資3.30億美元回購自家股票。在積極回饋股東同時,公司保持健康的資本結構和投資能力。第一季末公司持有現金約12.37億美元,淨負債比率維持在合理水平,信用評級達投資級(Baa2/BBB+)。

 

總結財務狀況:JCI 最新一季展現出溫和的營收增長與持續的利潤改善趨勢,營業利潤率逐步擴大,盈利品質提高。加上強勁的未來訂單和穩定的自由現金流,公司財務體質穩健,支撐其在研發、併購及股東報酬方面的資金需求。管理層對後續季度保持審慎樂觀看法,並預期隨著轉型方案奏效,2025財年將實現高个位數的有機營收成長和約80個基點的利潤率提升。

(上述財務數據摘自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競爭對手分析

JCI 所處的全球建築科技與樓宇解決方案市場競爭者眾多,主要對手包括傳統工業巨頭與專注樓宇技術的公司。整體而言,市場呈現適度集中格局:Honeywell、Siemens、Johnson Controls 等前三大廠商合計佔有約40%的樓宇自動化系統市場份額。以下針對幾家主要競爭者的定位與優劣進行比較: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HON):美國工業科技巨頭,旗下「樓宇科技」(Honeywell Building Technologies)事業與 JCI 業務高度重疊,包括樓宇自動化控制、能源管理、安防消防等方案。Honeywell 在智慧樓宇控制領域與 JCI 並稱龍頭,近年積極導入人工智慧優化其建築自動化產品線(如智慧恆溫器、整合照明與先進安防技術)。Honeywell 的優勢在於數位化能力和多元產業經驗:該公司開發了企業級物聯網平台「Forge」,提供樓宇績效管理;同時作為多元化集團(涉足航太、製造等),具有廣泛研發資源。不過,相較 JCI 專注於建築領域,Honeywell 業務分散可能意味著在特定建築垂直市場的定制深度略遜一籌。此外,Honeywell 整體規模較大(2024年總營收約357億美元)但建築部門營收規模與 JCI 相當甚至略低。兩者在全球市場激烈競爭,例如在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和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上幾乎勢均力敵
  • Schneider Electric (SU):法國的電氣與自動化跨國公司,在樓宇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是重要競爭者。Schneider 以其電力控制和能源效率專長見長,產品涵蓋從高壓配電、樓宇管理系統(著名的 EcoStruxure 平台)、再到樓宇安防與照明控制等。該公司強調永續發展戰略,推出眾多高效節能的樓宇自動化方案,協助建築物降低碳排放。Schneider 的優勢在於電氣基礎設施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歐洲市場的強勢地位,其樓宇業務與自家配電產品緊密結合,可提供從電源到末端設備的全套解決方案。相較之下,JCI 在HVAC和整體樓宇系統集成方面更有優勢,而Schneider在電力與工業自動化方面更強。兩者皆積極投入智慧建築領域:例如,Schneider 聚焦於整合能源管理(如微電網、儲能)與樓宇系統,而 JCI 則在暖通空調及安全方面底蘊更深。市場份額上,Schneider 電氣2024年營收約413億美元,但涵蓋廣泛業務;其樓宇業務規模與JCI相當,雙方在歐洲、中東等區經常正面競爭。
  • Siemens Smart Infrastructure (SI):德國西門子集團旗下專注智慧基礎設施(包含樓宇科技)的部門。Siemens SI 提供樓宇自動化、消防安防、配電與智慧電網等全方位方案。該部門在歐洲和亞洲市場具備強勁實力,特別是在智慧樓宇軟體和平臺方面技術先進(如 Desigo CC 樓宇管理系統)。Siemens 近年加速將物聯網、AI 引入其樓宇產品,使其解決方案能實現能源優化和遠端樓宇監控。競爭方面,Siemens SI 與 JCI 在樓宇自動控制與能源管理領域直接交鋒。Siemens 的優勢在於電氣與工業自動化整合(例如結合樓宇與智慧電網),以及長期經營公共基礎建設的經驗;JCI 則強於建築環境控制和在地服務網絡。研究顯示,在智慧樓宇綜合實力排名中,Siemens、Schneider、Honeywell 位居前三(JCI 緊隨其後),反映西門子在產品技術廣度上的領先。不過在實際市場上,Siemens SI 部門2024財年營收約在180-200億美元級別,與JCI不相伯仲。兩者在高階項目(如機場、資料中心建築)經常合作競標,各有勝場。
  • Carrier Global (CARR):美國的 Carrier 是與 JCI 最接近的純樓宇環境控制競爭者之一。Carrier 由 United Technologies 拆分獨立,專注於暖通空調、冷鏈冷凍以及樓宇安防(其旗下有 Chubb、LenelS2 等安防品牌)。Carrier 以 HVAC 起家(創始人發明現代空調),其 HVAC 產品線(包括開利、百福等品牌)在全球市占率高。與 JCI 相比,Carrier 業務更聚焦HVAC本業,近年也透過收購和研發加強樓宇自動化與能源管理能力,例如推出「Abound」樓宇物聯網平台。Carrier 與 JCI 在暖通空調市場競爭激烈,例如大型離心式冷水機組領域(JCI 的 YORK vs Carrier 的開利)等。優勢上,Carrier 的制冷技術和住宅空調市場地位突出,而 JCI 在商業樓宇整合和服務網絡方面更強。財務方面,Carrier 2024年營收約219億美元,規模略小於JCI,但其業務純度高(皆為建築環境相關),因此在HVAC研發投入和產品創新速度上具備專注優勢。兩者最近皆積極布局熱泵技術和低碳冷媒產品,以滿足建築減碳需求並捕捉暖通產業新機會。

 

(其他競爭者還包括專注HVAC的 Trane Technologies (TT)、樓宇控制和自動化領域的新創廠商等。整體而言,JCI 所處市場競爭者各有側重:Carrier、Trane 偏重HVAC氣候控制;Honeywell、Siemens 側重樓宇自動化軟體與控制;Schneider 則強於能源/配電管理。JCI 憑藉全面產品服務及全球布局,在主要區塊均維持領先,但市場競爭態勢依然激烈。)

 

競爭優劣與市佔概述:JCI 居於全球樓宇科技市場第一梯隊,在樓宇自動化及建築環境控制領域的影響力與 Honeywell、Siemens 分庭抗禮。JCI 的強項在於端到端解決方案整合——能提供從空調設備到智能控制再到維保服務的全套方案,建立高客戶黏著度。此外,其國際業務均衡發展,海外市場滲透深(相比部分競爭者偏重單一區域)。相對而言,JCI 也面臨競爭挑戰:如數位軟體能力方面需與擁有強大工業軟體實力的Siemens、Honeywell競爭;在配電與工業樓宇一體化上需對抗Schneider、Siemens等的傳統優勢。但憑藉多年來在HVAC及樓宇控制領域的專業,以及成功轉型為專注建築科技的公司,JCI 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依然強勁**。

 

技術創新與智慧建築發展

在智慧建築的浪潮中,JCI 持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致力引領樓宇數位化轉型和高效運營。公司近期的技術發展與創新策略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OpenBlue 數位平台與人工智慧:OpenBlue 是 JCI 推出的旗艦智慧樓宇數位平台,結合物聯網感測器、雲端分析及AI算法,為建築提供能耗管理、設備預測維護、空間優化等智慧功能。2025年4月,JCI 公布一項由 Forrester 諮詢公司進行的研究,量化了 OpenBlue 平台為客戶創造的價值:結果顯示導入 OpenBlue 的組織在三年內平均可實現155% 的投資回報率(ROI),僅約8個月即可收回成本。同時,OpenBlue 帶來顯著的效益,例如降低多達10%的建築能耗,以及減少67%的冷水機組維護成本,三年累計節省約150萬美元。平台亦幫助客戶提升空間價值(租金溢價提升約7%)。這些成果反映 JCI 在AI驅動的樓宇優化上取得顯著進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JCI 在2024年底為 OpenBlue 平台新增了生成式AI等功能,包括自主控制調適、自然語言查詢等。例如,透過與收購的 FM:Systems 整合,管理者可以以口語提問來調閱樓宇佔用率和能效數據,極大提升用戶體驗。OpenBlue 的成功案例顯示 JCI 數位創新的雙重價值:一方面為客戶節省成本、達成永續目標;另一方面也為JCI 帶來更高毛利的軟體訂閱與服務收入。
  • 樓宇自動化控制升級:JCI 持續革新其核心樓宇自動化產品線,以提供更智慧高效的控制方案。2025年初,公司在美國 AHR Expo 上展示了最新版 Metasys 14.0 樓宇自動化系統。Metasys 14.0 在延續既有穩定控制功能的基礎上,加入了全新用戶介面、強化網路安全與靈活性,以及更完善的能源管理功能。透過這些升級,系統能更好地改善建築整體性能、提升住戶舒適度並保障健康與安全。同時,JCI 也推出一系列新型樓宇控制設備,例如 NSW 8000 系列智慧感測器,以及加強版的Verasys控制平台等,讓樓宇管理者能更精細地監控環境參數並實現設備聯動。這些創新有助於鞏固JCI在樓宇控制市場的領先地位,特別是在開放協議支援與網路安全方面滿足客戶更高要求。
  • 暖通空調與冷鏈技術創新:作為HVAC領域的領導者,JCI 正將研發重點放在高效率、低碳的暖通技術上。公司於2024年底展示了多款先進的冷氣熱泵系統(特別是針對嚴寒氣候的熱泵技術),以協助傳統燃氣暖氣的電氣化替代。這些冷氣熱泵在低環境溫度下仍能高效運作,可顯著降低冬季供暖的碳排放,貼合全球建築減碳趨勢。JCI 亦持續改進其 YORK® 冷水機組和空調系統,使其相容新一代環保冷媒並採用變頻驅動以提升部分負載效率。此外,在工業冷凍和冷鏈領域,JCI 的 SABROE、Frick 等品牌也推出創新解決方案,如智慧壓縮機和低GWP(全球暖化潛值)製冷劑運用,以滿足食品儲運等行業對節能減排的需求。透過這些HVAC技術升級,JCI 不僅確保其傳統業務穩健增長,亦拓展了建築淨零轉型中的新機會。
  • 垂直領域與合作創新:JCI 近年積極針對特定高增長垂直市場開發專門方案。例如,面對數據中心能源耗用快速攀升的機遇,JCI 在2024年成立了全球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部門,專門整合旗下制冷空調、配電、消防與安防技術,提供資料中心客戶端到端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這項舉措由公司資深主管 Todd Grabowski 掌舵,旨在抓住數位經濟帶來的數據中心建設浪潮。又如,在醫療保健領域,JCI 將樓宇環境控制與病患安全需求結合,推出智能醫院解決方案,包括手術室專用空調、門禁與監控集成等,打造更安全高效的醫療環境。JCI 還通過策略合作與併購來強化創新能力:例如與微軟合作雲端AI,在 OpenBlue 中導入 Azure 服務;收購 AI初創公司 Foghorn(2022年)以增強邊緣AI分析能力等等。這些舉措都體現出JCI在智慧建築領域開放合作的創新戰略,加速新技術從研發到應用的落地。

 

綜上,JCI 的技術創新緊扣「智慧、安全、永續」三大主題,從數位平台軟體到硬體設備全面發力。不論是以 AI 優化能效的 OpenBlue,還是新一代樓宇自控與 HVAC 技術,均旨在讓建築更加智慧高效、舒適安全並減少環境足跡。這些創新舉措不僅增強了JCI 產品的競爭力,也為公司開闢了如軟體訂閱、數據服務等新的增長空間,鞏固其在智慧建築轉型中的領導角色。

 

ESG 與永續發展策略

作為建築環境領域的重要企業,JCI 將永續發展(ESG)視為核心戰略之一,致力於降低自身及客戶的環境足跡,同時在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保持高標準。

 

環境(E)層面:JCI 對減碳目標有明確而積極的承諾。公司已公開承諾在2040年前實現範疇1和範疇2(自有運營)淨零碳排放——這一目標比《巴黎協定》要求提前了10年。為達成此目標,JCI 訂立了科學基礎減排路徑(SBTi認可):在2030年前將範疇1+2排放量比2017年基準減少55%。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減少了約43.8%的範疇1和2碳排放,相當於消除了47.3萬公噸溫室氣體,顯著超前其減排進度。同時,JCI 積極降低產品使用階段(範疇3)的排放:透過提升產品能效,JCI 幫助客戶截至目前累計減少了範疇3排放約27.1%,已超過2030年減16%的目標。在能源使用方面,JCI 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佔比——2023年度公司全球用電中約42%來自可再生能源,目標2040年達到100%。JCI 也推行全球廠房和辦公場所的節能改造計畫,透過高效基礎設施、更換低碳燃料及能源管理軟體,來實現自身營運淨零。除了自我減碳,JCI 更著眼於產品永續創新,以「雙碳減排」為導向開發樓宇技術:包括推出超高效率 HVAC 系統、使用低GWP冷媒的冷凍設備、智慧能耗管理軟體等,幫助建築運營大幅降低能耗和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建築物佔全球碳排放近40%,因此JCI 認為協助客戶實現淨零建築是其最大貢獻之一。公司透過產品與服務讓建築平均節能20-30%,這不僅是商機,更是履行環境責任的實踐。

 

社會(S)層面:JCI 著重於員工安全、多元共融及社會公益。公司在2024年報告中指出,自2017年以來其全球安全事故率持續下降(安全事件降低,顯示良好的職業健康管理)。JCI 亦積極培養多元化的供應鏈和員工團隊:2023年JCI 對多元背景供應商的採購支出增加,展現對中小型及弱勢企業的支持。在人力資源方面,公司推行包容性文化,強調人才多樣性和平等晉升機會。目前JCI 董事會和高管團隊中多位成員來自不同性別和種族背景,公司亦獲得數次「全球最佳僱主」「最具多元化公司」等榮譽。除此之外,JCI 設立了「關懷社區」計畫,鼓勵員工志願服務:截至2025財年已累計完成超過兩百萬小時的社區志工服務。在產品安全和終端用戶健康方面,JCI 堅持嚴格的質量與安全標準,其樓宇安全產品(消防、安防)直接關係公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司投入大量資源研發更可靠智能的安全技術,以履行對社會的責任。

 

治理(G)層面:JCI 秉持高水準的公司治理和商業道德。公司連續多年被《Ethisphere》評為「全球最道德企業」之一。在ESG外部評級中,JCI 表現優異:根據2025年最新永續報告,JCI 榮登晨星 Sustainalytics 行業ESG表現前5%榜單、獲 ISS ESG 「Prime」最高等級,並取得 MSCI ESG 評級AA的佳績。這些評級反映JCI在環境政策、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各方面均達到領先水準。例如,MSCI 將 JCI 列為 ESG 卓越企業,凸顯其在減碳行動、產品安全、數據隱私及董事會獨立性等多維度的努力。JCI 的董事會結構完善,獨立董事占多數,並設有專門的企業治理與永續委員會監督ESG議題。公司亦嚴格遵循道德規範,全球員工遵守**「誠信守則」,並建立了透明的舉報和監察機制。值得一提的是,JCI 積極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財務決策:2021年公司建立了永續融資框架**,發行了一系列綠色和永續債券,將募資用於節能項目、研發低碳產品等。這體現 JCI 將ESG視為長期價值的重要組成,而非僅宣傳口號。

 

永續建築產品策略:JCI 將自身商業模式與全球永續趨勢緊密結合,核心理念是「以創新樓宇技術推動永續發展」。一方面,JCI 致力於讓自身產品更綠色:例如改進HVAC設備能效等級、淘汰高汙染冷媒、提升產品耐用性以延長壽命減少浪費等。另一方面,JCI 積極拓展面向永續需求的新方案:如針對淨零能源建築,提供整合太陽能、儲能與智慧能源管理的系統解決方案;針對城市減碳目標,推廣能源性能合約模式,保證客戶節能效果並以節省的能源費支付改造成本。JCI 也參與多個全球倡議,分享其專業:2021年簽署**「商業雄心 — 加速2030淨零」**承諾,並與聯合國和行業協會合作推廣綠建築標準等。在政策層面,JCI 積極遊說並支持政府制定嚴格建築能效法規(例如美國推動建築能源標準法案),因為這不僅有利環境,也有助擴大對樓宇升級技術的市場需求。

 

綜上,JCI 已將 ESG 融入公司DNA:內部強調減碳、節能、生產和供應鏈負責任管理,外部則以產品和服務幫助成千上萬棟建築邁向永續。其 ESG 表現獲得權威機構高度評價(如 MSCI AA、CDP 氣候變化 A級等),體現了經營績效與社會責任的雙贏。展望未來,JCI 訂下到2030年再為客戶減少碳排放16億公噸的宏偉目標。伴隨智慧城市和綠色建築需求的勃興,JCI 的永續策略不僅保障其合規與聲譽,更將成為驅動業務成長的重要引擎。

 

風險與機會展望

儘管前景看好,JCI 在經營中仍面臨諸多風險挑戰,同時也擁有把握產業變革浪潮的成長機遇:

主要風險:

  • 原材料與供應鏈風險:JCI 的產品(尤其HVAC設備)大量使用鋼鐵、銅、鋁等原材料,以及含氟冷媒和電子元件。這些關鍵投入品價格波動可能對毛利率造成壓力。近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高漲、供應鏈瓶頸和地緣政治緊張(如貿易戰)導致鋼材、銅價劇烈波動,新一代低碳冷媒也供不應求。例如,2021–2022年間銅價飆升即推升HVAC設備成本。雖然目前通脹有所緩解,但JCI 仍面臨上游零組件短缺和漲價的風險,特別是電子晶片和感測器領域。此外,潛在關稅與出口限制也是風險之一:若美中貿易摩擦升級、美國對中國製零部件加徵關稅,將直接提高JCI採購成本。JCI 的產品與系統部門對全球供應依賴較深,一旦出現供應中斷,交付進度和成本控制都會受影響。同時,人工與施工成本上升也是挑戰——建築行業專業技工短缺導致工資上漲,增加JCI 在項目執行中的人力開支和招募難度。如果通膨及供應鏈問題持續,JCI 的硬體業務利潤率可能受到擠壓。
  • 宏觀經濟與需求週期風險:JCI 的業績高度相關於建築投資景氣。若全球或區域經濟下行,商用建築的新建和資本支出可能削減,進而削弱對樓宇設備升級的需求。目前市場對2025年前景看法謹慎:IMF與各機構預測多地GDP增速放緩,美歐亦可能進入溫和衰退區間。高通膨環境下,各國央行升息亦推高融資成本。高利率對JCI 形成雙面影響:一方面,融資變貴可能令業主延後或取消非急迫性的建築升級專案(如擴建或大型設備更換);另一方面,高能源價格和碳減排壓力又驅使業者尋找節能方案。總體而言,高利率和經濟不確定性短期抑制了建築支出意願。例如,商用地產開發商在利率高企時傾向暫緩新建案,飯店、商場等也可能縮減裝修升級預算。此外,疫情後辦公樓空置率上升的新常態也可能降低部分客戶對樓宇升級的投入意願。JCI 雖有約一半業務來自服務與改造,在景氣疲軟時相對韌性,但若全球商業不動產投資長期低迷,新設備銷售和大型專案收入恐難免下滑。公司需要關注各地財政刺激計畫,如美國《基礎設施法案》或歐盟重建基金等,能否對衰退壓力形成對沖。
  • 地緣政治與合規風險:JCI 作為跨國企業,在全球超150個國家展開業務,不同地區的政治與監管變化都可能影響經營。當前幾項顯著風險包括:中美關係緊張導致的出口管制、關稅升高(前述已提及);歐洲地緣衝突(如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價格劇烈波動和供應鏈重組;某些新興市場的匯率波動與資本管制可能侵蝕在地利潤等。此外,不同國家對本土化採購、數據安全等要求日趨嚴格,JCI 需要遵循各地法規,例如中國的網絡安全法對樓宇數據跨境轉移的限制,或美國對政府建築採購中使用國產零件的規定等。如果無法滿足,可能喪失部分市場準入或訂單機會。再者,樓宇安防產品涉及敏感的安全領域,出口需符合管制規定,如某些高階監控設備不得銷往高風險地區。合規方面,JCI 必須嚴防海外業務中的商業道德風險(如行賄、制裁國交易)。一旦觸犯國際制裁或法令,將面臨罰款和聲譽損失。總之,國際政治經貿格局的變化為JCI 增添了不確定性,公司需靈活調整供應鏈和市場策略以降低衝擊。
  • 技術轉型與競爭風險:智慧建築領域技術發展迅速,新興科技公司和跨界玩家不斷涌入。JCI 需要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否則可能被後來者趕超。例如,在樓宇物聯網平臺、雲端分析服務領域,一些軟體科技企業(如Google、Microsoft)也在推出解決方案,對傳統樓宇自動化形成潛在替代。若JCI 在數位化轉型上進展不及預期,無法成功將 OpenBlue 這類創新規模化,則可能流失客戶。此外,競爭者可能透過降價或更靈活的軟硬體方案爭奪市場,對JCI 毛利造成壓力。網路安全風險也是技術層面的挑戰:樓宇系統連網後,若發生駭客入侵或資料外洩事件,不僅衝擊用戶信心,也可能帶來法律責任與經濟損失。JCI 必須投入資源強化產品安全性,並建立完善的響應機制。最後,併購與整合風險亦需注意:JCI 過去幾年通過收購(如併入 Tyco、收購軟體公司等)壯大業務,但整合過程中的文化融合、系統協同可能存在挑戰,若未能如期實現協同效益,反而增加成本負擔。

 

未來機會

  • 智慧城市與基礎建設升級:各國政府正加大投資智慧城市和基礎設施建設,這為JCI 帶來龐大機遇。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大量智慧樓宇、智能交通樞紐、機場車站升級,JCI 在相關領域經驗豐富。如近期美國《兩黨基建法案》和《降低通膨法案 (IRA)》撥款數千億美元,用於包括公共建築節能翻新在內的項目,JCI 作為美國樓宇方案主要供應商,有望承接大量改造工程。又如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城鎮化進程,數百座城市在推行智慧園區、智慧樓宇建設。JCI 在亞太市場佈局日深,尤其注重開拓東南亞、印度等高增長區域。隨著這些地區政府積極推動綠色建築和智慧城市計畫,JCI 有機會參與從地標性建築到城市綜合管控平臺的建設。基於研究數據,全球樓宇自動化及監控市場預計到2028年前將維持約11%的年複合增長率,反映各地對智慧建築投資呈加速趨勢。JCI 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能從中爭取更多市場份額。
  • 淨零建築與節能改造需求:為實現氣候目標,建築部門去碳化已成全球共識。不少國家和城市訂下未來20~30年內強制新建築達淨零排放、既有建築深度節能改造的目標。例如,歐盟《建築節能指令》要求到2030年將所有公共和商業建築提升至高能效等級;美國亦推出「更智慧建築挑戰」等計畫。這些政策將直接刺激對HVAC更新、樓宇自動控制升級、隔熱改良等需求。JCI 具備實現**「淨零建築」所需的全套技術(高效空調熱泵、可再生能源集成、能源管理系統等),有望成為業主達標的首選合作夥伴。特別是許多企業本身宣示了碳中和承諾,他們需要對旗下辦公室、工廠等進行節能減碳改造。JCI 的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能效履約保證服務)在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JCI 可先行資助客戶進行設備升級,保證實現約定能耗減幅,客戶再以節省的能源費支付項目費用。此模式已在政府和教育領域廣泛應用,未來可向商業地產推廣。總體而言,永續發展與節能減排已從法規約束、企業社會責任轉變為硬性需求,帶動建築技術換代周期**到來。JCI 身為業界先行者,已提前布局產品陣容(如高效機電、智慧能源管控),將能充分受益於這波淨零轉型浪潮。
  • 存量建築現代化改造:相較新建築,全球既有建築存量巨大且多數能效不彰,是市場上一座座「隱形金礦」。尤其在歐美日等成熟市場,大量辦公樓、醫院、校園建築已使用數十年,設備老化且能源浪費嚴重。這些建築為提升價值、符合新法規,改造升級勢在必行。例如,英國要求2030年前商用建築須達到節能標準E級以上,否則不得出租;美國很多州也制定了建築能源強制標準。此趨勢下,預計改造項目的佔比將不斷提高:JCI 內部分析亦指出,未來系統業務收入的更大份額將來自改造升級而非新建專案。對JCI而言,這是極具吸引力的機會,因為其在各地擁有龐大安裝基礎,瞭解既有客戶系統情況,升級改造的切入障礙低。JCI 可藉助其整合專長和在地服務團隊,為老舊樓宇提供一攬子現代化方案,包括設備汰換、智能控制加裝、能源管理優化等。這不僅能拓展收入,亦強化了與客戶的長期關係。儘管宏觀環境短期不確定,但公共領域的升級需求相對穩健:例如政府撥款改造學校醫院、企業趁經濟放緩時翻新設施以備未來用。JCI 的在手積壓訂單中,改造類項目比例正提高,也印證了這一方向。
  • 智慧樓宇新興技術與商業模式:物聯網、人工智慧的進步正持續開啟樓宇管理的新可能。JCI 除了現有OpenBlue平台,未來還能探索更多創新服務。例如,應用數位分身(Digital Twin)技術為大型建築建立虛擬模型,進行能耗模擬和預防性維護;或者利用區塊鏈和碳交易平臺,將建築節能量化為碳信用進行交易,為客戶創造額外收益。隨著5G普及和更便宜的感測器出現,分散式無線樓宇控制系統可能崛起,這對JCI是挑戰也是機遇:JCI 可研發無線自組網的控制設備,以因應中小型建築市場對低成本解決方案的需求。同時,**XaaS(萬物即服務)**商業模式在樓宇領域開始萌芽——例如將「冷氣供應」按需按效計費,而非賣設備本身。JCI 已在試行類似模式(如冷水機主機租賃服務),未來可推廣至更多產品線,創造穩定經常收入。最後,隨自動駕駛汽車等技術發展,建築與城市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需求上升,JCI 也可跨界合作,例如與智慧交通系統銜接,提供停車場樓宇聯動管理等新解決方案。總體而言,新技術將不斷湧現,JCI 靈活擁抱創新、制定前瞻策略,將能在變局中找到新的增長點。

 

綜合展望:JCI 所處行業正處於數位化與永續轉型的歷史機遇期。一方面,短期宏觀逆風(通膨、利率、經濟趨緩)帶來挑戰,公司需穩健經營、提升效率來緩衝衝擊;另一方面,長期結構性利好(智慧建築興起、全球減碳浪潮)為JCI 打開廣闊空間。JCI 已憑藉扎實的基礎與創新,在風險中展現韌性,在機遇前積極布局。未來數年,只要公司妥善管理上述風險(控制成本、靈活調配供應鏈、加速數位轉型等),並緊抓市場機遇(如基建投資、淨零改造),就有望持續增強其在全球智慧建築產業的領導地位,實現業務與永續發展的雙豐收。

 

 

參考資料:
1.    Johnson Controls 國際公司第一季財報新聞稿,2025年2月5日。
2.    2025財年第一季財務報表及業績摘要。
3.    Johnson Controls Investor Presentation(2025年4月),市場定位與競爭分析。
4.    FutureMarket Insights –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Market Report 2024,競爭格局分析。
5.    Johnson Controls – 2025 Sustainability Report,ESG 評級與減碳目標。
6.    Facilities Dive, Johnson Controls gets ahead of sustainability goals, Apr 29, 2024。
7.    Thermal Control Magazine, Johnson Controls to showcase building technology solutions, Dec 27, 2024。
8.    HVACR Post, OpenBlue Platform Proves High ROI, Forrester Study, Apr 25, 2025。
9.    FutureMarket Insights, 樓宇自動化市場主要企業動態, 2024。
10.    學生研究報告: Johnson Controls Stock Analysis, University of Iowa, Apr 2025。

 

財報亮眼、估值折價、ESG 加持:JCI 是價值投資的低調寶藏股?​​​

文章相關股票
穹蒼美股

穹蒼美股

由百萬 Youtuber 窮奢極欲以及最懂 ETF 的男人大俠武林,兩大高手聯手打造《 穹蒼美股 APP》──把宏觀錢潮的洞察、俐落 ETF 戰術與獨門工具全塞進這支選股工具,幫助每一位投資人以更從容的節奏佈局全球 ETF! 💸 窮奢極欲 ─「錢流偵探」 熱愛錢到骨子裡的他,擅長用犀利故事解剖全球產業、商業模式與資金走向。影片節奏快狠準、金句不斷,讓你 3 分鐘就抓到資金風向、10 分鐘建立宏觀視角。訂閱者一票又一票搶著筆記,只因他總能先一步嗅到「錢往哪裡跑」。 🛡️ 大俠武林 ─「ETF 戰術大師」 從台股到美股都練滿的硬派實戰派!拿手絕技是用「水位計算機」與「位階計算機」判斷進退,在台股已擁有大批社群鐵粉黏度破表。擅長把複雜 ETF 配置拆成易懂招式,帶新手也能穩穩練功、老手跟著優化資金布局。

由百萬 Youtuber 窮奢極欲以及最懂 ETF 的男人大俠武林,兩大高手聯手打造《 穹蒼美股 APP》──把宏觀錢潮的洞察、俐落 ETF 戰術與獨門工具全塞進這支選股工具,幫助每一位投資人以更從容的節奏佈局全球 ETF! 💸 窮奢極欲 ─「錢流偵探」 熱愛錢到骨子裡的他,擅長用犀利故事解剖全球產業、商業模式與資金走向。影片節奏快狠準、金句不斷,讓你 3 分鐘就抓到資金風向、10 分鐘建立宏觀視角。訂閱者一票又一票搶著筆記,只因他總能先一步嗅到「錢往哪裡跑」。 🛡️ 大俠武林 ─「ETF 戰術大師」 從台股到美股都練滿的硬派實戰派!拿手絕技是用「水位計算機」與「位階計算機」判斷進退,在台股已擁有大批社群鐵粉黏度破表。擅長把複雜 ETF 配置拆成易懂招式,帶新手也能穩穩練功、老手跟著優化資金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