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
比特幣投資方式多元,從槓桿交易到去中心化存儲,各有優勢與風險。該選CFD、期貨、ETF、CEX,還是冷錢包?本篇解析5大投資管道,助你選出最佳策略,穩健布局幣圈資產!
撰文:邦妮
隨著比特幣市場的成熟,投資者有多種方式參與市場,例如差價合約(Contract For Difference,簡稱CFD)、比特幣期貨、比特幣現貨 ETF、中心化交易所(Centralized Exchange,簡稱CEX)、去中心化錢包(DeFi Wallet)與冷錢包(Hardware Wallet)等。
5大投資管道門檻不同 新手、老手各有適合策略
每一種投資管道在風險、收益、監管、持有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分別適合不同的投資者。我們來解析這些方式的差異,幫助你選擇最適合的投資策略。
1. CFD
CFD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投資者並不真正持有比特幣,而是透過合約賺取(或損失)價格變動的價差。
CFD 的優勢在於槓桿效果,可以用較少資金進行數倍的交易,因交易時僅需預先存入部分的保證金(例如資產價值的10%,等同於 10 倍槓桿)。此外,進行CFD交易無須管理比特幣,適合不想處理私鑰的投資者,而且因為可以做空,市場下跌時也能獲利。
不過,CFD 也有以下3個風險:⑴ 高槓桿風險,市場波動劇烈時可能「爆倉」(因保證金不足遭強制平倉),因此槓桿機制可說是雙面刃;⑵ 交易成本高,點差(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差額)和持倉費(隔夜融資費用)會增加長期成本;⑶ 無鏈上權益,無法參與比特幣DeFi(去中心化金融)應用或質押(Staking)。
2. 比特幣期貨
比特幣期貨的優勢在於受到監管,安全性較高,適合機構投資者,同時也具有槓桿效益,允許投資者以更小的資本獲取更大部位。
但期貨交易也有2大風險,其一是合約到期風險,若需要轉倉會增加交易成本;其二是價格可能偏離現貨,溢價或折價都會影響投資回報。
3. 比特幣現貨 ETF
比特幣ETF的優勢在於交易方便,可透過股票市場買賣,適合不習慣加密貨幣交易的傳統投資者,而且無須管理私鑰,可減少資產存儲的安全風險。
至於比特幣ETF的缺點,則包括:⑴ 需支付基金管理費,長期持有成本較高;⑵ 無真正所有權,無法參與鏈上活動,如DeFi或質押;⑶ 交易受限,只能在股市開放時間交易,無法24小時交易。
4. 透過CEX交易比特幣
CEX的優勢在於交易便捷,知名交易所有Binance(幣安)、Coinbase、OKX等,可快速買賣比特幣。CEX還具有額外的投資機會,部分交易所可提供槓桿交易、借貸、質押(Staking)等功能。此外,還能獲得用戶福利,例如某些交易所會提供質押比特幣或其他代幣的獎勵,有時用戶還能藉由新項目空投(指區塊鏈新創公司針對特定錢包地址發放虛擬貨幣或代幣)或交易所活動獲得免費新代幣。
至於CEX的風險則在於交易所可能倒閉,過去倒閉的交易所有Mt. Gox、FTX等,用戶資產可能受影響。第2個風險則是用戶無真正掌控權,加密貨幣圈有句名言:「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交易所若發生風險,可能無法提取資金。
5. 去中心化錢包、冷錢包
去中心化錢包和冷錢包的優勢在於可以完全控制資產,因持有私鑰可以真正擁有比特幣,不受第三方影響。此外,還能參與鏈上活動,例如透過比特幣 Layer 2 或 DeFi 應用提升收益。而冷錢包安全性高,較能預防駭客攻擊,知名冷錢包品牌有Ledger、Tangem、CoolWallet等。
不過去中心化錢包和冷錢包也存在風險,例如私鑰或助記詞遺失,資產將無法找回,或是私鑰、助記詞被有心人士發現,資金可能被盜走。而且去中心化錢包和冷錢包操作難度較高,需要學習如何安全管理資產,對新手較不友善。
總結來說,如果你希望真正掌控比特幣,去中心化錢包或冷錢包是最佳選擇。如果你希望由交易所或基金公司託管比特幣,CEX或現貨ETF是較簡單的選擇。專業交易者則可透過CFD或期貨操作槓桿,但風險更高。
選擇符合你需求與風險承受能力的方式,才能在比特幣市場中獲得最佳回報。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4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