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說到股票質押,一開始是2023年開始蔚為盛行,原因是多頭行情帶動ETF及股市大幅成長。當時不少人因為ETF獲利大爆發,除了房貸增貸、信貸、親友借錢之外,整天都在思考如何變出更多錢加碼股市。接著開始有人思考升息循環啟動讓債券下跌,也想放大資金切入債市配置,因此股票質押在2023年底開始受到大眾矚目。下面是2023年的某一則新聞,大概是投入100萬元的債券ETF,拿去質押搬出60萬元資金加碼債券。最終債券能放大到250萬元,相比於原始投入的100萬元多出150萬元,扣掉年利率2%多,倒賺4%不就等於是天下掉下來的送分題?但時間拉到2024年開始陸續有人傳出過度借款而斷頭,甚至八月大跌還搞到一堆人因此「畢業」,送分題瞬間變成送命題。到底質押是好是壞,這次我們用中性角度來跟大家科普分享,這是什麼樣的工具以及適合什麼樣的人使用。
圖一:投資100萬元靠質押可以放大到250萬元,資料來源:ETtoday財經雲。
股票質押前先看清風險
首先要投資質押資金投入股市之前,先來談談股票質押的風險及特性,簡單分成三個部分來論述。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說到股票質押,一開始是2023年開始蔚為盛行,原因是多頭行情帶動ETF及股市大幅成長。當時不少人因為ETF獲利大爆發,除了房貸增貸、信貸、親友借錢之外,整天都在思考如何變出更多錢加碼股市。接著開始有人思考升息循環啟動讓債券下跌,也想放大資金切入債市配置,因此股票質押在2023年底開始受到大眾矚目。下面是2023年的某一則新聞,大概是投入100萬元的債券ETF,拿去質押搬出60萬元資金加碼債券。最終債券能放大到250萬元,相比於原始投入的100萬元多出150萬元,扣掉年利率2%多,倒賺4%不就等於是天下掉下來的送分題?但時間拉到2024年開始陸續有人傳出過度借款而斷頭,甚至八月大跌還搞到一堆人因此「畢業」,送分題瞬間變成送命題。到底質押是好是壞,這次我們用中性角度來跟大家科普分享,這是什麼樣的工具以及適合什麼樣的人使用。
圖一:投資100萬元靠質押可以放大到250萬元,資料來源:ETtoday財經雲。
股票質押前先看清風險
首先要投資質押資金投入股市之前,先來談談股票質押的風險及特性,簡單分成三個部分來論述。
一、投資週期:以投資週期來說,想要把手上持股或ETF拿來質押投資首先必須長期持有,按照金管會規定股票質押時間最長是一年半。也因此質押是完全不適合短線買賣的人,因為短線交易者連手上持股通常也不會做太多功課,能否放一週都是一個問題又怎麼敢放一年以上呢?常常有一票人遇到連假就要賣股空手,這種類型的投資人想要質押,建議還是老實一點先去研究股票吧(笑)。
二、投資風格:再來是投資策略及風格,既然質押投資是為了借錢再擴大投資部位,重點是資產增加及股息累積,那麼投資策略及標的當然不能是短線思維。說到長線投資的難度是遠遠高於短線投資的思維,因為長期將資金放在一檔股票上要考量的風險因子就更多,研究角度就要更深更廣。
三、抵押品股性:最後一個是抵押品股性,這個相當重要,因為股票質押重點就在股票或ETF市值的維持率。簡單來說,投資股性震盪標的就會讓維持率跟著浮動,那麼遇到空頭或標的大幅下跌,隨時就會面臨斷頭風險。因此抵押品的股性最好是低波動震盪,這麼維持率就不容易浮動,甚至還能長期上漲就不用擔心斷頭危機。
圖二、長線投資者比較適合股票質押,資料來源:阿格力整理。
為什麼質押這麼多人選元大證金?
前面提到適合股票質押的「人」,你可能會很困惑為何是這樣要求,原因就要回到質押放款機構的運作方式來討論。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股票質押來自元大證金及其他券商,而證金在利率及還款彈性的優勢相較於券商更好一些。接下來就以元大證金及其他券商的差異做一個基本的說明。
一、還款頻率:元大證金及券商都是隨借隨還,而且不用任何代辦手續費,也不必拉任何聯徵。以還款頻率來說,元大證金欠款的利息最長可以累積一年半再還,至於券商則有每個月或半年還款一次的硬性規定,還款時間拉長當然對投資或資金周轉都有好處,所以大部分的股市大戶或老闆都是選擇證金質押居多。
二、借舊還新:通常信貸借錢都是每月連本帶利還款,但股票質押就相當特殊,只要抵押品沒問題就只要還利息即可。不過前面說到股票質押的時間最長就是一年半,也就是期滿必須面臨本金一次繳清的情況,但股票質押可以借就還新就不必還本金續約。簡單來說,如果股票一年半之後的獲利或股價都沒什麼大問題,那麼證金公司及券商都會同意在到期前讓客戶展延,並重新開始計算一年半的合約。但這邊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抵押品的市值下滑,可借款的額度相比第一次借款變少,那麼就必須要補價差之後才能續約。
三、利率調整:元大證金的利率可說是分秒都在變化,他們會觀察市場對於資金需求以及總經政策的變化,所以放款利率就是參考參考即可。至於其他券商則是以半年或一季作為調整,這也是怕客戶跑掉,畢竟利率平均比元大證金高且還款頻率又比證金短,因此利率調整的速度會比證金慢一些。
四、標的要求:由於元大證金專職在股票質押放款,這當然也會讓公司內部評估對標的要求更高,因為公司比客戶還擔心斷頭風險。至於其他證券則相對寬鬆,畢竟證券本業還是在股票交易收取手續費,因此對於質押業務及標的研究專業度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舉一個最近的例子來說,元大證金最近限縮放款租賃股額度甚至直接砍掉專案優惠利率的裕融,但證券質押目前仍允許租賃股正常質押,你就知道兩者管制的程度差在哪裡。
五、斷頭標準:最後是維持率斷頭的標準,元大證金是140%,其他券商則是130%,兩者對於抵押品斷頭補錢的防護機制也差了一截。
圖三、元大證金放款彈性但要求更高,資料來源:阿格力整理。
實際質押的用途不只是買股
很多人都是從新聞或網友得知股票可以用來質押買股,而且不用看聯徵數據即可放款,但其實不太知道有錢人對於質押的用途更多元。以元大證金對於資金用途來說,其實就分成投資股票、期貨交易、不動產交易、資金周轉、消費性支出或其他理財目的等六種用途,所以嚴格來說只要錢沒有拿去犯法都隨便你花。因此股票質押跟融資融券就有本質上的差異,因為融資融券就是借錢加碼一樣標的,但股票質押的資金是不限用途就很適合用來資產配置。
這邊再分享一個小故事,2024年是打房政策力道擴大的一年,因此很多投資客或自住客想買房都搞到快要斷頭,於是銀行雨天收傘不僅拉高利率又限縮放款額度。大家腦筋就動到股票質押搬錢,這完全不受到打房政策影響,甚至還可以正大光明的選擇不動產交易作為資金用途。但元大證金及各大券商也不是省油的燈,看到各大銀行對於房貸利率大幅上調,股票質押利率也立刻跟著往上調高。元大證金目前專案股票的利率從原本2%初到現在2.92%就是這麼來的,所以不要認為當下利率就是山盟海誓,不過2025年因應市場資金需求放緩又要下調到2.88%。
圖四、股票質押資金用途不拘,資料來源:元大證金官網。
質押斷頭風險計算教學
說到維持率變化及斷頭標準,你可能會算到頭昏眼花,比較簡單的計算方式是以借錢加上利息來計算維持率。
先舉一個情況來說,假設抵押品的市值是50萬,那麼最多可以借出六成資金是30萬,所以維持率就是166%(50萬市值÷30萬借款),也就是30萬的1.66倍市值。
想計算斷頭市值就用借款30萬元來換算,元大證金用30萬元的1.4倍就是42萬元,其他券商則以30萬元的1.3倍可以得到39萬元。所以元大證金的抵押品市值下跌16%需要補錢(50萬元縮水至42萬元),其他券商則是下跌22%才需要補錢(50萬元縮水至39萬元)。根據這個估算邏輯,參考目前盤勢高點當然不能找beta值過高的抵押品,否則抗跌能力差隨便吃兩根跌停版就準備斷頭補錢了,這就是為何很多人這麼愛用牛皮股或債券ETF來當作抵押品的主因。
圖五、元大證金借滿六成斷頭市值可承受16%下跌,資料來源:阿格力整理。
高beta就不能質押?
但高beta值也不是說就不能質押活化資產,只不過借款金額就必須有所限制,將維持率拉高至安全水位。好比某一檔高beta值的股票曾經出現過腰斬,那麼買進100萬元市值先做最壞打算就是可能跌到剩下50萬元,這時候你就以50萬元作為質押借款基準的六成就是30萬元。以元大證金借款的斷頭市值則為42萬元,100萬元跌到42萬元等於下跌過半到58%都能承受。
總結來說,開頭舉例的質押斷頭事件並非質押不好,但問題是借款額度拉滿而撐不過盤勢下跌,如果長期投資搭配控制風險,那麼股票質押也不失為一種資金活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