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這樣想】畢業生注意! 2 點告訴你,「學歷」現在是其次,最重要的竟是…!

【老闆這樣想】畢業生注意!  2 點告訴你,「學歷」現在是其次,最重要的竟是…!

(圖/shutterstock)

 

 

大企業 V . S .中小企業

現在的人力資源呈現僧多粥少的狀態。

感受到景氣回溫

大企業拚命吸收畢業生。

在新生兒逐年減少的情況下

大企業能夠壟斷就業市場

中小企業反而無法招收到好人才。

畢業生多半限於大企業的品牌效應

不願意到中小企業嘗試。

就算具有冒險精神想嘗試新興產業

也多半被追求安穩鐵飯碗工作的父母幾句

「大企業夠穩定」、「公務員有保障」給洗腦了。

造成中小企業更難招收到好人才

由於沒有人不希望在穩定又高薪的公司裡就職。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如果要用人,

希望來的人愈優秀愈好。」

在用人方面,

中小企業常有這樣錯誤的想法。

這句話有 2 點謬誤

 1 . 中小企業不是求職的第一順位。

的確有能夠在大企業發展的人才

卻甘心在中小企業屈就但這總是少數。

就一般人想法中,盡量選擇薪水高的大企業

或是捧公家機關的鐵飯碗。

相對而言,

中小企業期盼優秀人才上門的想法

始終是一廂情願而已。

 

 2 . 中小企業大展長才的機會並不多。

大企業的職責劃分都是組織性的。

人人都有各自負責的職務、各自的作業流程。

反而在中小企業裡

每個員工的負責範圍都比較大。

一樣是營業員

大企業有營業助理來負責支援其他事務

中小企業無論登記行程到開傳票、運送商品

或是收款必須一個人包攬以上所有職務。

 

企業與人才該如何絕配?

如果以工作水準來看

大企業的水準固然比中小企業更高。

而需求一開始也就不一樣

中小企業所需要的員工

是能夠身兼數職、任勞任怨的基層員工。

如果不顧需求的不合硬是錄用

有大企業背景的求職者只會造成職場的混亂。

本以為可以提升戰力反而是倒扣一分。

雇主和學生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對象

硬是委屈自己來配合對方雙方都不會好過。

挑人才

中小企業

→選擇不必太突出,但具有基本能力

大型企業

→選擇英雄豪傑,有朝一日一飛沖天

這就是企業與人才的絕配。

 

 

愛打混對企業也有用?

中小企業不需要太優秀的人

但是需要新鮮人以及打混的人。

企業成員都愛打混的話沒有人會想要努力。

大家都覺得現在的環境已經夠好了

也不會想要改變想法。

只要工作不出錯過一天算一天。

如果有優秀的人居多

只有一小部份的人打混其實也不好。

因為打混的人會覺得再怎麼努力也比不上優秀人才

就會自暴自棄最後連能力都下降到比新鮮人還不如了。

想要導正愛打混的人正需要新鮮人。

放幾個新鮮人在一群打混的人裡面能使他們警醒

產生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超越的危機感而開始認真工作。

 

為什麼「學歷」是其次

2 點告訴你:

 1 . 學歷≠ 做事能力

絕大多數的企業對於「好人才」

都有一種迷思「一流大學學歷=能幹」。

這點非常致命

才能在學校與職場上的運用完全是兩回事。

學校裡的才智運用取決於記憶能力的優劣。

只要能清楚地回想起標準答案考試就得心應手了。

擅長記憶的人自然能取得好表現。

職場上就不同了

工作是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依靠判斷能力。

判斷能力的養成則是靠個人過去經驗。

職場上的才智運用是取決於經驗的質與量。

所以如果你有社團或是幹部經驗更是加分!

 

 

 2 . 頭腦好≠工作能力好

思考能力愈強的人就會懷疑流程之間的環節

為何正確開始進一步思考了。

經驗如果不足推論不出合理的結果反而做不好工作。

人類在思考時想得千頭萬緒

用來實行的身體卻只有一個。

頭腦可以多工運轉

但是身體一次還是只能做一樣工作。

與其浪費時間想東想西

還不如先做了再說發現有錯再更正

絕對能更快地完成工作。

但思考能力強的人往往卻想不透這個道理。

動手做的「工作量」

才是一個勞工所應獲得的薪資。

思考能力頂多只能夠代表「起薪」

之後的工作能力值多少就不知道了。

每一個企業主都希望員工

頭腦好又勤快但是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

如果只能在思考能力與做事能力二擇一

勤快而不多疑的人當然是首選。

否則職場裡就只會剩下光說不練的人

沒有人想要做事了。

 

學歷不能代表一切

真正的實力最重要

 

喜歡我們的文章

歡迎按讚!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大老闆用人私房學》

作者:小山昇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原書籍